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哪部兵法讲高原山地作战(是哪个异想天开的家伙发明的)

哪部兵法讲高原山地作战(是哪个异想天开的家伙发明的)另一个正步走得出名的是苏联红军。1941年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红军战士从阅兵场上直接走上前线。由于战事正酣,兼之冰天雪地,他们的正步走得并不整齐,却有挡不住的斗志与杀气。此后每年的胜利阅兵,苏联步兵的正步都是踢得震天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照样继承了这传统。相比德军,苏俄正步的手臂摆动幅度一般更小,甚至完全不摆臂。踢腿通常较高,阅兵式上持旗标兵的正步甚至踢得超过了90度,但在队伍中的正步一般没这么夸张,通常也就是45度左右或略多。腿高抬,臂不动,而上半身笔挺,配以毛子魁伟的身躯,造成“渊渟岳峙”的气魄。再加上苏俄阅兵要求士兵昂头,下巴成水平线,自有一股子傲气,整个方队也因此显得霸气十足。尤其苏俄正步相比德国,最爱用“劈枪”造型,即把肩上的枪横端在手上,更是杀气腾腾。不过,近来俄罗斯士兵体型逐渐偏瘦,大家正步踢得精神头好像也差了一点,不如过去那样雄霸了。 30年代德国纳粹势力上台后,希特勒大力推

在各国阅兵式上,庄严威武的“正步走”都是最亮丽的风景。有军迷夸口“中国正步走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正步走是谁发明的,都有哪些变化?就让老巴为您聊聊正步的故事吧。

由来:一只鹅引发的改革

正步英文叫做“Goose-step”,意思是“鹅步”。仔细观察下就会发现,大白鹅昂头挺胸,一双小短腿直直地起落,大鹅掌吧嗒啪嗒敲打地面,还真有那么些正步走的风范。那么,是谁最先采用这种抖威风的方案呢?目前有两个说法。

哪部兵法讲高原山地作战(是哪个异想天开的家伙发明的)(1)

一个说法是18世纪初的法国皇帝拿破仑。此君打仗一流,好面子也一流,检阅部队的时候,觉得步兵不够威风,就要求将军们想个办法。将军们绞尽脑汁,忽然发现大白鹅的步伐挺给力的,遂让法军士兵们也学着,腿抬高,脚掌扑地。果然,一队一队的法军挺直身板,大步高抬,靴子啪啪敲击地面的声音如雷滚一样,让拿破仑看得大为欢喜。此后,由于拿破仑的屡战屡胜,正步也逐渐风靡世界。

另一个说法,正步的诞生还在拿破仑时代之前。18世纪普鲁士的腓特烈大王也是一位军神,后来拿破仑都很崇拜他。他和他爹“士兵王”,爷俩都是一辈子砸锅卖铁整顿军伍。为了打造一支铁血军魂的普鲁士军队,他们从一种高抬腿的民间舞蹈得到启发,让普鲁士士兵一起走正步。这样,对外展现为一个钢铁般的整体,能够让敌人胆战心惊,也能激发士兵的斗志。

不管创始人是腓特烈还是拿破仑,法国和德国都是欧洲陆军强国,而正步确实让他们士兵的军容军威再上新高。因此在此后100多年里,各国纷纷引入正步。

哪部兵法讲高原山地作战(是哪个异想天开的家伙发明的)(2)

发扬:纳粹黑与苏联红

30年代德国纳粹势力上台后,希特勒大力推广普鲁士正步。二战时德国的正步走,特点是其上身挺直,摆臂幅度较小,抬腿约45度,砸步有力。成千上万的纳粹士兵头戴钢盔,伴随号令,同时抬腿砸腿,动作整齐划一,声音地动山摇,再加上肩上扛的步枪耸立如林,那个时代德国人有型的面孔,确实极为炫目和震撼。

哪部兵法讲高原山地作战(是哪个异想天开的家伙发明的)(3)

另一个正步走得出名的是苏联红军。1941年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红军战士从阅兵场上直接走上前线。由于战事正酣,兼之冰天雪地,他们的正步走得并不整齐,却有挡不住的斗志与杀气。此后每年的胜利阅兵,苏联步兵的正步都是踢得震天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照样继承了这传统。相比德军,苏俄正步的手臂摆动幅度一般更小,甚至完全不摆臂。踢腿通常较高,阅兵式上持旗标兵的正步甚至踢得超过了90度,但在队伍中的正步一般没这么夸张,通常也就是45度左右或略多。腿高抬,臂不动,而上半身笔挺,配以毛子魁伟的身躯,造成“渊渟岳峙”的气魄。再加上苏俄阅兵要求士兵昂头,下巴成水平线,自有一股子傲气,整个方队也因此显得霸气十足。尤其苏俄正步相比德国,最爱用“劈枪”造型,即把肩上的枪横端在手上,更是杀气腾腾。不过,近来俄罗斯士兵体型逐渐偏瘦,大家正步踢得精神头好像也差了一点,不如过去那样雄霸了。

