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扎哈哈迪德为其量身打造出未来感(用一部纪录片重温扎哈)

扎哈哈迪德为其量身打造出未来感(用一部纪录片重温扎哈)英国伦敦建筑联盟学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当扎哈在1972年去伦敦时,整座城市的建筑正处在危机中,那些战后修建的住房变成了难题,在拆迁和重建里,伦敦在寻找新的建筑理念。扎哈就读的英国伦敦建筑联盟学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成了实验设计的中心,她回忆道:“那时的AA是反设计的,所有人都在寻找不同的生活方式。”“我想,大约从11岁开始,我就想做一个建筑师了。同一辈的女性中,很多都想做建筑师,那并不罕见,而且在那个时候的巴格达,很多女性都在建筑业工作。”扎哈·哈迪德在巴格达的家里伦敦的求学生涯

“建筑已经不再是一个男人的世界,那种觉得女人不能三维地思考的说法完全就是荒谬。”

扎哈哈迪德为其量身打造出未来感(用一部纪录片重温扎哈)(1)

这是扎哈·哈迪德( Zaha Hadid)曾经站在领奖台上的宣言。2016年3月,她离开了这个世界,一年后,人们慢慢地给予了她公正的评价,也在不断怀念这位传奇的建筑设计师。在BBC的纪录片《Who Dares Wins》里,扎哈回忆了她一生中最具转折意义的设计作品,也讲述了她从伊拉克走向世界的辉煌旅程。

扎哈哈迪德为其量身打造出未来感(用一部纪录片重温扎哈)(2)

扎哈·哈迪德的童年照片

在她的童年,伊拉克还是一个文明而开放的国家,巴格达汇聚了世界各地的现代理念,并且希望通过建筑来塑造新的城市身份。在那样自由的氛围里,扎哈从小就获得了这样的意识:她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

“我想,大约从11岁开始,我就想做一个建筑师了。同一辈的女性中,很多都想做建筑师,那并不罕见,而且在那个时候的巴格达,很多女性都在建筑业工作。”

扎哈哈迪德为其量身打造出未来感(用一部纪录片重温扎哈)(3)

扎哈·哈迪德在巴格达的家里

伦敦的求学生涯

当扎哈在1972年去伦敦时,整座城市的建筑正处在危机中,那些战后修建的住房变成了难题,在拆迁和重建里,伦敦在寻找新的建筑理念。扎哈就读的英国伦敦建筑联盟学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成了实验设计的中心,她回忆道:“那时的AA是反设计的,所有人都在寻找不同的生活方式。”

扎哈哈迪德为其量身打造出未来感(用一部纪录片重温扎哈)(4)

英国伦敦建筑联盟学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她的两位导师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ss)和埃利亚·增西利斯(Elia Zenghelis)带她认识了俄罗斯艺术家卡济米尔·马列维奇(Kazimir Malevich)的至上主义(Suprematism),从此之后,抽象、几何,以及从地表爆发而出的空间在扎哈的设计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扎哈哈迪德为其量身打造出未来感(用一部纪录片重温扎哈)(5)

扎哈哈迪德为其量身打造出未来感(用一部纪录片重温扎哈)(6)

毕业后,扎哈留在学校当老师,她接受的建筑教育对于那个年代来说太过前卫,而能够成为现实的建筑只能是平庸的。扎哈把象牙塔里的设计师们所做的实验称为“形而上学式的自慰”(metaphysical wanking),但她也说:“那时,每个人都能感觉到无处不在的能量,伦敦的朋克音乐、时尚都让人激动,它们都是一种叛逆,一种对现状的挑战。”

扎哈哈迪德为其量身打造出未来感(用一部纪录片重温扎哈)(7)

事业的起步和挫折

1979年,扎哈创立了自己的建筑设计室,她白天教书,晚上就开始绘图设计。

“我经常晚上出去玩,但从不会喝醉。12点后,我回到家里那张巨大的桌子前,人们经常在凌晨两年来敲门,发现我还在那里画画。”

扎哈哈迪德为其量身打造出未来感(用一部纪录片重温扎哈)(8)

