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清徐人文纪念园(清徐这个千年古村)

清徐人文纪念园(清徐这个千年古村)山西素有煤铁大省之称,在笔者采访和写作的过程中,往往要参阅大量的资料来为清徐的本土文化做定位,进一步的思考和有依据性的推测。而这次撰写本文过程中,资料之繁复、涉猎之广泛,大大出乎笔者的意料,似乎所有与三晋文化、历史有关的史料,都能在后窑村找到蛛丝马迹,甚至是非常确凿的依据。大到晋商、工业雏形、生产力的进步、战争,小到清徐的葡萄、醋、各种加工业的延伸发展……几乎是三晋文化乃至祖国文明史的“具体而微”者。后窑像一个小小的枢纽,映射着时代,记录着历史阎伪政权时期,阎锡山部在晋中开展“水漫式”攻势,妄图横扫晋中平川解放区,白石沟被阎锡山部列入其“百里防线”之内。阎伪军在白石沟内施行了“以村治村”、以“沟里人治沟里人”的政策,“兵农合一”、“三自传训”、“自白转生”,惨绝人寰的悲剧轮番上演。由这些“沟里人”组成的复仇大队、民兵组织争斗不休,兄弟阋墙、骨肉相残……老革命者肖辉的《龙啸——战斗在敌人心脏

因煤而兴的千年古村

——马峪乡后窑村

文/清徐报社苗志崇

马峪乡后窑村:位于县城北部约12华里,因村庄附近开采小煤窑较多,故取村名为后窑。村中以葡萄种植为主,耕地800余亩,在籍者800余人,居民姓氏以吴、武、曹、李姓为主。农历三月二十七为当地传统古节“祭瘟社”。

清徐人文纪念园(清徐这个千年古村)(1)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宋代诗人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中这样描写农村的生活。但在我县,却有这样一个村子,它应经济发展的需求而生,在近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煤炭生产是当地居民曾长时期赖以生存的主动脉。这个村子就是马峪乡后窑村。

后窑村始建于宋代,自宋代以来,我国的煤炭大量使用,因而催生出许多相关产业,促进了冶炼技术、瓷器制造等行业的进步,也因此推动了宋代欣欣向荣的经济发展格局,在农业经济为主的封建社会里孕育了资本经济发展的萌芽。如果要追寻龙城乃至三晋的经济、军事变化之路,后窑是不容错过的。

村名之谜

位于晋陕官道,坐拥煤炭之利。可以想见后窑的历史上的不平凡,仅从“后窑”村名之由来即可见其一斑。

烈火焚烧的百战之地

在许多革命前辈的回忆录中,后窑这个地名出现非常频繁。无论是抗日战争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这个独特的位置让后窑成为各种军事活动互相角力的必争之所。在这个小小的弹丸之地上发生了多少硝烟弥漫的战斗,目睹了多少血肉横飞的惨剧,用不计其数这个词汇来形容是比较适合的,这些曾经的记忆已经镌刻进了后窑岁月沧桑的年轮中,成为那个年代难以磨灭的烙印。

阎伪政权时期,阎锡山部在晋中开展“水漫式”攻势,妄图横扫晋中平川解放区,白石沟被阎锡山部列入其“百里防线”之内。阎伪军在白石沟内施行了“以村治村”、以“沟里人治沟里人”的政策,“兵农合一”、“三自传训”、“自白转生”,惨绝人寰的悲剧轮番上演。由这些“沟里人”组成的复仇大队、民兵组织争斗不休,兄弟阋墙、骨肉相残……老革命者肖辉的《龙啸——战斗在敌人心脏的真实故事》一书中,对此做了详细的描写——炮声隆隆,机枪刮风似的响个不停……

清徐人文纪念园(清徐这个千年古村)(2)

山西素有煤铁大省之称,在笔者采访和写作的过程中,往往要参阅大量的资料来为清徐的本土文化做定位,进一步的思考和有依据性的推测。而这次撰写本文过程中,资料之繁复、涉猎之广泛,大大出乎笔者的意料,似乎所有与三晋文化、历史有关的史料,都能在后窑村找到蛛丝马迹,甚至是非常确凿的依据。大到晋商、工业雏形、生产力的进步、战争,小到清徐的葡萄、醋、各种加工业的延伸发展……几乎是三晋文化乃至祖国文明史的“具体而微”者。后窑像一个小小的枢纽,映射着时代,记录着历史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