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四物汤方剂:止血方剂 十灰散
小柴胡四物汤方剂:止血方剂 十灰散主治:血热妄行之上部出血,呕吐咯咳嗽血等,以上部出血,血色鲜红,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功用:凉血止血槐花散,清肠止血,疏风行气,主治风湿热毒,壅遏肠道,损伤血络便血证;黄土汤,温阳健脾,养血止血,主治脾阳不足,脾不统血证。组成:侧柏叶、茜草、白茅根、荷叶、丹皮、棕榈皮、大蓟、小蓟、栀子、大黄等均炒炭
止血剂用于治疗血溢脉外而出现的吐血、衄血、咳血、便血、尿血、崩漏等各种出血症,出血证较为复杂,病因有寒热虚实,部位分上下内外,病情有轻重缓急,止血方剂应酌情配伍温、清、消、补等法,慢性出血重在治本或标本兼顾,出血有瘀滞者,止血加活血,防留瘀。
十灰散,凉血止血,主治血热妄行之上部出血;
咳血方,清肝宁肺,凉血止血,主治肝火犯肺之咳血;
小蓟饮子,凉血止血,利水通淋,主治热结下焦之尿血,血淋;
槐花散,清肠止血,疏风行气,主治风湿热毒,壅遏肠道,损伤血络便血证;
黄土汤,温阳健脾,养血止血,主治脾阳不足,脾不统血证。
组成:侧柏叶、茜草、白茅根、荷叶、丹皮、棕榈皮、大蓟、小蓟、栀子、大黄等均炒炭
功用:凉血止血
主治:血热妄行之上部出血,呕吐咯咳嗽血等,以上部出血,血色鲜红,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
特点:本方寓清热泻火于止血之中,纳祛瘀于凉血止血之内,但以凉血止血为主。
鉴别:四生丸(生荷叶、生艾叶、生柏叶、生地黄)与十灰散均可治疗血热妄行之上部出血症,但十灰散炒炭用,重在治标,四生丸为标本兼顾之方。
方歌:十灰散用十般灰,柏茜茅荷丹榈随,二蓟栀黄皆炒黑,凉降止血此方推。
咳血方组成:诃子、瓜蒌、海粉、山栀、青黛
功用:清肝宁肺,凉血止血
主治:肝火犯肺之咳血证,以咳痰带血,胸胁作痛,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辨证要点。
特点:肝肺同治,以清肝为主,清肺化痰为佐,于清热泻火之中而现止血之法
方歌:咳血方中诃子收,瓜蒌海粉山栀投,青黛蜜丸口噙化,咳嗽痰血服之廖。
小蓟饮子组成:小蓟、藕节、蒲黄、木通、滑石、生地、当归、甘草、栀子、淡竹叶
功用:凉血止血,利水通淋
主治:热结下焦之血淋、尿血,以尿中带血,小便赤涩热痛,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
特点:止血加化瘀,止血不留瘀,清利之中寓以养阴,利水不伤正。
鉴别:本方为导赤散加味,由清心养阴、利水通淋之方变为凉血止血,利水通淋之方。
方歌:小蓟饮子藕蒲黄,木通滑石生地襄,当草黑栀淡竹叶,血淋热结服之良。
组成:槐花、柏叶、荆芥穗、枳壳
功用:清肠止血,疏风行气
主治:风热湿毒,壅遏肠道,损伤血络便血证,治疗肠风脏毒下血之常用方,以便血,血色鲜红,舌红,苔黄,脉数为辨证要点。
特点:寓行气于止血之中,寄收涩于疏风清肠之内,相反相成。
方歌:槐花散用治肠风,侧柏荆芥枳壳充,等分为末米饮下,宽肠凉血逐风动。
组成:灶心黄土、阿胶、生地、白术、炮附子、甘草
功用: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主治:脾阳不足,脾不统血证,以血色暗淡,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为辨证要点。
特点:寒热并用,标本兼顾,刚柔并济,以刚药温阳而寓健脾,以柔药补血而寓止血。
鉴别:黄土汤与归脾汤皆可用于治疗脾不统血之便血、崩漏。黄土汤以灶心黄土合炮附子、白术为主,温阳健脾而摄血,滋阴养血而止血;适用于脾阳不足,统摄无权之出血证。归脾汤功补气健脾,养心安神,适用于脾气不足,气不摄血之出血证。
方歌:黄土汤将远血医,胶芩地术附甘齐,温阳健脾能摄血,便血崩漏服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