向前冲艺术团小朋友(百味人生花甲玩电声)
向前冲艺术团小朋友(百味人生花甲玩电声)与此同时,68岁的赵培群在家背上自己的夏威夷吉他,也已经出发在路上,在等车的时候,赵培群还在寻思新改编的《划船曲》大家练得怎么样,心想何时能定下来曲子,一旦改动,所有的成员需要再互相磨合,又要花费排练时间。66岁的丁麟吹电管。青岛老树根电声乐队全体成员合照零碎的岛屿会找到海,漂泊不定的船也终究会靠岸。丁麟今年已经66岁了,退休后的丁麟为了给晚年生活增添点色彩,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岸”。2月17日,还不到十一点,丁麟便吃完午饭了,因为周四,是他跟“老哥们”去排练的日子,他准备早一点从家出发。吃完饭后,他起身回房间收拾好音箱、电管、电源线、充电宝等,分别打包放进三个箱包中。丁麟从家步行到五四广场地铁口,左手拖拉着两个箱包,因为怕碰坏电管,他只能随身背着电管包通过安检。
文/图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钟迎雪(署名除外)
青岛,乐章不歇。今年市南区计划打造400多场音乐角活动,将音乐与著名景点融合在一起,打造更多网红打卡地。
小礼帽、花样围巾、白发小辫……一支特殊乐队以青岛城市风光为舞台,不经意间走红网络,不少粉丝为追随他们,“蹲守”在前海景点。“青岛老树根”电声乐队,平均年龄65岁。7名成员带着夏威夷吉他、电吉他、电管、电贝斯、电卡洪鼓、邦戈鼓、萨克斯等乐器,拖着大音箱,活跃在青岛著名景点,用音乐给城市一帧帧画面赋予更深厚的意义。
他们退休前的工作都与音乐无关,凭借爱好自发形成一支电声乐队。在这个团体中,每个人都努力当一个积极的角色,书写了一部“年轻”的老年电声乐队走红记。
青岛老树根电声乐队全体成员合照
难猜真实年龄
零碎的岛屿会找到海,漂泊不定的船也终究会靠岸。丁麟今年已经66岁了,退休后的丁麟为了给晚年生活增添点色彩,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岸”。
2月17日,还不到十一点,丁麟便吃完午饭了,因为周四,是他跟“老哥们”去排练的日子,他准备早一点从家出发。吃完饭后,他起身回房间收拾好音箱、电管、电源线、充电宝等,分别打包放进三个箱包中。丁麟从家步行到五四广场地铁口,左手拖拉着两个箱包,因为怕碰坏电管,他只能随身背着电管包通过安检。
66岁的丁麟吹电管。
与此同时,68岁的赵培群在家背上自己的夏威夷吉他,也已经出发在路上,在等车的时候,赵培群还在寻思新改编的《划船曲》大家练得怎么样,心想何时能定下来曲子,一旦改动,所有的成员需要再互相磨合,又要花费排练时间。
虽说排练时间是下午一点半开始,可是不到一点,七位成员已经陆续到达市南区文化馆7楼的教室,各自安装好音箱和乐器接线,互相闲聊着家事,也会推荐自己觉得加入排练名单的曲目。
“都说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就是,眼里写满了故事,脸上却不见风霜。”这句话用在老树根乐队成员上,非常得当。虽然是在教室里,但是所有人都戴着帽子演奏,因此很难发现他们的真实年龄。
多彩卡通卫衣、白色老爹运动鞋、短靴、小礼帽、花样围巾,老树根电声乐队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穿衣风格,队长、电吉他手李铭济和电贝司手何进还留着小辫,颇有一股乐手风范。
69岁的队长李铭济是电吉他手
