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局春运出行(记者探访江苏各大交通场站)
交通运输局春运出行(记者探访江苏各大交通场站)8点20分,刚刚下飞机的王雨和妻子在出站口等待,激动且焦急:“我弟弟马上就来接我们回家啦。”王雨和妻子在西宁开了家饭馆打拼已有10多年,父母和女儿都在马鞍山老家,过年才能回一次家。“孩子今年上一年级了,现在肯定在家里盼着我们回家。”王雨说,“前几年回家的时候,我们还会带点特产,现在快递发达了,我们已经通过快递发了不少特产到家,旅途轻松很多。”“我和家人权衡了很久,最终决定节前到学校去。”在墨尔本读大二的冯宇轩已经在家里上了一年半的网课,“受疫情影响,一直在家上了很久网课。”冯宇轩无奈地说,“从出家门到机场,一路上防控细节算得上密不透风,出门在外,怎样保护自己,我有经验了。希望疫情赶紧过去,一切早点恢复正常。”在值机柜台旁边,一个白底写字板上醒目写着“请前往北京、沈阳、哈尔滨、伊宁、长沙、大庆、西安、三亚、海口的旅客提前准备48小时内核酸证明”,并对前往中高风险涉疫地区行程的旅客,进行相关政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1月17日,2022年春运正式拉开序幕。新春将至,多地出台政策提倡“就地过年”,有人选择就地过年;同时,有人踏上返乡之旅。记者分别到机场、火车站、汽车站探访发现,旅客进出有序,各场站疫情防控措施严密,全力保障旅客平安出行;暖心姜茶、新春福袋,服务举措温馨,用浓浓的年味和满满的温情,让旅客归家的旅途更顺畅、归乡的脚步更从容。
保护自己,就是保护他人
“请大家提前打开健康码,测量体温,配合检查,保持一米距离。”17日早上8点,记者乘坐南京地铁S1号线到达南京禄口机场,顺着扶梯到达T1航站楼,一路上,“进入航站楼请出示苏康码”的大型公示牌随处可见,公示牌上简单而明确地写着“苏康码”申请方式。经过“一人一码”和防爆检查后,记者来到航站楼出发大厅,大厅内秩序井然,旅客四处分散,一律佩戴口罩。
在值机柜台旁边,一个白底写字板上醒目写着“请前往北京、沈阳、哈尔滨、伊宁、长沙、大庆、西安、三亚、海口的旅客提前准备48小时内核酸证明”,并对前往中高风险涉疫地区行程的旅客,进行相关政策说明。
4只大箱子,几个背包,高高地堆在手推车上,这些是高艳梅一家4口出行的装备。今年65岁的高艳梅和丈夫前些年在海南万宁买了房子,从此每年春节,一家人都会选择去海南过冬。“前天晚上,我们在医院做了核酸证明,今天还准备了酒精湿巾和N95口罩。”高艳梅捏紧了口罩说,“南京和万宁都很安全,我们没有心理负担,但是,路上还是会做好防护,保护自己,就是保护他人。”
“相对于不能回家的人,我们是幸运的。”来自贵州的王尧荣和3位老乡取了登机牌,托运完行李后,正走向安检口,“我们都是贵阳老乡,一起在南京的工地打工,在工地顺利完成最后任务,终于能回家了。”王尧荣的一位老乡补充道:“前几年,我们都坐绿皮火车回家,这几年条件改善了一点,索性买了机票,只要半天就能到家。”
“我和家人权衡了很久,最终决定节前到学校去。”在墨尔本读大二的冯宇轩已经在家里上了一年半的网课,“受疫情影响,一直在家上了很久网课。”冯宇轩无奈地说,“从出家门到机场,一路上防控细节算得上密不透风,出门在外,怎样保护自己,我有经验了。希望疫情赶紧过去,一切早点恢复正常。”
8点20分,刚刚下飞机的王雨和妻子在出站口等待,激动且焦急:“我弟弟马上就来接我们回家啦。”王雨和妻子在西宁开了家饭馆打拼已有10多年,父母和女儿都在马鞍山老家,过年才能回一次家。“孩子今年上一年级了,现在肯定在家里盼着我们回家。”王雨说,“前几年回家的时候,我们还会带点特产,现在快递发达了,我们已经通过快递发了不少特产到家,旅途轻松很多。”
从严从紧落实疫情防控要求
候车室内,一片喜庆、祥和的氛围。南京南站开展的“福至运来、情满旅途”——江苏省千名书法家送万福进万家活动,在候车室候车室为南来北往的旅客提前送上了新春的祝福。“拿到书法家写的’福’字,回家之路很温馨。”一位旅客说。
“第一次来南京,竟然是中转。”在新疆从事棉花生产工作的贺青慧和丈夫从新疆奎屯出发,于17日早晨到达南京,并在南京南站买了高铁票前往安庆老家。“公公婆婆都在老家,这两年受疫情影响,我们难得回来,这次能够顺利返乡,我们非常珍惜,必须严格注意疫情防控。”贺青慧说。
