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几位日本朋友)
(我的几位日本朋友)现在,守屋洋先生的著作有的已被翻译成中文在中国出版,他也作为一名研究中国古代战略的学者,多次参加中日之间举办的研讨会。他的儿子也继承父业,成为一位颇有建树的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者和作家。光阴荏苒,日本经济从80年代后期的泡沫经济崩溃后,陷入了经济不景气时期。但是,在日本企业领导层中的“三国热”仍不减当年,日本各大旅行社每年都要组织企业的中层以上干部到中国进行“三国之旅”的旅行,而守屋先生则被聘为随团讲师,在当年“三国”的重要战场遗址,进行现场讲解。因此,我们也有了经常在北京会面的机会。守屋先生还在笔者任理事的中国亚非发展交流协会就日本的“三国热”作了讲演。守屋先生对中日两国关系有着明确的看法,他认为日本如不对侵略历史进行反省,就会延误下一代。守屋先生的夫人瑞子女士同样对中国有着很深的感情,每次丈夫访华时,她都争取同行。她在日本与好几个中国留学生交了朋友,从他们那里学习汉语、学习中国料理。作者
在常驻日本的10年中,我结识了许多日本朋友。他们对中国、对中国人民表现出真诚的友好情谊,其中几位更是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虽然我已离开日本多年,但仍和这些朋友保持着联系,与他们的交往使我深信,在两千多年中日友好的潮流中,虽然有时会出现一些逆流,但蕴藏在两国民众心中的友好热流是无法阻挡的。
日本的《三国志》专家在上世纪80年代,在一次酒会上我认识了在日本颇有名气的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作家守屋洋先生,当时他已50多岁,两眼炯炯有神,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短短闲聊几句,我便对他产生了兴趣。虽然他是一位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学者,但他把中国古典文学的精髓与日本企业的经营管理结合起来,用《三国志》的战略来指导企业的经营。这是一个多有意思的采访题目!我马上提出了采访要求,守屋先生也欣然答应。
几天后,我从东京乘坐2个小时的电车来到守屋先生位于千叶县松户市的工作室。令我吃惊的是,这间不大的工作室内,除了书还是书,而且大部分是中文版或日文版的中国古典书籍,《三国志》自不必说,《贞观政要》、《孙子兵法》、《十八史略》、《菜根谭》等书籍,也是一应俱全。
守屋洋毕业于东京都立大学,获得中国文学硕士学位。他是一位研究中国文学的学者,又是一位勤奋、多产的作家。他所翻译和著述的有关中国的文学书籍在东京的书店里随处可见,每年我都收到从日本出版社直接寄给我的他的著作,多的时候有五六本。他还经常应日本大企业的邀请,给企业的高层领导上课,传授如何运用中国古典思想的精髓指导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定经营战略。
作者(右一)与守屋洋先生(右二)及其家人
当时,守屋先生对我的提问侃侃而谈。他说,日本是一个严密管理的社会,不少人感到紧张得透不过气来。当人们接触到《三国志》中那些乱世英雄时,情不自禁地被他们强烈的个性所吸引,目前日本企业之间你死我活的竞争与三国鼎立的历史环境极为相似,从三国风云人物的成败中,可以学到许多在逆境中克敌制胜的战略和战术,以及作为企业领导应具备的洞察力和决断力。他说,从三国中可以学到组织管理的经验,其一是严和宽的平衡,作为企业领导在这二者中间,偏向哪一边都不行。掌握好平衡才能管理好部下。二是公平无私,这是得到部下依赖的基础。三是以身作则,孔明正是这样实践的。守屋先生足足谈了两个多小时,我听后感到茅塞顿开,同时对他作为一名日本人竟然能把中国的传统文化研究得如此之透而深表佩服。
守屋洋先生在北京演讲