哪部兵法讲高原山地作战(是哪个异想天开的家伙发明的)(4)

此外,英国方面有自己的特色正步,称为“皇家海军式”。其特点首先是双手摆得特别夸张,胳膊肘不拐,手臂直直地甩起来90度,和地面完全平行。同时,腿不是直着踢出去,而是高抬一大步,仿佛跨越障碍的动作。这样步子自然就慢了下来,感觉是走一步停一下。香港回归的仪式上,中英双方士兵的步履对比,相信让很多观众眼前一亮。

哪部兵法讲高原山地作战(是哪个异想天开的家伙发明的)(5)

哪部兵法讲高原山地作战(是哪个异想天开的家伙发明的)(6)

特色:中国式正步

中国陆军建设最初效法西方,国民党军的正步是跟德国学的。但那时的兵员训练不足,不可能完全照搬德式正步。一个很大变化是踢腿,只需要把腿抬高,不必如德军那样直直踢出去,一步的幅度也缩短了。这样降低了难度,当然气势略有下降。而在摆臂上,相对德军的左右摆,国军是前后摆。

哪部兵法讲高原山地作战(是哪个异想天开的家伙发明的)(7)

解放军建立之初,并没有统一的步态标准。在开国大典阅兵上,陆军是沿袭国军的小正步,海军则是英国的大甩手。建国后,我军以苏俄为模板,开始制定统一的正步规范。照搬苏联的模式是不行的,两支军队人种体型不同,文化风格也不同。中国文化讲究含蓄内敛。无论是像苏俄把脑袋昂那么高,还是像英国那样把手臂前后甩成一条线,都不太符合中国的审美,觉得太傲慢,太夸张了。

因此我们根据自己特色,制定了相应的正步标准。甩臂时前臂到胸前,后臂距离裤缝线30厘米。我军的正步,脚掌距离地面25厘米,从抬腿高度来说比俄军要低。但是,因为腿绷直、脚尖下压、脚掌与地面平行,兼之整齐划一走开来,气势却丝毫不减。

哪部兵法讲高原山地作战(是哪个异想天开的家伙发明的)(8)

趣味:那些奇妙的正步

朝鲜阅兵被称为“最让人肝颤的”。一个个方队的朝鲜男女士兵,纷纷把腿抬高到超过90度,而且每一步还要跳一下,让观众以为电视机信号不好在抖似的。加之他们的正步基本上不摆臂,上身直直地迈开剪刀腿,确实让人有点不习惯。当然也有军迷对此非常欣赏,觉得就是要这种才有震撼效果。朝鲜走这种正步,是根据他们的操典规范来的。一个原因就是照搬苏联的规范。朝鲜士兵的身高比苏俄士兵要矮得多,苏俄的抬腿高度和步幅要求套用到朝鲜士兵身上,那可不得一步一跳了。

哪部兵法讲高原山地作战(是哪个异想天开的家伙发明的)(9)

而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正步对战”也相当有趣。这俩之前都是英国殖民地,军队正步也是英式。但他们又在英式正步上添加了艺术色彩,每走几个大跨步,还要来一次高踢腿。有多高呢?德军的45度?俄军的90度?小意思,三哥和巴铁的踢腿将近180度,鞋子比脑袋还高!最为有趣的是,在印巴边境上,每天双方士兵约好似的同时举行降旗仪式。降旗仪式上双方就比赛着踢腿。从现在网上的视频看,印度略占优势。他们的高踢腿每一脚都能高过头顶,而巴基斯坦的高低不齐,有时候一脚踢出去才到胸口,太敷衍了。哥俩用这种方式来针锋相对,倒也算是很温情的一种对抗了。

哪部兵法讲高原山地作战(是哪个异想天开的家伙发明的)(10)

科学:正步真能提升战斗力!

现在很多国家军队已经逐渐取消正步了,主要觉得训练太累,还可能把脚掌砸伤。不过近来美国一项研究表示,士兵整齐地正步前进,确实能够让自己士气大增。

他们在试验中安排一名工作人员在街上行走,然后要求每一名测试者跟着这名“陌生人”一起走几百米。在一半的案例中,他们要求测试者和工作人员保持步调一致,另一半案例则随意行走。走完几百米以后,科学家拿出一张男人发怒照片,让测试者判断,这个发怒的男人打架凶不凶?结果发现,那些两人步调一致行走的测试者,他们会认为照片上的男人比较弱,随意行走的则会做出更强的评价。

哪部兵法讲高原山地作战(是哪个异想天开的家伙发明的)(11)

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步调一致的行走,实际能让测试者觉得自己充满力量,从而藐视潜在的对手。而对士兵来说,这种队列行进能够减少他们对敌人的恐惧感。在20世纪以前,由此造成的士气可能决定战场胜败。而如今虽然面对面交战的情况减少,正步行进依然可以提高士气。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