在安徽工业大学读研二的吴思佳已经一年没有回家了。“早上我从马鞍山来南京中转,回浙江衢州老家,一路上都在祈祷‘一切顺利’。”吴思佳学的是光学工程专业,学习任务重、实验多,加之疫情原因,去年暑假她选择留校。“家里人很想我,寒假前一个月,我爸妈就开始焦虑,生怕我回不去,天天关注疫情情况,春运车票刚开售我就买了。”
在东南大学读大四的王健沣,一个月前参加了研究生招生考试。“考完在学校休息了一阵,结果正巧赶上了春运第一天。”王健沣是徐州人,去年春节受疫情影响,家里人开车来南京接他回家,今年考虑到国内防控做得好,就决定自己买高铁回家。“我2个小时就可以到徐州了,这期间,我会认真做好防护,不摘口罩,少和外人接触。”
“2022年春运铁路南京站预计共发送旅客共计512万人次,较2021年春运增幅32.8%;较2019年春运恢复度70.7%。从客流成分来看,2022年春运客流由基本客流、探亲客流、务工流和学生流为主,且呈现出‘摊平拉长’的平缓态势。”铁路南京站南京南车间党总支书记祖韬介绍,春运期间,车站从严从紧落实乘车全流程疫情防控要求,采取了包括各类闸机和安检仪在内的设备和环境每两小时动态消杀消毒,强化客流组织,按规定做好旅客进站测温验码等工作,引导旅客有序进站、分散候车;列车将预留隔离席位,停止餐车堂食服务,改为送餐至车厢座位。一旦发现涉疫旅客,及时移交地方防控部门,科学有序做好处置工作。同时,在候车区增派人手,设立防疫督导员,对个别不规范佩戴口罩的旅客进行提醒。
汽车站不会出现集中大客流
“出示车票就可以免费领一个福袋哦!”记者在候车大厅看到车站的工作人员正为旅客们准备了装有春联、福字、窗花的新春福袋,让回家过年的旅客提前感受到一份年味。除了送福袋活动外,汽车客运站还给旅客准备了“暖心姜茶”。
在自助取票机前,刚从南京溧水赶来的姚春生走进取票队伍。在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读大四的他,虽然老家在泰州,距离不远,但已有半年没有回家。他告诉记者,本打算回家前去无锡玩几天,但老妈一直打电话催促早点回家,生怕疫情严重春节无法团圆。“来到客运站发现大家防范意识很强,刚才还看到有带双层口罩的赶路人。”
在取票机最右边的角落处,放有1个行李箱、1个麻袋、2个大布袋和2个手拎袋——这是王昌兰和4个同乡人的行李。王昌兰年近五旬,身穿藕粉色上衣,黑色棉裤和一双沾满灰尘的皮鞋。“今天一大早,工地老板结算了工钱,我们鞋都没来得急换,便从安徽和县来到南京,这里去安徽淮北的车多,可以早点回家。”
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是很多人的选择。孙成龙也是其中一员。他常年在南京御品周庄饭店做门卫保安,但要和爱人分居两地。“准备今年过完年在老家连云港找一份工作,虽然这边一个月工资4000多元,抵得上老家2个月收入,但还是想回家陪陪老伴。”为了能够平安到家,孙成龙提前做了核酸检测,他说,无论是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口罩一定要戴好,而且要多备几个。
受省内多条铁路线开通、学生客流在春运前启动以及疫情影响,预计今年春运期间南京各汽车站客流平稳,不会出现集中大客流现象。南京主城各汽车站旅客发送总量约25万人次,同比下降40%,主城只有南京汽车客运站、南京汽车客运南站等两个枢纽站正常发车,葛塘汽车客运站配载发车。南京公路客运站务有限公司运营部主任嵇娟介绍,春运期间,将密切关注铁路部门班次动态、客流变化,准备加班运力,及时增开铁路紧缺班线,尽力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同时,密切关注假日运输期间售票动态,研判假日运输需求,迅速准确掌握客流变化,动态调整班次。站务公司会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请广大旅客密切关注往返地区的疫情等级变化,如出入中风险地区,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出入站。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梅剑飞 朱璇 田墨池 文/摄
视频:余勤雍
新华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出品
编辑: 田墨池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