天气只要转暖,他们就会到室外表演,所以现在练习时间很紧张,所有人都很认真。
一年前,他们还只是一支青岛街头表演团队,是几位老人自发组织成立的,没有固定的训练场地,就以八大关、五四广场、太平角、老舍公园、栈桥等著名景点作为“天然训练场”,也在青岛各大景点收获了一批粉丝,老中青全都有,有不少观众追随他们,不停地询问演出地点和时间。
2021年,老树根在青岛景点的演奏合影 (受访者供图)。
有很多观众把自己随手拍摄的老人们演奏视频上传到了视频平台,一时间,“青岛老树根”电声乐队这个名字映入大众眼帘,用各种电声乐器,在青岛演绎别样音乐风情。
“因为我们都是一帮老青岛,地地道道的青岛人,所以对于青岛有很深的情感,再者团队成员年龄除了最小的57岁,其余人都在60岁以上,是一帮老人玩乐队,也为了便于记忆,朗朗上口,索性就叫‘老树根’,像是树根一样盘根错节,但是也能发出新枝芽,这种新芽,是一种生命力,是一种活力。” 69岁的李铭济介绍着自己身后的乐手,他是青岛老树根团队的队长,也是其中的电吉他手。他的头发已经花白,扎着一个小辫,李铭济解释倒真不是为了玩音乐留的小辫子,有一次头发长了想去理发,队友一看劝他干脆不要理短发了,扎个小辫有造型,于是便留了头发。
69岁的队长李铭济是电吉他手
“许多时候想把自己喜欢的音乐分享给别人,是因为想让别人也能喜欢上这首音乐,也能理解自己的心情,就这么简单。”记者看到,已经定稿的曲目有十六首,有《划船曲》《多瑙河》《乡村路带我回家》《骊歌》等,还有好几首没有最终定稿,队员们还在排练中。
很多人好奇,近期看不到“青岛老树根”电声乐队的动态更新,是因为他们正在加紧排练,春暖花开之日,重新站在青岛美景前演奏。
二次创作
68岁的赵培群拿起手中的橡皮,轻轻擦掉之前标记好的声部,用A-马,B-李……做好分工标记。
每个人面前都有一本曲谱,厚厚的一本谱子,一般都是用铅笔记录的,上面明确标明了从A到D每个人负责的部分,前奏、副歌、合声……还有各种反复擦改的痕迹。
只有经过反复训练,大家磨合确认好的乐曲谱子,最终才会在歌曲名称右边印上一个“老树根”盖章,这枚盖章是68岁的赵培群亲手刻的,而他也是青岛老树根乐队的“音乐总监” ,更是队中的夏威夷吉他手,夏威夷吉他算是小众音乐,了解的人并不多,而他的父亲曾经弹过,赵培群也是深受影响,但仅仅只是爱好。
68岁的赵培群负责弹奏夏威夷吉他。
“以前,我们这帮人真的是互不干涉的,独乐不如众乐,就因为爱好音乐,有共同的话题,经常在公园游玩结识的。” 赵培群介绍,2021年年初,他跟李铭济商量成立一支老年电声乐队,两个人一拍即合。组建以后,由69岁的李铭济负责召集人员,下发通知,而赵培群则负责音乐的二次创作,编排曲子,配器等,从两人到五人,再到七人,一群老人,玩的是音乐,不变的是情怀。
“说实话,没被大家认识之前,我们只是单纯玩,就是一个爱好罢了,自从火了之后,一些网友的留言转发,我们都仔仔细细地看,确实也多了几分压力,我们就一心想练好,别让人家笑话,也不想给咱青岛丢脸。” 赵培群说,他们选用的都是一些经典名曲,但是原谱有的单调,为了让观众听起来与众不同,也为了打造老树根的独特风格,他把所有的曲子都进行了二次创作。副统、合声以及专调合声变奏,前后的衔接非常重要,这就要做好变奏,正好也是让各种器乐得到一种互补,让夏威夷吉他、电吉他、电管、电贝斯、电卡洪鼓、萨克斯、沙锤、铜铃等融合在一起。
经过二次创作后,定稿的曲目。
