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资治通鉴16(一起读资治通鉴)
趣读资治通鉴16(一起读资治通鉴)3.楚国想联合齐国、韩国共同进攻秦国,顺便灭掉周王朝。周王派东周的武公对楚国任令尹职的昭子说:“周朝可不能算计。”昭子说:“要说算计周朝,那是没有的事。尽管如此,我想问你,周朝为什么不能灭掉?”武公回答:“西周现在的地盘,取长补短,也不过方圆一百里。抢占这块地方并不足以使哪个国家富强,得到那里的百姓也不足以壮大军队。但西周却有天下共同拥戴的宗主名义,谁攻打它,谁就是犯上作乱。尽管如此,还是有人想去攻占它,是何原因呢?就是因为古代传下来的祭祀重器在那里。老虎的肉腥臊而又有尖牙利爪,仍有人猎取它;山林中的麋鹿没有爪牙之利,假如再给它披上一张诱人的虎皮,人们猎取它的欲望一定会增加万倍。楚国的情形正是这样,分割楚国的领土,足以使自己富庶;讨伐楚国的名义,又足以有尊崇周王室的声名。楚国要是残害了天下共同拥戴的周王朝,占有了夏、商、周三代相传的礼器,你刚把礼器运回南方,各国证讨的大兵也就到了!”令尹昭
1.荀况论曰:卫成侯和卫嗣君,都是斤斤计较的小器量国君,没有做到招揽民心。郑国大臣子产,能招揽民心,但没有做到为政精明。齐国大臣管仲,能为政精明,但没有做到倡导礼义。由此而见,倡导礼义的人才能称王,治政精明的人可以使国家富强,招揽民心的人可以使国家安定,而搜刮者只能灭亡。
读者以为:从秦孝公开始,到秦惠文王、秦武王再到秦昭襄王,秦国祖孙三代四位君王,哪个倡导礼仪?秦昭襄王囚禁楚怀王、攻伐各诸侯国,是倡导礼仪?到这四位君王确确实实使秦国强大,傲视山东六国。卫嗣君接手的卫国仅剩下了濮阳一地,屡遭周边大国欺凌。在这样的背景下,可以执政严明,洞察秋毫,稳住内政已经算是难得了。不比大国的国君,资源雄厚,当然可以大方,可以封赏群臣,可以免除百姓徭役赋税,有资源当然可以通过资源来获取民心,仁义也需要用资源来推行,没有资源的仁义,纯粹的空头奖励、精神鼓舞,那就不是仁义,是欺骗了。卫国的灭亡,真不是卫嗣君的罪过,相反阻碍延缓了卫国的灭亡。孰不知,卫国这种小国的逆袭需要努力,需要智慧,更需要运气与勇气,需要一路开挂,一路披靡,不能停更不能错,一停一错便是一步踏空、万劫不复,因为输一次便是输了全部。
2.公元前282年
秦国攻打赵国,夺取了两座城池。
公元前281年
秦国又攻打赵国,夺取石城。
秦穰侯魏冉再次担任丞相。
读者以为:赵国无论和氏璧给不给秦国,哪怕给了十块、百块、千块和氏璧,秦国也不会停下统一中原的步伐,该打的战还是会继续打,该占领的城池还是会继续占领。统一了天下,全天下的宝物不都是秦王一个人的?
3.楚国想联合齐国、韩国共同进攻秦国,顺便灭掉周王朝。周王派东周的武公对楚国任令尹职的昭子说:“周朝可不能算计。”昭子说:“要说算计周朝,那是没有的事。尽管如此,我想问你,周朝为什么不能灭掉?”武公回答:“西周现在的地盘,取长补短,也不过方圆一百里。抢占这块地方并不足以使哪个国家富强,得到那里的百姓也不足以壮大军队。但西周却有天下共同拥戴的宗主名义,谁攻打它,谁就是犯上作乱。尽管如此,还是有人想去攻占它,是何原因呢?就是因为古代传下来的祭祀重器在那里。老虎的肉腥臊而又有尖牙利爪,仍有人猎取它;山林中的麋鹿没有爪牙之利,假如再给它披上一张诱人的虎皮,人们猎取它的欲望一定会增加万倍。楚国的情形正是这样,分割楚国的领土,足以使自己富庶;讨伐楚国的名义,又足以有尊崇周王室的声名。楚国要是残害了天下共同拥戴的周王朝,占有了夏、商、周三代相传的礼器,你刚把礼器运回南方,各国证讨的大兵也就到了!”令尹昭子觉得言之有理,于是放弃了楚国原来的打算。
读者以为:一、周朝分西周、东周,以周幽王被犬戎所杀的公元前771年为界,西周灭亡,东周开始。而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以赵魏韩三家分晋的公元前403年为界,春秋结束,进入战国。而资治通鉴此时又冒出一个周王和东周,容易让人误解且混乱。这里个人大概解释一下:公元前281年为周赧王三十四年,此时的周王为周赧王。而所谓的东周国、西周国的出现,大概是公元前440年,周考王封弟弟桓公姬揭为西周公国国君,是诸侯国之一,姬揭即为西周桓公,接着是西周威公、西周惠公、西周武公、西周文公,于公元前255年,被秦国所灭,西周文公为最后一任君主。而公元前367年,西周惠公时,在赵、韩两国武力支持下,西周公国一分为二,西周威公的小儿子、西周惠公的弟弟姬班,自立为东周惠公。接着是东周昭文君、东周武公、东周惠文君,公元前256年,被秦所灭,东周惠文君为最后一任君主。特别说明一下,西周公国国君常伴周天子左右,封地也是在原周王畿,所以西周公国国君和周天子是同个办公地,都在王城内。
二、于楚国而言,最大的威胁其实是秦国,联合齐、韩共同伐秦,这本是求生而谋发展的举动。但攻占周天子所在西周公国,本暂无必要,具体个人看法如下:
(1)此时周王室仅西周公国一城,攻占本无难度,且为韩、魏两国所包围,纯粹为了多一些城池与人口,韩、魏两国完全可以随时攻占。韩、魏两国可以攻占却不攻占,绝对不是有便宜不占,而是暂时不好占。因为周天子还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可以忽略、可以欺负,可是不能诛杀,何必给自己扣上诛杀周天子的恶名?
(2)楚国如果占领了周王室的西周公国,那对于楚国而言是一块位于韩、魏交界处的飞地,管理上需要穿越韩国腹地,行政管理和军事占领成本很高、风险很大、效益却很低,并不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3)此时天下霸主是秦国,还轮不到楚国,楚国要考虑的是求生存、谋发展,觊觎周王室代表权力和威望的宝鼎祭器,对于楚国而言是百害而无一利。楚国有足够的能力和威望持有这些宝鼎祭器?楚国连自己的疆域都被列国蚕食,还要这些宝鼎祭器何用?秦国可以占有,而楚国不可以占有,无他,实力说话!秦国占有,列国可以忿恨不平,可以合纵攻伐,但秦扛得住、打得退。而楚国呢?各诸侯国以此为名,联合攻楚,楚国还能扛得住?所以,国家实力不够的时候,这些宝鼎祭器就成了祸害而不是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