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再别康桥的赏析(徐志摩眼中的康桥)

再别康桥的赏析(徐志摩眼中的康桥)但河上的风流还不止两岸的秀丽。你得买船去玩。船不止一种:有普通的双桨划船,有轻快的薄皮舟(canoe),有最别致的长形撑篙船(punt)。最末的一种是别处不常有的:约莫有二丈长,三尺宽,你站直在船梢上用长竿撑着走的。这撑是一种技术。我手脚太蠢,始终不曾学会。你初起手尝试时,容易把船身横住在河中,东颠西撞的狼狈。英国人是不轻易开口笑人的,但是小心他们不出声的皱眉!在初夏阳光渐暖时,你去买一只小船,划去桥边荫下,躺着念你的书,我是做你的梦,葵花香在水面上漂浮,鱼群的唼喋声在你的耳边挑逗。或是在初秋的黄昏,接着新月的寒光,望上流僻静处远去。一别二年多了,康桥,谁知我这思乡的隐忧?也不想别的,我只要那晚钟撼动的黄昏,没遮拦的田野,独自斜倚在软草里,看第一大星在天边出现!

说起徐志摩,除了他那常常为人津津乐道的丰富情史外,最让人熟悉的大概就是《再别康桥》这首诗歌了。徐志摩青年时曾在英国剑桥大学留学,住在康桥,他似乎对康桥有着特殊的感情,除了人们所熟知的《再别康桥》,他还在1926年也就是他离开康桥后两年多,写了一篇有关康桥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

再别康桥的赏析(徐志摩眼中的康桥)(1)

那么徐志摩眼中的康桥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我节选了一些原文中的描写:

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河的名字是葛兰大(Granta),也有叫康河(Kiver Cam)的,许有上下流的区别,我不甚清楚。河身多的是曲折,上游是有名的拜伦潭——“Byron’s Pool”——当年拜伦常在那里玩的;有一个老村子叫格兰骞斯德,有一个果子园,你可以躺在累累的桃李树荫下吃茶,花果会掉入你的茶杯,小雀子会到你桌上来啄食,那真是别有一番天地。这是上游;下游是从骞斯德顿下去,河面展开,那是春夏间竞舟的场所。上下河分界处有一个坝筑,水流急得很,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

再别康桥的赏析(徐志摩眼中的康桥)(2)

这河身的两岸都是四季常青最葱翠的草坪。从校友居的楼上望去,对岸草场上,不论早晚,永远有十数匹黄牛与白马,胫蹄没在恣蔓的草丛中,从容的在咬嚼,星星的黄花在风中动荡,应和着它们尾鬃的扫拂。桥的两端有斜倚的垂柳与椈荫护住。水是澈底的清澄,深不足四尺,匀匀的长着长条的水草。这岸边的草坪又是我的爱宠,在清朝,在旁晚,我常去这天然的织锦上坐地,有时读书,有时看水;有时仰卧着看天空的行云,有时反扑着搂抱大地的温软。

但河上的风流还不止两岸的秀丽。你得买船去玩。船不止一种:有普通的双桨划船,有轻快的薄皮舟(canoe),有最别致的长形撑篙船(punt)。最末的一种是别处不常有的:约莫有二丈长,三尺宽,你站直在船梢上用长竿撑着走的。这撑是一种技术。我手脚太蠢,始终不曾学会。你初起手尝试时,容易把船身横住在河中,东颠西撞的狼狈。英国人是不轻易开口笑人的,但是小心他们不出声的皱眉!

在初夏阳光渐暖时,你去买一只小船,划去桥边荫下,躺着念你的书,我是做你的梦,葵花香在水面上漂浮,鱼群的唼喋声在你的耳边挑逗。或是在初秋的黄昏,接着新月的寒光,望上流僻静处远去。

再别康桥的赏析(徐志摩眼中的康桥)(3)

一别二年多了,康桥,谁知我这思乡的隐忧?也不想别的,我只要那晚钟撼动的黄昏,没遮拦的田野,独自斜倚在软草里,看第一大星在天边出现!

再别康桥的赏析(徐志摩眼中的康桥)(4)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