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王阳明心学格物是什么(王阳明的心物合一)

王阳明心学格物是什么(王阳明的心物合一)你也许会说,你看没看到花的时候,花也没有归于死寂,花开的正茂盛呢。这句话是啥意思呢?一当时,有人不同意王阳明的观点,还专门跟王阳明辩论:这朵花在山中开,自己开花,自己凋谢,跟你的心有什么关系?王阳明说:你没看花的时候,花与你的心一同归于死寂。你看花的时候,花的颜色一下明白起来,所以花不在你心之外。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唯物主义,很难接受唯心主义的思想,一般人会自然而然地认为唯心主义就是迷信、落后和伪科学。

其实,唯心与唯物只是参考系的不同,就像地心说和日心说一样,我们现在当然认为日心说是对的,地心说不对。

但客观来说,地心说也是对的,只是模型复杂了而已,你甚至可以以月球为中心,建立一套学说,当然这个学说会更复杂。

下面我们就看看王阳明的世界观到底啥样。

当时,有人不同意王阳明的观点,还专门跟王阳明辩论:这朵花在山中开,自己开花,自己凋谢,跟你的心有什么关系?

王阳明说:你没看花的时候,花与你的心一同归于死寂。你看花的时候,花的颜色一下明白起来,所以花不在你心之外。

王阳明心学格物是什么(王阳明的心物合一)(1)

这句话是啥意思呢?

你也许会说,你看没看到花的时候,花也没有归于死寂,花开的正茂盛呢。

我们再举个例子,可以更好理解一些。

假如有个放羊娃在放羊,放着放着就困了,躺草地上睡着了。

当他醒来的时候,上帝站在他面前,对放羊娃说:“刚你睡着的时候,你可不知道发生了一件大事,宇宙刚毁灭了,又刚被我重建起来。”

放羊娃说:那我怎么看世界跟我睡前一个样。

上帝说:你是人类,虽然你没看到,但客观上,刚确实世界毁灭了,然后我又一模一样地重建了。

放羊娃说:好吧,你是上帝,你说的什么都对。那我要做什么呢?

上帝说:你什么都不用做,继续放羊吧。

然后上帝就走了,放羊娃回家边走边想,我到底要不要跟小伙伴说这件事呢?说了谁信?不说可它又是一件事实。

那问题来了,刚才世界到底有没有被毁灭并重建?

这件事没有任何影响,人类该吃吃该喝喝,一毛钱关系没有。

与其这么复杂,不如简单点,世界就是一如往常一样而已,管他上帝说啥。

王阳明心学格物是什么(王阳明的心物合一)(2)

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是否存在一个客观世界?

比如一个红色的木头桌子。

你认为这个红色桌子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但要知道桌子是不发光的,你看到是红色,是因为光的反射,并非桌子本身的性质。

桌子事实上是漆黑一片的。

甚至桌子也不能说漆黑一片,如果光是假象,那黑也是假象。

桌子是凉的吗?那不过是你手的触觉细胞的反馈而已,真实的桌子是凉的吗?未必是。

桌子是硬的吗?硬不硬也只是触觉或者相对其他物体而言的性质。

“客观世界”里那个桌子到底啥样,没人知道。

你想知道就得通过仪器或者感官,感官就是人的五官,仪器其实就是人五官的延伸。

你知道在你看这篇文章的时间里,这个世界上死了多少人吗?有多少人被凶杀?

你不知道。

但这些事对你来说,都比不上你邻居大爷摔个跟头重要。

你的世界就是你看到的,你摸到的,你听到的,仅此而已。

人和人的世界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有的人的世界风和日丽,有的人世界风雨飘摇,有的人的世界崩塌了,所以他就自杀了。

你也许会说,好吧,就算你说得对,但是这玩意有啥用?

还真的有点用。

人为什么恐惧?

就因为人害怕外界会伤害自己。

如果你知道物我合一,你就是你的世界的主宰,你就是你的世界的本身。

假如你不去分辨:朋友和自己,房子和自己,一花一木和自己,你与他们是一体的。

他们并不会伤害你。

你怎么能害怕一张床呢?

你躺在床上怎么能辗转反侧呢?

当你辗转反侧的时候,你怎么会怪罪床呢?

你怎么能害怕自己呢?

于是,你的心灵不再隔绝起来,你开始亲近身边的人,

王阳明心学格物是什么(王阳明的心物合一)(3)

佛说,无我。

什么叫无我?一般人说我,指的是“我的身体和头脑”。

注意“我的”二字,说明头脑和身体都是“我”拥有的东西,并非是我本身。

所以“我”并不存在,与其将我缩小到一个肉体,不如将我扩大,将“我”扩大到一间房子,你就会将房间收拾整洁,并且让自己住的舒适。

将“我”扩大到孩子,就不会对辅导孩子作业这么生气,因为孩子就是你自己,你怎么对自己生气呢?

将“我”扩大到朋友、亲人、陌生人,就不会嫉妒,你知道他们是你的世界的一部分,你不再排斥,而是接纳。

还要注意一点,不要认为这是什么境界,也不要认为多么深刻,其实是非常浅显的东西,世间根本不存在深刻。

深刻都是人自己吓自己。

我们所追求也都是浅薄而已。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