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走近六万五千里)
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走近六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的长征历时12个月,转战11省,行程而万五千里。在毛泽东的果断指挥下: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突破腊子口,摆脱了上百万敌军的围追堵截,终于到达陕北,为中国革命事业的事业留下了种子。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召开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实际性拥有了最高军事指挥权。
#头条创作挑战赛#
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博古,李德推行的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导致红军节节败退,为了保存实力,选择了漫长而又充满艰险的长征之路。
1934年10月10日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突破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后占领遵义。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
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
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召开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实际性拥有了最高军事指挥权。
在毛泽东的果断指挥下: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突破腊子口,摆脱了上百万敌军的围追堵截,终于到达陕北,为中国革命事业的事业留下了种子。
据军史资料统计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的长征历时12个月,转战11省,行程而万五千里。
红二方面军的长征历时11个月,转战9省,行程两万余里。
红四方面军的长征历时19个月,转战4省,有的三过雪山三过草地,行程一万多里。
红二十五军的长征历时10个月,转战4省,行程约一万里。
将以上红军的长征路,历经14省的里程加在一起,长征的实际里程为六万五千多里,这才是完整的长征里程。
从20万到5万人的悲壮一寸江山一寸血,万里征程中,成千上万的红军将士牺牲,从20万人锐减到5万人,他们或长眠在枪林弹雨中,或长眠在滔滔江水下,或长眠在皑皑雪山上,或长眠在茫茫草地里。
红军参加长征人数最初为18.7万余人,算上途中补充的兵力,共约20万人。而在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时,仅仅只有5万余人,牺牲了15万人。
其中损失最惨重的中央红军在长征出发时约有8.6万人,到达陕北时仅仅7000余人。
四渡赤水一渡赤水:遵义会议后中革军委向各军团首长下达了《渡江作战计划》,拟定中央红军各部进至赤水、土城附近地域后,分3路纵队由宜(宾)泸(州)间的蓝田坝、大渡口、江安一线北渡长江。
二渡赤水:回师黔北,完全出乎蒋介石的意外。川军3个旅慌忙由扎西附近向东追击,黔军3个团从遵义向娄山关、桐梓增援,第1纵队2个师由黔西、贵阳地区向遵义疾进,企图阻止并围歼红军于娄山关或遵义以北地区。
三渡赤水:由遵义再进川南遵义战役后,蒋介石由汉口飞抵重庆坐镇指挥,并改以堡垒主义和重点进攻相结合的战法,企图南北夹击,围歼中央红军于遵义、鸭溪地区。
四渡赤水河:中央红军创建川黔边根据地、川滇黔边根据地中在赤水河流域进行的运动战战役。
红军四渡赤水战役共伤亡失踪19987人。
巧渡金沙江是1935年在长征途中的一次渡江战役。金沙江位于长江上游,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峡谷之间,江面宽阔,水流湍急。如果红军不能及时过江,就会被敌人压进峡谷内,遭致全军覆灭的危险。
4月28日,蒋介石下令控制渡口,毁船封江。敌人将所有船只掠到北岸,红军主力部队在后卫部队的掩护下,巧妙取得7只小船,经过七天七夜的时间从容地渡过金沙江。
巧渡金沙江意味着从此跳出数十万敌军的围追截堵,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川、黔、滇地区的计划。
巧渡金沙江,保存了红军的实力,从而奠定了长征北上陕北大会师的基础,成为长征时期的重要里程碑。
强渡大渡河是1935年5月中央红军在四川省越西县(今四川省石棉县)安顺场堵或大渡河的战斗,也是长征途中的一次著名的战斗。
战士们凭着对中国革命的无限忠诚,发扬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怕困难。不怕牺牲。
