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贵阳市白云区社会综合治理中心(积极构建来穗人员融合发展新格局)

贵阳市白云区社会综合治理中心(积极构建来穗人员融合发展新格局)以“扫扫租”为平台,开启“互联网 ”租房模式鹤龙街以党建引领为旗帜,积极开展融合服务系列活动。2019年举办了“小候鸟”来穗儿童暑期游学活动、“乐融白云来穗杯”鹤龙街来穗人员舞蹈大赛、鹤龙街来穗青年联谊活动等,服务超过300人次,服务对象涵盖了工人、护士、教师、白领、学生、自由职业者、退休老人等,从他们的切实需求出发,丰富精神生活,提高来穗人员的认同感与幸福感,努力促进鹤龙街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主要做法:以文化为纽带,丰富来穗人员精神生活2019年初,鹤龙街党群服务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内设社区党校、流动党员驿站、来穗人员服务站、社工服务站、图书馆、群众文体活动中心等。党群中心作为融合服务开展的主要阵地,积极促进社区“五个一工程”建设,精心构建起一个来穗人员党支部、一个来穗人员服务站、一个融合学堂、一个社区共治议事会、一支志愿者服务队的架构,让本地居民和来穗人

贵阳市白云区社会综合治理中心(积极构建来穗人员融合发展新格局)(1)

鹤龙街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北郊,于2014年正式挂牌成立。立足白云新城片区,面向广州空港经济区,形成对鹤龙发展的双辐射效应。街道距离机场和中心城区20分钟车程圈,国道105(白云大道)、106、107(新广花路)、空港大道、鹤龙大道(白云三线)、华南快速干线、机场高速以及地铁2号、3号北延线、14号线,黄边、白云大道北、鹤南(在建)3个地铁站等纵横交错,交通便捷。

突出的地理优势以及发展迅猛的势头,使得鹤龙街社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吸引大量外来人口到鹤龙扎根生活。截至2019年11月,鹤龙街来穗人员已达15万,而本地户籍居民只占了总人数的八分之一,形成典型的“倒挂”风格。

大规模的来穗人员流入为这个年轻的街道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在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较为复杂的社会治理问题。来穗人员呈现成份复杂、素质不均,流动性大的特点,影响社会公共资源分布不均,来穗人员融合度不高,存在社会治安不稳定因素较多。在城镇化大潮下,如何创新管理流动人口,已经是城市发展中面临的一道难题。

为了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增强来穗人员的归属感和幸福感,积极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及来穗人员共同参与融合新格局,结合现今态势,从“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是必然趋势。以文化促管理,以互联网便服务,以队伍近民情,以宣传暖人心,逐步引导来穗人员自主融入广州社会生活。

贵阳市白云区社会综合治理中心(积极构建来穗人员融合发展新格局)(2)

主要做法:

以文化为纽带,丰富来穗人员精神生活

2019年初,鹤龙街党群服务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内设社区党校、流动党员驿站、来穗人员服务站、社工服务站、图书馆、群众文体活动中心等。党群中心作为融合服务开展的主要阵地,积极促进社区“五个一工程”建设,精心构建起一个来穗人员党支部、一个来穗人员服务站、一个融合学堂、一个社区共治议事会、一支志愿者服务队的架构,让本地居民和来穗人员联系更为密切。同时,定期举办来穗政策宣传活动、兴趣爱好发展学习、就业技能培训等,整合利用社区资源,为有需要的来穗人员提供人际支持、心理关怀、兴趣发展、就业技能、社区参与等多元化服务,促进来穗人员的社区参与。

鹤龙街以党建引领为旗帜,积极开展融合服务系列活动。2019年举办了“小候鸟”来穗儿童暑期游学活动、“乐融白云来穗杯”鹤龙街来穗人员舞蹈大赛、鹤龙街来穗青年联谊活动等,服务超过300人次,服务对象涵盖了工人、护士、教师、白领、学生、自由职业者、退休老人等,从他们的切实需求出发,丰富精神生活,提高来穗人员的认同感与幸福感,努力促进鹤龙街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贵阳市白云区社会综合治理中心(积极构建来穗人员融合发展新格局)(3)

以“扫扫租”为平台,开启“互联网 ”租房模式

白云区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在鹤龙街试点,以出租屋二维码门牌应用为依托,引入第三方互联网服务机构扫扫租,打造“互联网 ”出租屋二维码租房服务平台,促进来穗人员融合,方便屋主放租、租客找房,探索一条来穗人员和出租屋服务管理的共建共治共享之路。截止日前,鹤龙街道已覆盖基础服务的区域,线下来穗人员扫码人次已达32000余次,访问人数10500人左右,社会反响强烈。

