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9年北魏迁都洛阳后的成果(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439年北魏迁都洛阳后的成果(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如果说拓跋珪只是压制贵族的话,孝文帝则是要将贵族连根拔起。迁都洛阳,一方面宣告汉化的决心,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远离贵族所在的六个军镇,让贵族和自己的部队分开,然后彻底消灭。这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洛阳是中原文化的中心,孝文帝这是宣告鲜卑人将彻底改革汉化,彻底遵循儒家的治国理念,建立起庞大的官僚系统。当然,这里的儒家我之前也说过,从汉朝开始儒家的本质就变了,变为了“法儒家”,这和孔子推崇的儒家是两个概念,希望大家能够区分。孝文帝既然从小接受儒家教育,那么也就会秉承着一颗儒家的心。儒家的核心是要建立起官僚,用官僚去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但,建立官僚这种事情,如果有贵族存在,那么肯定是会受到阻挠。恰巧,拓跋珪搞的制度创新就保留了贵族,虽然这些贵族已经和原来的贵族完全不同,丧失了大量独立性。不过经过几代人的发展,他们虽然仍不具备与皇权抗争的硬实力,但私下搞点小动作这是在所避免的。准确地说在北魏开启汉化改革
今天接着《国史粗讲》,在之前几天的内容里,主要为大家介绍了五胡乱华的南方和北方,今天我们将进入到后三国时代,所谓的后三国时代指的是北魏之后分裂为了东魏和西魏,而南方还有一个南朝,这就再一次的形成了三国鼎足的局势,就是后三国。
可以说后三国时代是被严重低估的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各个国家不断提出和实施制度创新,这些创新都被后来的隋唐所继承下来,所以才有了中国人引以为傲的大唐盛世。
在整个后三国时代有两件事情特别重要,一个是孝文帝迁都;一个是北周的崛起。今天我们就先来看第一件事情。
北魏孝文帝是北魏的第七任皇帝,从拓跋珪开始“胡汉”融合,鲜卑人皇家内部也逐渐汉化,到了孝文帝的时候,他从小接受的教育系统就已经是儒家了。在《国史粗讲》的一开始我就说过,儒家的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完全不同。
孝文帝既然从小接受儒家教育,那么也就会秉承着一颗儒家的心。儒家的核心是要建立起官僚,用官僚去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但,建立官僚这种事情,如果有贵族存在,那么肯定是会受到阻挠。
恰巧,拓跋珪搞的制度创新就保留了贵族,虽然这些贵族已经和原来的贵族完全不同,丧失了大量独立性。不过经过几代人的发展,他们虽然仍不具备与皇权抗争的硬实力,但私下搞点小动作这是在所避免的。
准确地说在北魏开启汉化改革的应该是孝文帝的奶奶-冯太后,而孝文帝只是继承了他奶奶的遗志而已,却做得更加彻底。孝文帝亲政三年以后,就把都城从大同迁往了洛阳。
这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洛阳是中原文化的中心,孝文帝这是宣告鲜卑人将彻底改革汉化,彻底遵循儒家的治国理念,建立起庞大的官僚系统。当然,这里的儒家我之前也说过,从汉朝开始儒家的本质就变了,变为了“法儒家”,这和孔子推崇的儒家是两个概念,希望大家能够区分。
如果说拓跋珪只是压制贵族的话,孝文帝则是要将贵族连根拔起。迁都洛阳,一方面宣告汉化的决心,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远离贵族所在的六个军镇,让贵族和自己的部队分开,然后彻底消灭。
孝文帝连拐带骗,将一部分军队和贵族带到洛阳,然后迅速开始推行汉化,要他们改汉姓、说汉语、穿汉服,与汉族通婚。这表面上是鲜卑人的文化进步,从历史意义上来说则是更加深刻地促进了民族融合,但对当时人来说却隐藏着一个巨大危机。
危机在哪呢?就是孝文帝理解错了帝国制度,当时的北魏是同时控制中原和草原的二元帝国,任用官僚可以控制中原,却不能统治草原。拓跋珪的制度就是用中原的财富,补给草原的军队,让军队来保卫帝国的平稳。
突然全盘汉化,这下剿灭的不只是军事贵族,还有那些镇守六镇部队,这下部队肯定不会答应,纷纷离心离德,如果孝文帝寿命足够长的话,或许历史还会有转机。可惜的是,他在迁都没多久就去世了,后续冒出一个想学冯太后的胡太后,更是将乱局搅得更乱,六镇官兵再也压不住怒火发生暴动,北魏帝国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土崩瓦解。
北魏瓦解之后,就进入到了后三国时代,主导这个时代的正是那些六镇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