1983年,当时年仅33岁默默无闻的扎哈,在香港山顶俱乐部的国际竞赛中获得了她的第一座奖。在她的设计里,建筑如一把锋利的刀,切断了山体,俯瞰整座城市。

扎哈哈迪德为其量身打造出未来感(用一部纪录片重温扎哈)(9)

山顶(The Peak),香港,1982-1983年

扎哈哈迪德为其量身打造出未来感(用一部纪录片重温扎哈)(10)

山顶(The Peak),香港,1982-1983年

虽然这个设计最终没有实现,却让扎哈一战成名,也吸引了众多年轻的设计师来为她工作,其中包括和她合作20年的合伙人帕特里克·舒马赫(Parik Schumacher),他们一起从一间容纳4个人的办公室,扩展成了数百人的建筑帝国。

扎哈哈迪德为其量身打造出未来感(用一部纪录片重温扎哈)(11)

在AA庆祝赢得竞赛的扎哈,蛋糕的造型为香港山顶俱乐部 © Robin Holland

然而,在扎哈43岁之前,她没有任何建成的项目,因此她被称为“纸上建筑师”。香港的设计获奖后,扎哈一直等到10年后才有了第一个建成的设计:德国莱茵河畔魏尔(Weil am Rhein)的维特拉消防站。摄影师Helene Binet从那时开始拍摄扎哈作品,她说:“从未有过这样的而建筑,在扎哈之后,混凝土和过去再也不同了。”

扎哈哈迪德为其量身打造出未来感(用一部纪录片重温扎哈)(12)

扎哈·哈迪德为德国莱茵河畔魏尔镇设计的消防站 © Christian Rich

扎哈哈迪德为其量身打造出未来感(用一部纪录片重温扎哈)(13)

扎哈哈迪德为其量身打造出未来感(用一部纪录片重温扎哈)(14)

然而,扎哈很快迎来了一个沉重的挫折。1994年,她为威尔士的卡迪夫歌剧院设计的作品在在竞标中拔得头筹,却因为当地政府不愿意接受一位来自伊拉克的女建筑师,被恶意地拒绝。她说:“我们收到了及其恶劣的对待,当我在机场,人们会走过来说:‘我是威尔士人,我们对那件事很遗憾。’ ”

扎哈哈迪德为其量身打造出未来感(用一部纪录片重温扎哈)(15)

卡迪夫湾歌剧院设计模型

扎哈哈迪德为其量身打造出未来感(用一部纪录片重温扎哈)(16)

扎哈哈迪德为其量身打造出未来感(用一部纪录片重温扎哈)(17)

接下来的5年,哈扎的工作室仿佛陷入了一种厄运,他们在很多奖项上不断失手,渐渐地被建筑界遗弃。

“我们没有钱,在那些年里,我们10个人不得不做上百人的工作,我们几乎没有睡过一场好觉。” 但她也说:“支撑我继续的,是我从中获得的享受,而这段最艰难的时期给了我最多的乐趣。我们不断参加比赛,我知道,最后我们总会赢。”

开启扎哈的时代

1999年,她为罗马设计了国立二十一世纪艺术博物馆(MAXXI) 在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里,它被称为“现代巴洛克”。罗马想要一座真正属于未来的博物馆,而扎哈终于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时代。

扎哈哈迪德为其量身打造出未来感(用一部纪录片重温扎哈)(18)

罗马国立二十一世纪艺术博物馆MAXII

扎哈哈迪德为其量身打造出未来感(用一部纪录片重温扎哈)(19)

扎哈哈迪德为其量身打造出未来感(用一部纪录片重温扎哈)(20)

当德国的沃尔夫斯堡菲诺科学中心(Phaeno Science Center)在2005年落成,和当年的悉尼歌剧院一样,人们思考的是,技术如何才能赶上这样超前的设计?

