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生活垃圾分类指导员培训指南(垃圾分类还是蒙查查)

生活垃圾分类指导员培训指南(垃圾分类还是蒙查查)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苏琬茜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李波、汤南 通讯员 张苑云在此之前,医院组织30名引导员进行了垃圾分类的统一培训,普及生活垃圾分类常识,加深对垃圾分类的印象,从而熟知垃圾分类的工作要求并做好引导。记者从分类垃圾引导员排班表看到,30名引导员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时间一直持续到本月底。虽然工作繁琐且累人,但意义却极为重大,正是通过他们一次次的引导,让市民逐渐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垃圾分类可以节约社会资源、提高处理效率、保护环境等,意义重大,每个市民都应该行动起来,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保护生态环境。下一步,医院针对院内垃圾分类工作,将继续通过检查和监督、监管、教育、整治、奖励和处罚相结合方式,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开展,突出抓好“最后一米”的关键环节,提升全院干部职工、患者及家属分类的知晓率和投放的准确率,共同提高环保意识,优化院内环境。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汤南

“女士,您好,您这擦过手的纸巾不能放在‘可回收垃圾’桶里,要放在‘其他垃圾’桶里。”“阿姨,您这个塑料瓶得投放到‘可回收垃圾’桶里。”“小朋友,你这个压扎手指的棉球不能随便扔哦,要扔到‘医疗废物’桶里。”

记者日前在广州市白云区第二人民医院看到,在人流量较大区域的垃圾桶旁,都安排了一名引导员站岗,指引市民准确投放垃圾。

生活垃圾分类指导员培训指南(垃圾分类还是蒙查查)(1)

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个月开始,医院进入了垃圾强制分类时代。不过对于大部分市民来说,手里的垃圾应该放在哪个桶里其实并不是完全明了,因此一直存在投放混乱的现象。为解决分类知晓率和投放准确率都较低的难题,医院坚持党建引领、全员参与、因地制宜的原则,实施垃圾分类“站桶引导”,根据划分的网格区域范围,对人流量较大区域实施垃圾桶边的站岗引导。

记者看到,每一名引导员都身穿志愿者马甲、佩戴“垃圾分类志愿者”袖章,守候在人流量较大区域的垃圾桶旁边,引导市民精准投放。此外,引导员也是“宣传员”,他们手拿多种“垃圾分类”宣传资料,向市民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告诉他们日常应该怎么做,也让他们向周边亲友进行宣传,共同投入到垃圾分类的工作中。

生活垃圾分类指导员培训指南(垃圾分类还是蒙查查)(2)

在此之前,医院组织30名引导员进行了垃圾分类的统一培训,普及生活垃圾分类常识,加深对垃圾分类的印象,从而熟知垃圾分类的工作要求并做好引导。记者从分类垃圾引导员排班表看到,30名引导员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时间一直持续到本月底。虽然工作繁琐且累人,但意义却极为重大,正是通过他们一次次的引导,让市民逐渐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垃圾分类可以节约社会资源、提高处理效率、保护环境等,意义重大,每个市民都应该行动起来,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保护生态环境。下一步,医院针对院内垃圾分类工作,将继续通过检查和监督、监管、教育、整治、奖励和处罚相结合方式,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开展,突出抓好“最后一米”的关键环节,提升全院干部职工、患者及家属分类的知晓率和投放的准确率,共同提高环保意识,优化院内环境。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汤南 通讯员 张苑云、陈婕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李波、汤南 通讯员 张苑云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苏琬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