正是因为熟悉,但是又觉得听起来特别,这种“二次创作”给了老树根电声团队被更多人认可的机会。“因为我们都是玩的电声乐器,与以往的普通乐器演奏又不一样,这也是吸引一些人愿意驻足观看的原因。”李铭济分析,当初成立乐队的时候,只是单纯的爱好,在景点演出,大家也是鼓足了勇气。
“我昨晚在家练了一晚上,总感觉自己练的效率不如团队一起练,还是得跟老哥们一块练才有感觉。”57岁的赵军笑着开玩笑,他是团队中最年轻的乐手,他的乐器是电卡洪鼓。
乐队中最年轻的是57岁的赵军,负责电卡洪鼓。
慧眼识“金”
冬日的暖阳照进教室,窗外的马路上车水马龙,老人们沉浸在音乐的氛围中。
记者从手机上翻出一张乐队演出的视频截图,跟乐队中唯一的女成员周敏聊起来,戴着帽子,烫着卷发,脚上白色短靴,穿着一条牛仔裤,一身荧光绿羽绒服外套,手上还有红色的美甲图案,很多人以为周敏五十多岁,殊不知她的真实年龄是69岁。
“青岛景点的人员流动性太大了,很多外地人来旅游,拍照的人特别多,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被很多人拍了发到网上,还有人特意到公园‘蹲’我们的演出,确实是意外。” 69岁的周敏介绍,自从在外演奏,经常有朋友把在网上看到的视频发给周敏,看到很多网友评论,周敏第一时间分享在老树根微信群中。
69岁的周敏负责邦戈鼓、沙锤、铜铃三种乐器。
一开始,团队成员比较低调,不想被外界影响大家单纯喜欢音乐的心情。
2021年8月份,市南区文化馆的工作人员慧眼识金,经过多方打听,找到了青岛老树根电声乐队的成员。
“夏天在室外,时间短还可以,进入秋冬以后,室外练习根本不行,冻得手都伸不出来,电声设备在低温条件下,也扛不住,更别提演奏了。” 队长李铭济介绍,市南区文化馆工作人员找到他们,给他们提供练习场地,现在每周一周四会在市南区文化馆的教室进行排练,有桌椅、有空调、有热水……市南区文化馆紧邻地铁口,大多数成员都是坐地铁公交来练习,交通非常便利。
外出演出时,每人要携带乐器、电源线等。
下午两点半,在休息的时候,市南区文化馆声乐老师牛庆明端着一壶热水来到教室,热情地跟大家打招呼。
“我们非常欣赏并尊重这样的老年电声音乐组合,没有训练场地,我们给他们提供,没有施展平台,我们给他们搭建,好的东西是要推广的。”牛庆明介绍,当他第一次听到青岛老树根乐队的电声演奏音乐时,就非常清楚,这虽然是一支民间业余乐队,但是业余中带着专业性与独特性。
乐队在教室内训练时合影
“有特点才会有观众,虽然这支乐队成立时间才一年,但是有很多观众喜欢他们,愿意在网上转发,这也是一种城市音乐的普及。” 牛庆明详细地分析,比如赵培群演奏的夏威夷吉他,在整个青岛都比较少见,虽然都是中外经典名曲,很多观众耳熟能详,但是经过二次改曲与不同电声乐器的融合,散发出与众不同的乐感,也正是因为这支老年乐队的独特性,让他们看到了一种青岛街头表演的魅力。
“他们手中的电声乐器,有的市民可能认不清是什么,这样就可以进行一些音乐知识的普及。今年青岛市南区计划打造400多场音乐角活动,将音乐与著名景点融合在一起,打造更多网红打卡地,让高雅音乐走到市民面前,不止于欣赏,让大众来懂音乐,普及一些音乐知识。” 牛庆明表示,其实青岛作为一座旅游城市来讲,光让外地游客领略青岛美景是不够的,也想让他们领略青岛的人文特色,青岛的文化氛围和音乐氛围都是能够激发这种感受的。他们想对标上海的演艺项目,多打造一些沉浸式演绎项目,吸引大众目光,特别对于青岛老城区的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