由第二连连长和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及火墙密布的铁索,踩着铁链夺下桥头,并与东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桥。成功地为后续部队打开了一条通道。在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爬雪山1935年6月,中央红军在川康边地区翻越了第一座雪山——夹金山。海拔4900余米,终年积雪,气候变化无常,别说人上不去,就连鸟也不易飞过。
红军以大无畏的精神,向雪山挑战。强帮弱,大助小,走不动就扶着走,扶不动就抬着走。
饿了啃一口干粮,渴了含一口冰雪,手拉着手,艰难地一步一步地向前迈进。
当狂风大作,大雪夹着冰雹狠狠地砸下来时,不少红军战士滑倒在冰山下,再也没有站起来。
然而,红军战士并没有退缩,以坚韧不拔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闯过了当地人号称“神仙山”的雪山。(意为只有神仙才过得去的雪山,困难程度大到无法想象)
1936年4月至7月,红二方面军翻越了雅哈雪山,磊雪山,小雪山,茨布腊山,扎拉牙卡山,藏巴拉雪山,东隆山,米拉山,玉龙等雪山。
雅哈雪山是红二方面军于1936年4月底翻越的一座大雪山,海拔高达5300米,雪山陡峭险峻,道路崎岖,气候严寒,呼吸都十分困难。
我们的红军战士仍然以勇往直前的精神翻越了雅哈雪山。
1935年6月至1936年7月,红四方面军先后翻越了虹桥山、鹧鸪山、梦笔山、长板山、仓德山、打古山、夹金山、格达梁子、党岭山、折多山、罗锅梁子、剪子湾山、卡子拉山(喜委拉卡山)等雪山。
在所经过的四川、西康、青海、甘肃四省内,翻越了海拔4400米以上的雪山共5座,其中梦笔山、夹金山都是两次经过。
雪山气候变化无常,经常暴雨挟冰雹同时袭击,或是大雨变成了鹅毛大雪,覆盖了前进的道路。
缺衣少粮,身体虚弱疲惫的红军战士,冒风雪,战严寒,强忍着高原反应带来的各种不适,在崎岖的雪山路上艰难前行。
6.7月份翻越雪山,战士们大多穿的是一件单衣,没有棉衣,没有充足衣物御寒,没有充足的药物治疗,不少战士因病重,因冻僵,因摔下山峰,因掉进雪坑……从此长眠在雪山上。
过草地草地(松潘草地)也被称为“死亡之海”,其实就是高原湿地,沼泽地。上面绿草青青,下为泥质沼泽,又有经年水草,盘根错节,结络成片,覆盖潴水,暗流丛生,危机四伏。谁也不知道下一脚会踩在哪里。
据说过草地有三怕:一怕没踩着草甸陷进泥沼,泥沼一般很深,越拼命向上挣扎越会陷得越深,来不及施救就被污泥淹没。二怕下雨,沼泽区域气候恶劣,晴空迷雾变化莫测。三怕过河,若一脚踏空,则浅处没膝,深处没顶。
四川红原日干乔大沼泽是长征途中最艰险的一段路程,需要七天七夜的行程,短短七天时间里,仅中央红军被沼泽吞噬的人数就超过6200名。
突破天险腊子口腊子口,藏语意为“险绝的山道峡口”,自古为甘川古道之咽喉。
为了堵截并消灭红军,蒋介石下令在腊子口设下重兵。
敌人在木桥这里就部署了两个营的兵力。从山口往里,又配置了3个团的兵力。腊子口后面设有仓库,囤积着大批粮食,做了长期死守的准备。
腊子口是红军前进征途中需要突破的最后一道关口。要北上抗日,必须尽快突破腊子口。
腊子口宽30米,周围崇山峻岭,东西两侧是100多米高的陡峭石崖,中间仅是一道8米左右的隘口。此地形不仅非常险要,最关键的是易守难攻。
此时,红军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四面受敌,前有甘肃军阀,后有从四川追来的刘文辉部,周边还有卓尼杨土司的队伍以及胡宗南部的主力。
若不能尽快拿下腊子口,不但不能实现中央北上抗日的主张,红军还会面临被敌人合围的危险。于是,毛主席下令,两天之内必须突破腊子口。
1935年9月16日,先头部队红4团在前进中击溃国民党军新编第14师第6团的阻截,当日下午逼近甘肃省南部要隘腊子口。
国民党军新编第14师在桥头和山崖上筑有碉堡,以1个营扼守隘口,1个营配置在隘口后边的三角形谷地,师主力配置在隘口以北至岷县一带,可随时增援。
红4团决定,以第6连从正面强攻,夺取木桥;第1、第2连迂回到隘口守军侧后,两面夹击,夺占隘口。
入夜,攻击开始。团政治委员杨成武指挥第6连在密集火力掩护下,向桥头猛冲,国民党军居高临下,凭借险要地形和坚固工事,固守桥头堡,第6连几次猛攻均未奏效。
17日凌晨,第6连又由15名战士组成3个突击小组轮番向桥头突击。此时团长黄开湘率领的第1、第2连,从守军左侧攀上峭壁悬崖,迂回到隘口守军侧后,突然发起攻击。
敌军腹背受击,一部被歼,其余溃逃。黎明时分,红4团占领腊子口。
腊子口战役是军事史上以弱胜强、出奇制胜的著名战役。是开辟北上通道的关键之战。
我们的红军在极其险恶和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以坚韧不拔,不怕牺牲,不畏强敌,无坚不摧,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的精神,最终实现了大会师。
大会师的实现标志着历时两年的红军长征结束,推动了全国抗日救国运动的发展,是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