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汕头高新区再次扩围(汕头四大高地)

汕头高新区再次扩围(汕头四大高地)让学生从“有学上”变为“上好学”,这座城向来毫无保留、全力以赴。紧跟改革方向,汕头持续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2021年汕头财政教育支出102.3亿元,占财政总支出四分之一,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比2012年的44.7亿元增加了57.6亿元,十年间年均增长9.7%。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汕头市始终把教育摆在全市工作的优先位置,奋力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事实上,教育一直以来是汕头的金字招牌。据悉,汕头拥有汕头市金山中学、汕头市第一中学、潮阳实验学校等一批蜚声省内外的名校;2016年全市实现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省教育强县(区)全覆盖,被广东省政府授予“广东省教育强市”称号;2019年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中首批获得“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称号。今年10月,面朝大海的汕头大学东海岸校区正式揭牌启用,迎来首批本科新生入驻,开启了这所名校在东海岸新城的全新篇章,也

汕头高新区再次扩围(汕头四大高地)(1)

“要增进民生福祉,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区域教育、医疗、文化、商贸高地,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能级。”近日,汕头市委书记温湛滨表示。

当前,面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汕头正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以经济发展“加速度”推动民生保障“加温度”,从打造区域教育、医疗、文化、商贸“四大高地”等方面发力,着力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能级,在强化综合服务功能上迈出新步伐。

以高标准打造区域“四大高地”为切口,汕头要达成的目标是建设覆盖全域的高品质现代化服务体系。而背后蕴含的深意,是汕头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勇担使命,不断提升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集聚力、辐射力和影响力,使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汕头高新区再次扩围(汕头四大高地)(2)

汕头高新区再次扩围(汕头四大高地)(3)

今年10月,面朝大海的汕头大学东海岸校区正式揭牌启用,迎来首批本科新生入驻,开启了这所名校在东海岸新城的全新篇章,也成为粤东地区教育资源和创新能力的有力补充。与此同时,作为我国目前唯一理工科中外合作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南校区第一期项目也正式通过竣工验收,为加快高校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这是汕头高等教育发展里程碑上的浓墨一笔,也是汕头打造区域教育高地和区域创新中心、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实际成果。《广东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支持汕头加快打造区域教育高地,打造特色鲜明的高校集群。

当前,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列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入选省域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培育名单,广东汕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落成招生。同时,汕头还将支持粤东技师学院、汕头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一系列生动实践,将为汕头乃至广东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汕头市始终把教育摆在全市工作的优先位置,奋力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事实上,教育一直以来是汕头的金字招牌。据悉,汕头拥有汕头市金山中学、汕头市第一中学、潮阳实验学校等一批蜚声省内外的名校;2016年全市实现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省教育强县(区)全覆盖,被广东省政府授予“广东省教育强市”称号;2019年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中首批获得“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称号。

让学生从“有学上”变为“上好学”,这座城向来毫无保留、全力以赴。紧跟改革方向,汕头持续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2021年汕头财政教育支出102.3亿元,占财政总支出四分之一,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比2012年的44.7亿元增加了57.6亿元,十年间年均增长9.7%。

加快区域教育高地建设,汕头目标坚定、持之以恒。汕头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已描绘出未来五年的美好图景:推动高等教育集群发展,实现在校大学生人数翻一番;用好对口帮扶政策,健全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增加基础教育学位16万个,解决“大班额”问题;改革教育评价体系,落实“双减”工作,抓好“五项管理”,实施“新强师工程”;确保具备入学条件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成3所省高水平中职学校,推动各区办好办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汕头高新区再次扩围(汕头四大高地)(4)

9月30日,2021年度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出炉。在这项被誉为全国公立医院“国考”中,汕头市共有4家医院达到A等级,分别为汕大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汕头市中心医院、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和汕大精神卫生中心。

这正是汕头市高水平医院、重点学科建设不断加强的一个缩影。近三年,汕头市财政安排20亿元支持高水平医院、重点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医院平台、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整体跨上新台阶,心血管外科学、神经病学、眼科学和烧伤外科等8个学科进入全国医院科技量值学科榜单前100名。眼科、肿瘤和整形外科晋级为省高水平重点专科,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累计达到60个。

目前,汕头市已有2家医院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单位,1家医院入选国家卫健委特色中医医院建设单位。5个专科被列入国家区域医学(医疗)中心省内分中心建设序列,汕头市中心医院联手孙逸仙纪念医院合作共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许多过去需要到广州的省部属大医院就医的疑难危重症患者,现在都能够在汕头得到很好治疗了,群众再也不必受长途奔波之苦了!”汕头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刘彦雄表示。汕头CMI指数排名全省前六(CMI是病例组合指数,代表医院诊疗疾病病例的技术难度及收治疑难重症的能力),收治异地疑难危重住院病人排名全省第四,2021年汕头全市收治异地疑难危重病人1.4万例,较好承担了区域分级诊疗任务。各级医院积极开展复合手术、微创手术、ECMO等技术攻关300多项,大幅提升疑难危急重症诊疗能力。

诊疗服务能力的提升,折射的是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断增加。目前,汕头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963家、三甲医院5家、床位数2.15万张、卫生人员3.51万人,建成了覆盖城乡的四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2021年全市医疗机构门诊服务量达2378.42万人次。

在重点医疗卫生项目建设方面,自2020年以来,汕头全市累计投资200多亿元,新改扩建医疗卫生重点项目27个,扩充编制床位1.2万多张,全方位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当前,位于东海岸新城塔岗围片区的汕头市中心医院易地重建项目建设正开足马力,全力推进。该项目规划床位3000张,将建成集医疗、科研、教学、保健为一体的大型国际化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届时将有力提高汕头乃至粤东的医疗服务能力,立足于临近华侨试验区的优势辐射东南亚华侨,同时进一步提升汕头应对重大疫情的防控救治能力。

