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本幸雄什么时候加入紫光集团(被美韩坑害的日本芯片巨头)
坂本幸雄什么时候加入紫光集团(被美韩坑害的日本芯片巨头)坂本幸雄此时也信心满满,计划在三年之内超越韩国三星。坂本幸雄具有前瞻性地将尔必达的核心产品,定位在手机芯片的研发上。这一战略定位一度使尔必达在2006年挤身全球半导体厂商前20强,这一战果让日本人民看到了半导体行业重回巅峰的希望。此后,他的职业生涯便顺风顺水,先后担任了几家半导体企业的高管。这个时期也正是日本半导体业高歌猛进,一举坐上世界半导体业头号交椅的辉煌时代。好景不长,日本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引起美国的不满,遭遇我们前面所说的针对日本半导体的贸易战,随着《美日半导体协议》的签订,日本的市场份额急速下滑。一腔热血想要带领日本半导体业重回巅峰的坂本幸雄,1999年,他整合日立、NEC、三菱电机三家公司的电脑存储业务成立了存储芯片制造企业尔必达,成为当时日本唯一一家DRAM厂商,它承载了无数日本人的期望。
1970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当时世界半导体巨头德州仪器日本分公司录取,成为该公司的销售。
德州仪器可以说是半导体业的鼻祖,所以,进入德州仪器,让坂本幸雄真正踏足了自己梦想的半导体行业。
虽然以坂本幸雄的资历,只能担任销售,但他却利用大量的闲暇时间研究半导体,不懈的努力让他已成为半导体专家,最终被提升为德州仪器日本分公司的副总经理。
在德州仪器的工作,不仅让坂本幸雄深入地参与世界范围的半导体行业竞争,也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管理理念。
此后,他的职业生涯便顺风顺水,先后担任了几家半导体企业的高管。这个时期也正是日本半导体业高歌猛进,一举坐上世界半导体业头号交椅的辉煌时代。
好景不长,日本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引起美国的不满,遭遇我们前面所说的针对日本半导体的贸易战,随着《美日半导体协议》的签订,日本的市场份额急速下滑。
一腔热血想要带领日本半导体业重回巅峰的坂本幸雄,1999年,他整合日立、NEC、三菱电机三家公司的电脑存储业务成立了存储芯片制造企业尔必达,成为当时日本唯一一家DRAM厂商,它承载了无数日本人的期望。
坂本幸雄具有前瞻性地将尔必达的核心产品,定位在手机芯片的研发上。这一战略定位一度使尔必达在2006年挤身全球半导体厂商前20强,这一战果让日本人民看到了半导体行业重回巅峰的希望。
坂本幸雄此时也信心满满,计划在三年之内超越韩国三星。
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尔必达开始快速扩张,这一动作除了直接导致投资加大、产能过剩等问题外,也引起了美国和韩国的不满,加速了对尔必达的围剿。
2008年,一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犹如一把利剑,刺开了尔必达一身的疮痍。
为抢占市场,本已定价很低的尔必达,在美韩的操纵下,价格被打压到最底限,而上游供应链价格却不断上升,尔必达的利润空间已所剩无几。
同时,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日元大幅升值,进一步压缩了尔必达的利润空间。内外压力下,政府只为尔必达提供了1300亿日元的资金支持,这对于烧钱的芯片行业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尔必达此时已举步为艰。
坂本幸雄为了保住尔必达,四处向银行贷款。但面对55亿美元的负债,及美国对日本金融业的暗箱操作,日本银行业对坂本幸雄只抱以袖手旁观。在最困难之时,他得不到国人的相助,这不免令人唏嘘。
如果当时的日本政府和银行对尔必达,有像中国当前对芯片产业的投资魄力,尔必达想必不会走向末路。
贷款无望的坂本幸雄寄希望于被收购,他找到了美国镁光,希望镁光能收购一部分尔必达的股权。谈判进行得很顺利,但就在签约前夕,镁光的CEO却莫名其妙地遇难身亡。
这成为一个未解的悬案,也许美国政府知道答案。
坂本幸雄被逼入死胡同,镁光CEO身故三周后,在银行的逼迫下,尔必达宣布破产,成为日本历史上最大的破产案。当天,面对媒体和公众,坂本幸雄深深地鞠了一躬,只说了句“这是我人生中最糟糕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