光阴荏苒,日本经济从80年代后期的泡沫经济崩溃后,陷入了经济不景气时期。但是,在日本企业领导层中的“三国热”仍不减当年,日本各大旅行社每年都要组织企业的中层以上干部到中国进行“三国之旅”的旅行,而守屋先生则被聘为随团讲师,在当年“三国”的重要战场遗址,进行现场讲解。因此,我们也有了经常在北京会面的机会。守屋先生还在笔者任理事的中国亚非发展交流协会就日本的“三国热”作了讲演。守屋先生对中日两国关系有着明确的看法,他认为日本如不对侵略历史进行反省,就会延误下一代。守屋先生的夫人瑞子女士同样对中国有着很深的感情,每次丈夫访华时,她都争取同行。她在日本与好几个中国留学生交了朋友,从他们那里学习汉语、学习中国料理。
现在,守屋洋先生的著作有的已被翻译成中文在中国出版,他也作为一名研究中国古代战略的学者,多次参加中日之间举办的研讨会。他的儿子也继承父业,成为一位颇有建树的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者和作家。
“中国迷”的高桥先生1992年初夏的一天,北京饭店顶层宴会厅正在举行一对新人的婚礼,新郎是来自日本高知县的日本人,新娘是一位北京姑娘。当主持人宣布请出席婚礼的高桥先生讲话时,只见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人突然面对大家下跪,并大声对大家说,50多年前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作为一个日本人,我要借这个机会,向中国人民道歉,说完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这位老人就是曾在中国好几个团体担任名誉职务的高桥正六先生。我是在日本通过一名日本记者认识高桥先生的。据他讲,我是他认识的第一个来自大陆的中国人,因为以前他只去过中国台湾。高桥是日本一家医院的院长,同时兼任了十多项社会公职。1990年,他在当地发起成立了中国问题研究会并任会长。
1986年的时候,记得当时大陆和台湾关于在日本的“光华寮”的产权发生了纠纷,上交日本法院判决。高桥与那位记者写了一本题为《第三次国共合作》的书,书中认为“光华寮”理所当然地应该判给作为执政方的中国大陆。为此,台湾当局十分恼怒,威胁不准出版此书,但最终书还是出版了。据说台湾方面的人,见到此书就全部收购,以减少其在社会上的影响。
1990年,高桥先生在日本医科大学任医生的女儿文惠被告知罹患晚期胃癌,为了让女儿看看父亲所热恋的中国,高桥夫妇携文惠游览了北京的长城、桂林的漓江、上海的南京路。文惠对这次旅行十分满意,她写信对我说,好久没有与父母一起旅行了,这次旅行好像使她又回到了孩提时代与父母欢聚的日子。一年之后,文惠离开了人世,她留下了大量医学书籍,高桥先生为了让女儿的医书继续为社会发挥作用,决定在中国设立“文惠文库”。经过联系,北京首都医学院接受了高桥先生的这一好意。为了丰富“文惠文库”,高桥先生在日本又采购了一批新书。1994年5月,位于首都医学院图书馆内的“文惠文库”筹备完毕,举行了隆重的揭幕仪式,高桥夫妇及文惠的姐妹和子女都专程来京出席,高桥先生被首都医学院授予名誉教授。高桥先生说,每当我看到我女儿使用过的书,在中国发挥作用,就像看到了女儿的生命得到了延续。
高桥先生对中国有着浓厚的兴趣,每年要到中国来四五次,他已访华51次。记得一年春节前,高桥突然从高知打电话给我,说他要来中国过年,让我帮忙安排饭店和日程。除夕那天,我陪同他访问了中国的一个普通家庭,与他们一起共进年夜饭。当时,北京尚未禁放烟花爆竹,除夕夜的鞭炮声,使高桥先生激动得彻夜未眠。高桥先生对北京的胡同情有独钟,好几次他来北京时,专门租了一辆三轮车,在北京的胡同里一边转悠一边照相,后来挑选了一部分优秀作品,还在日本举行了一次北京胡同摄影展。
近年来,高桥先生与中国的交流从一般的友好交流转向实际的经济交流,他在日本组建一家公司,出资者大部分是中国研究会的成员,从事的第一项贸易就是从青岛进口葡萄酒运抵日本。另外,由高桥先生牵线,高知港和青岛港就建立友好港口关系达成了协议。
森和风和她的丈夫森和风女士是日本宫崎市的一位著名女书法家,同她相识已40余年。在这40多年中,森和风来往中国和日本之间,通过书法为中日两国架起了一座友好的桥梁。
日本书法家森和风在上海举办个人书法展时挥毫表演
森和风毕业于香蓝女学院服装设计专业,但对中国书法的向往,使她放弃了原来的专业,与书法终身为伴。她师从日本著名的书法家金子鸥亭。由于她具有美学的天赋和勤奋,很快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29岁时就开始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她的作品曾7次被日本最高一级的书画展“日展”展出。她现在担任“每日书道会”的审查委员、“创玄书道会”的审查委员、宫崎县日中友好协会常务理事、宫崎县日中文化交流实行委员会委员长等职。她还创办了“森和风书道会”,在这里培养年轻的书法家。