充分发挥出租屋历史管理经验,开创服务与管理深度结合的“互联网 ”出租屋服务模式,想来穗人员之所想、急来穗人员之所急、解来穗人员之所困。一方面强化企业责任,另一方面借助互联网租房服务平台,结合社会管理、来穗人员服务,加强人屋登记纳管,打造来穗人员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提升来穗人员幸福感。白云区未来也将总结鹤龙街打造“互联网 ”出租屋二维码租房服务平台落地经验 在全区推广。

贵阳市白云区社会综合治理中心(积极构建来穗人员融合发展新格局)(4)

以网格为基础,打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管理队伍

全力打造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体系,制定了《鹤龙街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网格化工作流程,明确各职能部门责任。把出租屋管理员与网格员相结合,整合了一支共48人的专职网格员队伍,做到一人一格,24小时轮岗待命。基础网格员负责开展网格内日常巡查,排查问题隐患,按照“采办分离”原则采集设施、环境卫生、治水、扰民、消防、综治、文化、违建、市场、应急等十个方面网格事项,并及时将相关情况通过“网格系统”上报。

网格员职责明确,要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传达落实区委、区政府和街道工作;了解和掌握本网格内的居民数、人口、家庭生活情况和辖区单位基本情况;负责本网格居民与社区居委会之间的信息沟通,情况通报,及时反映居民的诉求和愿望,积极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做好低保、救助、老龄、就业和卫生、计生等各项社区服务工作,开展便民利民服务;积极维护社区稳定,收集社情民意和影响稳定的苗头、动态,配合社区居委会处理好矛盾纠纷和突发事件;组织开展平安建设活动,做好辖区群防群治工作;积极组织本网格居民参加社区开展的文明创建活动、文体活动和志愿者服务活动等。

以宣传为形式,推动构建和谐美好社区

立足社区、面向群众,坚持以人为本,合理有效的整合社区资源,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发挥优势,结合自身实际,切实加强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受到了广大居民群众的喜爱和好评。

2019年,召开出租屋房东会议超过20场次,面对面服务房东或来穗二手房东达1500人次,开展主题为“扫黄打非”“扫黑除恶”“禁毒涉赌”“防诈骗”等宣传会,发放宣传资料共约5000份,达到预期的宣传目的,全面提高人们对自身及社区的安全意识。

同时,建立“租客微信群”,实现安全信息共享。通过在微信群发布温馨提示、防诈骗案例宣传等,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同时,各片区网格员入驻微信群,便于租客及时反馈、上报建议或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来穗人员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与方式,加快形成社会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促进“共建共治共享”。

根据出租屋日常巡查工作需要,杜绝消防安全隐患,增强广发群众防诈骗意识,自制了一批防诈骗和出租屋消防意识“警民联系卡”、电动车“充电须知”,通过房管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违规充电时将“充电须知”贴在违规充电的电动车和电动车电池上,群众对电动车充电安全知识有了一定了解,电动车按规停放、安全充电等整治情况初见成效。

贵阳市白云区社会综合治理中心(积极构建来穗人员融合发展新格局)(5)

成效与启示

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融合服务活动已得到广泛认可

通过建立“五个一工程”进社区,让来穗人员参事议事,增强来穗人员的归属感,参与感,认同感,提高社区参与意识,实现从“外来人”到“自家人”的转变。一系列融合活动的开展,不断满足来穗人员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他们在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共建的同时有更多获得感,彰显广州开放、包容、有温度的城市特色。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建立现代化的社会治理体系

以网格化为基础,“五长”制微治理为手段,切实关注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到群众之事无小事。扎实做好积分制入户、积分制入学、积分制享受公租房、融合社区试点、关爱关怀等工作,推进融合社区基本服务,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的均等化,努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始终坚持创新发展,建设活力乐融白云

唯有开放包容的城市,才能接纳与吸引创新型人才。鼓励人才创新创业,着力引进先进制造业急需的技能人才,依据我市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办法相关政策,加强引导广大来穗人员积极参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申请相关创业补贴,帮助来穗人员成长、成才、实现个人价值。这些指标符合城市发展实际,围绕城市发展要求,有助于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对增添街道活力、促进街道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汤南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李波、汤南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苏琬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