此外,汕头市公共卫生医学中心主体工程已顺利封顶,汕头国际眼科中心易地扩建、汕大附属肿瘤医院易地重建、汕头市妇幼保健院易地扩建项目等均已陆续完成主体结构。目前,汕头市卫生健康局已部署各建设主体单位提前筹划新院区投入使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新院区建成一个、运行一个、见效一个。

汕头高新区再次扩围(汕头四大高地)(5)

经过保育活化的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成为外地游客必到的旅游打卡点;刚获评“广东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的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创新探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走向“云端”;不久前建成开放的潮汕钱庄展馆,多维度再现潮汕金融历史……在汕头,一件件文物“活起来”的背后,正折射出该市打造区域文化高地的决心和行动。

近年来,汕头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通过深化历史文化保护利用,推进非遗创新发展、繁荣精品创作,加强对文物内涵的挖掘阐释,优化文化服务供给,促进文旅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文化引领力、服务力、创造力和竞争力。

去年,汕头制定出台了《汕头市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实施“八个一批”工程方案》,内容涵盖了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城市历史文化遗存、老城区、“侨批”文物的传承和保护,讲好汕头故事、挖掘潮汕历史文化闪光点、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等,进一步展示汕头的历史文化和人文形象。

在这一背景下,小公园周边专题展览馆启动建设,串珠成链打造成精品线路。如今,走进这片区域,由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侨批文物馆、汕头海关关史陈列馆、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以及郑正秋、蔡楚生电影博物馆等组成的馆群,全面展示了汕头开埠至今的发展历程及城市文脉。

此外,汕头还大力推进非遗传承保护和利用工作,坚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取得一定的成效。截至目前,汕头有160项市级以上非遗项目,全面涵盖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类别,其中14项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51项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现有市级非遗传承人209人,省级非遗传承人55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4人。

汕头是全国著名侨乡,“文化引侨”也成为了做好新时代“侨”文章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汕头着力构建文化要素集聚的高水平交流载体,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开展文化交流,延续城市历史文化记忆的同时,也加强了海外新生代文化认同。

汕头通过搭建海外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平台,部署推进侨批记忆工程,打造首批10个“最美侨村”,持续推动“寻根之旅”“出花园”体验等文化交流品牌活动,设立海外“海联文化驿站”,打造海外华文教育创新发展服务中心,建立海外华文在线教育直播基地,打造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基地,不断增强潮汕文化对外影响力。

数据显示,汕头现有博物馆15个、公共图书馆8个、文化馆8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69个。小公园片区完成修缮并对外开放的专题展馆有18个,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62处,国保、省保的数量居全省第7位。

汕头高新区再次扩围(汕头四大高地)(6)

对素有“百载商埠”之称的汕头而言,商贸发展有基础有潜力。近年来,汕头市把打造区域商贸高地作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因地制宜建设大商圈、大市场,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发展大物流、连通大通道,探索电子商务发展新路等,促进商贸流通产业持续发展,加快打造商贸高地,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商业综合体作为一种现代商业模式,对提供就业岗位、增加税收、激发经济活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毋庸置疑。过去十年,随着万达广场、合胜百货、星湖商业城、苏宁广场、华银国际、群光广场、华润万象城等商业综合体陆续建成启用,加上多个五星级酒店、甲级写字楼和高档次公寓,汕头乃至粤东的综合商业功能区悄然形成,为汕头市加快打造区域商贸高地注入强大动力。

事实证明,随着各商业综合体的辐射力进一步增强,客流和消费量持续攀升,既为拉动本地消费、激发经济活力、丰富市民生活提供了重要载体,也充分展现了汕头市消费活力日趋旺盛、消费能力逐步提升的良好态势。

为了激发商贸企业做大做强的积极性,三年来,汕头市兑现奖补资金5000余万元。今年,汕头市进一步出台新一轮暖企惠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汽车给予每辆5000元的补贴,促进汽车市场加快恢复。

为繁荣传统消费市场,汕头围绕促消费,积极开展“汕头欢乐购”系列活动,发动限上汽车、家电、餐饮企业并联动大型商超,结合七夕、中秋、国庆等重点节日举办促销活动,营造热烈消费氛围,力争把“汕头欢乐购”打造成为汕头市标杆性促消费活动品牌。今年,汕头市分两期投入200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向市民群众发放政府消费券,两次消费券核销率达94%以上,拉动消费超亿元,成功带动本地消费需求、提振商家信心、助力市场复苏。

此外,汕头还在构建区域展会经济中枢上发力。发挥广交会、进博会、服贸会及“粤贸全球”“粤贸全国”等重点展会作用,组织企业高质量参展,推动汕头市纺织服装、玩具、礼品等传统产业外贸企业开拓“两个市场”。今年5月,首届中国·潮汕国际纺织服装博览会在汕头举行,不仅签订了47.3亿元意向订单,还收获多个“国字号”产业基地称号。时隔两月,汕头乘势而上,借助服博会外溢效应,指导汕头市纺织服装产业协会开展全国潮品巡展之旅,推动汕头“名品、名企、名产业”走向全国,擦亮“汕头织造”的名片。

来源:南方日报

汕头高新区再次扩围(汕头四大高地)(7)

汕小布:请帮小布转发这篇文章吧!

公众号/新浪微博/南方 /今日头条

@汕头政务发布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