原文化部副部长刘德有(右二)会见森和风(左二),右一为作者
记得1976年9月9日,当时我正陪同森和风参加的宫崎县日中友好代表团在吉林访问,此时传来了毛主席与世长辞的噩耗,我们中方陪同人员个个都悲痛欲绝,同时也中止了一切参观活动。刚开始因为没有告诉日本人,森女士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还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事,当知道事情真相后,马上向我们表达了哀悼之意。按照当时的通知,我们马上返回北京,在人民大会堂瞻仰了毛主席的遗容。此次是森和风第一次访华,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成为她以后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的开端。
1984年3月,森和风在上海举办了“森和风书法艺术作品展”,受到了上海市政府的重视,评价很高。1987年3月,她又在广东肇庆市举办了她的个人书法作品展,并与当地的书法界举行了交流;同年10月又在宫崎举行了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佛山画院“小草画屋”的八人画展。
森和风的丈夫森浩司原为小学校长,已退休在家,由于受到其妻耳濡目染的影响,森浩司对汉语、对中国发生了浓厚兴趣。在日本国际协力团招募派往中国的志愿人员时,他便积极报了名。1993年,他终于如愿以偿,被派往中国哈尔滨水利工程学院担任日语教师。当年8月,森和风陪伴丈夫来到北京,在友谊宾馆我们得以重见。在出发的当天,我送他们上了火车。可是没过几天,就接到了森和风发自哈尔滨的来信,她因小腿骨折住进了医院。原来,森和风夫妇到达哈尔滨水利学院后,森和风高兴地骑起自行车来,由于中国的自行车车体比较高,她不慎摔倒在地,导致小腿粉碎性骨折。此后,森和风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度过了难忘的两个月,她既得到了中国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又在病房中亲身体验到中国的民情。她把在医院的生活通过她丈夫的笔写成了一篇篇报道文章,发表在她的家乡的报纸《宫崎日日新闻》上。其中,有一篇写道,森和风平时总是把长长的头发盘在头上,骨折后她无法自己洗发,医院专门请了一位美容师为她洗发。这一组报道共连载了6次,题目为《森和风的哈尔滨通讯》。
一年以后,森和风为了感谢在治疗期间给予她帮助和关心的中国人民,她率领了由20名日本文化界人士组成的文化交流访华团访问了哈尔滨,在当地举办了“日中书法交流会”、“日中交谊舞表演会”和“日本民俗舞蹈表演”。
以上几位日本朋友是我结识的众多日本友人的代表,他们同中国、同中国人民发生的故事,是中日两国人民在东方文明背景下共同培育出的友谊的缩影。两千多年的历史充分证明,民间友好始终是中日友好的坚实基础与力量源泉。在当前百年变局的深刻演进中,为了使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两国人民共享和平合作带来的福祉,更应该加强双方民间的交流,厚植两国友好的土壤。
徐启新
1974年北京大学东语系毕业后曾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文化处工作。上世纪80年代后先后任《中国青年报》、《文汇报》驻日本首席记者。2005年后任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秘书长、副会长,现任顾问。曾任同济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海南大学兼职教授。
编辑:沈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