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沁园春雪改写(沁园春雪被臧克家改了一个字)

沁园春雪改写(沁园春雪被臧克家改了一个字)听到自己的要求被满足,臧克家心花怒放,连忙向毛主席道谢。然而,臧克家仍然担心印刷厂那边有可能为难他,就请求毛主席给负责这方面的同志打电话下令,务必要把纸张给《诗刊》留够。毛主席听完臧克家的话点点头,问道:那你认为应该印多少本呢?臧克家很坦然地说:我觉得印五万本差不多。毛主席被臧克家的坦诚打动了,笑呵呵地说:好,就按照你说的做,印他个五万本!

后来,两人又聊到了《诗刊》时值创刊,首期应该印刷多少本才能满足读者和市场需求的问题。

之所以要探讨这个问题,是因为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我们所有的物资,包括纸张都十分紧缺,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决不能浪费任何物资。

文化部负责人经过认真核算后,告诉臧克家:《诗刊》只能印刷一万份,不能再多了。

臧克家说:一万份太少,《诗刊》首期有毛主席的诗词,出版后肯定会供不应求,会让许多真正需要它的读者有可能买不到。

毛主席听完臧克家的话点点头,问道:那你认为应该印多少本呢?

臧克家很坦然地说:我觉得印五万本差不多。

毛主席被臧克家的坦诚打动了,笑呵呵地说:好,就按照你说的做,印他个五万本!

沁园春雪改写(沁园春雪被臧克家改了一个字)(1)

听到自己的要求被满足,臧克家心花怒放,连忙向毛主席道谢。然而,臧克家仍然担心印刷厂那边有可能为难他,就请求毛主席给负责这方面的同志打电话下令,务必要把纸张给《诗刊》留够。

坐在臧克家身边的诗人袁水拍听后非常难为情,一边扯臧克家的袖子,一边小声提醒他:不用毛主席打电话。

臧克家这才感到自己有些失礼,朝着毛主席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毛主席见状,更加欣赏眼前这个直率、单纯的诗人。

诗人之间惺惺相惜,直到临走时,臧克家仍然觉得自己有许多话没有跟毛主席讲出来,只能等到下次见面再聊。

沁园春雪改写(沁园春雪被臧克家改了一个字)(2)

毛主席亲自把臧克家等人送到客厅门口,望着众人渐行渐远的背影,突然高声说:等你们的期刊出来后,记得送我一份!

可以说,正是臧克家不遗余力地推广,毛主席的诗词才被广为人知。

毛主席通常喜欢以“读者的立场”来创作诗词,在他眼里,优秀的诗词不一定非要采用华丽的辞藻和典故来雕饰,用口语写作普通大众都能听懂的诗词,才是优秀的诗词。

每当创作完一首诗词,毛主席首先考虑的问题是:普通读者阅读这首词会不会有障碍?他们能不能理解诗词中的意思?

所以,对别人提到的修改问题,毛主席向来都是赞同的。

在《沁园春·雪》这首词里,当臧克家提出疑问时,毛主席并没有正面去回答,而是想先听听臧克家的理解再做定夺。

沁园春雪改写(沁园春雪被臧克家改了一个字)(3)

臧克家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也是当时学识渊博的知识分子,在多门学问上都有深刻的见解。《沁园春·雪》里边的“腊”字,如果连臧克家都不能正确理解的话,那么,普通读者就更难理解了。

在毛主席心里,老百姓看不懂的文学,不是自己想要的,是“错误”的,是需要修改的,直到修改到普通大众对其喜闻乐见才是对的。

据统计,毛主席一生总共写了近100首诗词,不论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沁园春·雪》、《长征》、《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满江红·和郭沫若》,还是其它诗词,通俗易懂是最大的特点。

正因为通俗易懂,毛主席的诗词才能在普通大众的心里扎根。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