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前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前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自清净;——道家老子的“腹”,指的是本质;“目”指的是现象。“为腹不为目,去彼取此”的意思,就是“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慧能听到“应无所住 而生其心”的时候,有感而发的五个自性: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无所住”,就是通过现象看本质;“而生其心”,就是透过本质看现象。
应无所住,“所住”是六尘的思想欲望,即六根所生的私心杂念。“应无所住”是没有六尘的思想杂念,是“空”;而生其心,“其心”是本自心即本自性,而生其心是生起本自心。本自性本自心本来就是空寂无一物,即“空”。——空空如也
—-佛学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道家
老子的“腹”,指的是本质;“目”指的是现象。“为腹不为目,去彼取此”的意思,就是“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慧能听到“应无所住 而生其心”的时候,有感而发的五个自性: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无生灭;
何期自性,本不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佛家思想与道家思想在有些方面表达的是一个中心思想,只是表示的方式不一样,相同的都是高维思想,高维智慧。
悟无明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