“因为爱音乐走在一起,因为爱音乐站上同一个舞台,这也是我们在为他们摸索的一种模式,大众喜欢的方式。”牛庆明介绍,“青岛老树根”电声乐队到达一定水平后,他们工作人员会争取在青岛音乐厅办一场专场音乐会,让这群花甲老人真正站上舞台。
2021年,老树根在青岛景点的演奏合影 (受访者供图)。
和老外交流很“溜”
在这帮老人眼里,音乐的浪漫之处在于,能将封存的记忆迅速拼凑起来,会让他们清晰地记起当时,演奏歌曲的感觉和状态,就像时空真的倒回某一刻,唤起他们的记忆。
“去年夏天,在八大关和五四广场演奏的时候,经常碰到外国人,外国人点曲,我们都不怕,还能对答如流。”66岁的丁麟是78级山东师范大学外语系毕业的,曾经当过英语老师,后来在企业工作,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还能唱英文歌曲,他在老树根乐队玩的是电管。
去年夏天在海边演奏的时候,有两位外国人,其中一位戴着牛仔帽,一个劲为乐队鼓掌,丁麟注意到了他,中途休息的时候,丁麟询问他是不是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对方一听丁麟流利的英语,连竖大拇指。在一番交流之后,那位外国人用中文说出了自己点的曲子《梁山伯与祝英台》。
2021年,老树根在青岛景点的演奏合影 (受访者供图)。
“说实话,我们本以为他会点西方经典曲目,没想到脱口就是中国的名曲,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也是让我们自豪的事情。”丁麟说,当老外说出这首曲子后,他在现场用口琴吹了一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令在场所有人拍手叫好。
“有些时候,音乐只是提供氛围,听的都是自己的故事。摇滚风、民谣风……都是我们尝试过的,现场很多观众都是中老年,他们喜欢一些中国传统音乐,我们也会多加练习。”赵培群介绍,现在团队也在练习一些中国景点曲目,比如《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我人在国外,刷到了他们在海边演奏的视频,美景配好乐,一帮老人玩乐队,穿得也很潮流,感觉青岛太有活力了。”远在加拿大的老树根电声乐队粉丝江先生告诉记者,他也是偶然刷手机翻到了乐队在海边演奏的视频。在国外这种街头艺术很常见,但是在国内,特别是老年人街头乐队确实比较少见,便一直持续关注着,无论是表演曲目和穿衣风格,他都很期待。
老树根电声乐队部分曲目目录
“我们内心深处是一种情怀的,想通过自己手中的乐器展现出来,根据不同景点,也会有相应曲目的安排。”赵培群展示了手中的乐谱,有《划船曲》《深深的海洋》等,将名曲结合青岛美景,以一种音画结合的方式,实现视觉与听觉的享受,让围观的观众更有看头,更能享受到这种音乐氛围之中。
“青岛是一座青春之岛、时尚之都,老年人都能站在街头玩电声乐队,这本身就是一种时尚,感觉是一种非常阳光有活力的氛围,确实提升了我对青岛的认识。”记者联系到曾发布视频的程女士。据程女士介绍,她是杭州人,已经是第三次来青岛旅游,青岛的很多景点都是二刷,结果在海边看到老树根电声乐队的表演,当场就拍下发给了远在杭州的父母,想让他们感受一下这种老年人的“青春”。在他们身上,自带一种感染力,也是一种城市魅力的体现。
乐队在室外演奏合影。
认真超乎想象
不停地展示,不停地提高,不停地修改、不停地克服,在这个过程中,“老树根”有了更多动力。
“听闻乐队需要加入低音,我就赶紧主动报名了,放下手头的所有事情,投入到排练中来。 62岁的何进是老树根电声乐队的新成员,是后来加入的,他负责的乐器是电贝斯。这支乐队的认真程度,超乎他的想象。
