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社会制度的特点和存在条件(封建礼乐话西周)
西周社会制度的特点和存在条件(封建礼乐话西周)耒和耜是用于掘土的工具,功用类似现在的铲子。在曲柄木棒的下端歧出一块尖锐的木叉,用以插地,在木叉上加一块横木,作为踏足处,这就是耒。在耒的下端安装半圆形锐利金属则称为耜,是耦[ǒu]耕的工具,即原始的犁。常见于文献的西周农具主要有耒[lěi]、耜[sì]、钱、镈[bó]、铚[zhì]、艾等。2、生产工具的进步西周的农具,虽然仍像商朝那样以木、石、蚌、骨器为主,但是出土的青铜农具比商朝有所増加,如江苏仪征西周墓葬中发现了两口锋利的青铜镰刀,山西、河南等地的西周墓葬也发现了大量的青铜斧和锛,可见青铜工具在西周的农业生产中比较普遍。88.7古代木制耜(农具,功效似铲)
88.5中国古代始终有自耕农存在-雍正耕织图1
这些自耕农也要向宗子纳贡和服役,但比庶民地位稍高,与宗子存在一定的依附关系。西周后期还有一些逃亡的耕作奴隶,逐渐脱离了贵族的羁绊,取得了自由民的身份。
在西周前期(周穆王前),百姓生活尚可温饱。如《诗经·小雅·甫田》所说:"倬彼甫田,岁取十千,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就是说在广阔无边的大田上,年年都是大丰收,每年收获万万千,只要拿些陈粮来,就能够养活耕作的农人。该诗较直接地反映了在井田制下农业丰收的场景。
88.6文徵明《食盈丰收图》
2、生产工具的进步
西周的农具,虽然仍像商朝那样以木、石、蚌、骨器为主,但是出土的青铜农具比商朝有所増加,如江苏仪征西周墓葬中发现了两口锋利的青铜镰刀,山西、河南等地的西周墓葬也发现了大量的青铜斧和锛,可见青铜工具在西周的农业生产中比较普遍。
88.7古代木制耜(农具,功效似铲)
常见于文献的西周农具主要有耒[lěi]、耜[sì]、钱、镈[bó]、铚[zhì]、艾等。
耒和耜是用于掘土的工具,功用类似现在的铲子。在曲柄木棒的下端歧出一块尖锐的木叉,用以插地,在木叉上加一块横木,作为踏足处,这就是耒。在耒的下端安装半圆形锐利金属则称为耜,是耦[ǒu]耕的工具,即原始的犁。
《小雅·大田》》有"以为覃耜,傲载南亩"的描述。金属农具的推广使用在《周颂·良耜》中也有反映。
88.8周代青铜镰刀
钱是一种带有金属锋刃的耕具,是一种带锋刃的耜;镈有金属锋刃的耨[nòu]具,即除草的工具;铚为割草的短镰,艾就是今天的镰刀,铚和艾都是用于收割的工具,以上四种工具都是金属农具。
《周颂·臣工》中"命我众人,痔乃钱镈,奄观铚艾"就说的这四种金属农具。可见周代的农业生产工具较前期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88.9西周实用铜斧 非礼器
西周金属农具的金属锋刃与后世不同,它不是整块采用金属,而是在有锋刃的边缘镶一层金属,其他地方仍是木制的,这样可节省金属用量。
金属工具比木石工具锋利,可大大提升农人的工作效率,如《诗经·周颂·载芟》所说:"载芟[shān]载柞,其耕泽浮,千耦其耘,徂[cú]隰[xí]徂畛[zhěn]。即割除杂草,砍除树木很便利,耕作起来很迅速,成千耦耕的人在田间作业,往来于田畔和耕地之间。可见工具的进步对西周农业的发展贡献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