扎哈哈迪德为其量身打造出未来感(用一部纪录片重温扎哈)(21)

德国的沃尔夫斯堡菲诺科学中心(Phaeno Science Center)

扎哈哈迪德为其量身打造出未来感(用一部纪录片重温扎哈)(22)

扎哈哈迪德为其量身打造出未来感(用一部纪录片重温扎哈)(23)

扎哈的团队是首先用参数化设计软件进行建筑设计的公司之一,她的合伙人舒马赫创造了一个名叫“参数化主义”(parametricism)的新名词,以此来形容他们用电脑程序将把奢侈放纵的理念转化成现实的方式。通过这些技术和创新,扎哈创造了她自己独具辨识度的设计风格。

扎哈哈迪德为其量身打造出未来感(用一部纪录片重温扎哈)(24)

奥地利北岭公园火车站 Nordpark Railway Station,2004 - 2007

扎哈哈迪德为其量身打造出未来感(用一部纪录片重温扎哈)(25)

扎哈哈迪德为其量身打造出未来感(用一部纪录片重温扎哈)(26)

2004年,扎哈获得建筑界的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奖,评委会发布的获奖词中称扎哈·哈迪德“让建筑成为都市精力的虹吸管,让我们看到了城市生命力的喷薄和流动,她将建筑行业拉到了一个新高度”。

她为阿塞拜疆的首都巴库(Baku)设计了造价为 2500 万美元的文化中心,这是这个曾经的苏联国家一次向世界炫耀财富的舞台,也给了扎哈实现终极野心的机会。

“这是一个完全浸入式的场所,我重新思考了大楼(block)的概念,它会让人感到宁静,就像去公园一样,因为它是流动的风景,无缝隙地融入环境,变成一座山。”

扎哈哈迪德为其量身打造出未来感(用一部纪录片重温扎哈)(27)

扎哈哈迪德为其量身打造出未来感(用一部纪录片重温扎哈)(28)

扎哈哈迪德为其量身打造出未来感(用一部纪录片重温扎哈)(29)

扎哈哈迪德为其量身打造出未来感(用一部纪录片重温扎哈)(30)

扎哈哈迪德为其量身打造出未来感(用一部纪录片重温扎哈)(31)

影片的最后,扎哈来到了当时正在修建的蛇形画廊(Serpentine Sackler Gallery),这是她在为伦敦奥运会设计的水上运动中心(Aquatics Center)之后在英国落成的设计之一。当被问到:世界各地都有你的作品,现在你还对什么充满激情?什么是还想做的事?

扎哈回答:“我很想在伦敦做一些事,不仅因为我在这里度过了大部分的人生,我总是把头脑里的现实投射到伦敦。你需要告诉自己,人还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在城市栖居。”

扎哈哈迪德为其量身打造出未来感(用一部纪录片重温扎哈)(32)

蛇形画廊 Serpentine Sackler Gallery London

“20年前,人们不相信我所说的“fantastic”,他们觉得那是不可能的;但它是真实的,我的工作简单来说就是创造一个这样的空间,让你能感觉到美和快乐。”

扎哈哈迪德为其量身打造出未来感(用一部纪录片重温扎哈)(33)

她的一生承载了无数赞美和质疑,但可以肯定的是,扎哈·哈迪德留下了一个更美的世界。这位杰出的女性不仅打破了建筑界里性别和文化的玻璃天花板,她留下了诗意的空间,预示了人类栖居的更多可能;当我们到达未来,会再次与她相遇。

扎哈哈迪德为其量身打造出未来感(用一部纪录片重温扎哈)(34)

BBC纪录片《Who Dares Wins》,2013

YT建筑

#《YT大艺术家》#

扎哈哈迪德为其量身打造出未来感(用一部纪录片重温扎哈)(35)

扎哈哈迪德为其量身打造出未来感(用一部纪录片重温扎哈)(36)

中国第一部世界级艺术家传记纪录片

由文化艺术传播者YT CREATIVE MEDIA联合小米科技出品《大艺术家》系列。10位世界级艺术大师通过小米全渠道与YT新媒体,向1000万年轻观众敞开心扉,展现艺术与青春的故事。《大艺术家》让公众第一次让走进了艺术家的内心世界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