62岁的何进是乐队中的电贝司手
“我们现在再来一遍划船曲,注意D部分。”赵培群按下录音键,打出一个OK的手势,乐队开始演奏。
每一次练习的时候,赵培群都会把手机录音打开,在一旁进行录音。录完音以后,大家反复播放好几次,一起挑问题,特别是节奏以及音准方面,练习几遍便会录几遍音,用铅笔记录下来各种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果是个人的问题,谁的问题谁解决,由个人回家练习,如果是团队问题,就当场反复练习,不断地练,直到所有人一直觉得乐感达到了,再练习新的曲目。
“三个小时最多两支曲子,大哥们很踏实,不图快,就图质量到位”。57岁的赵军负责电卡洪鼓,每当需要鼓声的时候,他便很投入地闭着眼睛,根据不同节奏拍下不同力度的声音,很享受投入的状态。
65岁的马德强负责演奏萨克斯。
说实话,上了年纪确实记忆不太好了,很多曲子记不牢靠,特别是演奏得多了,更容易混。“因为我们是电声乐队,就会进行配器,根据不同的声部交叉,打乱原曲之间的联系,增加了记忆难度。”65岁的马德强负责萨克斯部分,虽然面临有难度的记谱问题,但是特别尊重团队的安排,一首曲子的四个小节能跟大家练习一个小时,直到最后流畅起来。
“需要什么音,我就换什么乐器。”在69岁的女乐手周敏面前,摆放着好几种乐器,负责邦戈鼓,沙锤,铜铃等乐器。
69岁的周敏正在敲邦戈鼓。
找寻新方向
“便宜的乐器一千左右,最贵的一万二,还是要看社会福利好,退休后有了生活保障,这才给我们更多的信心去玩音乐。”赵培群感概,年轻时候的音乐梦一直扎根在他们每个人心里,迫于工作与生活,只好放下梦想,现在这个玩音乐的梦想得以生根发芽,不断生长,如今有了机会真正实现,每个人都像个孩子一样开心满足。
排练完,大家把教室整理好。
“我们最大的孙子都已经上高中了,家人非常支持我们,我力气不如他们大老爷们,音箱还有鼓及架子,我一个人根本拿不来。”周敏笑着告诉记者,每次外出需要拿乐器和设备的时候,自己的老伴都会帮她把东西拿到训练地点,回家的时候老伴提前去公园接她,两位年近70岁的老人,却有着20岁的相处心态。
“一直以来,我们都只是乐器演奏,没有个人歌唱这一块,接下来根据需要,我们也会加入个人演唱,让演奏更丰富一些,比如英文歌曲《回家之路》老丁可以纯英文演唱,我也可以为他改编歌曲。”赵培群介绍,突破原有曲词的限制,也是他一直以来想突破的方向。
乐手拖着30多斤的设备回家。
“再来两遍,继续把D部分走两遍”。队长李铭济扯高了嗓门,提醒大家接着重新开始。
“现代社会,要求是与时俱进的,我们每个人都不想落伍,都想争取多学习一些乐器,也可以证明自己。”赵培群指着大家身后的乐器,现在每个人基本上最少会两种乐器,接下来,也会争取每个人再多学一种乐器,队员们之间互相取长补短。
在等地铁的时候,乐手们还会交流练习效果。
转眼间,下午四点半了,赵培群提醒大家收拾好乐器,准备回家,何进和马德强等人把教室内的桌椅摆放到原位置,何进把热水壶给牛老师送回去,李铭济把电吉他放到吉他包中,放在教室一角,存放在教室内。
丁麟收拾好三个箱包,加起来有三十多斤重,拖拉着箱包,下楼去坐地铁,临近五点,地铁站的人多了起来。
夕阳之下,他们穿梭在不同的人流中。
一群年近70岁的老人,找到一个人生新方向,奔赴一场“青春”的约定。
外出演出时,每人要携带乐器、电源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