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外交家顾维钧生平事迹(晚清富二代出身的美国博士)

外交家顾维钧生平事迹(晚清富二代出身的美国博士)巴黎和会是顾维钧政治外交生涯上不可磨灭的一段历史,也是对于他来说毕生难忘的一段历史,他自留学的那一刻起,自选择政治学专业的那一刻起,就决定了他对国家毕生的奉献,从博士毕业之际得到袁世凯的赏识担任英文翻译,到出任驻美公使,参加巴黎和会,加上他后来的外交活动,都为国家,为民族争取了一份份主动权,在我国的外交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结果却是让人大跌眼镜,不仅如此,在出席巴黎和会的前夕,顾维钧刚刚经历了丧妻之痛,但是 和会对于中国是一个机会,希望能够取消列强在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向日本夺回在山东的主权,就如电影中一样的慷慨激昂。但弱国始终无外交,原本定为五个席位的,只给留了两个席位,得到的并不是战胜国和东方大国的待遇,相反,中国被排在了最末尾,仍旧是英美德日等国为刀俎,我国为鱼肉,即使据理力争也最后只有被分割的份儿,中国两个席位只是虚设罢了,发言权仍旧在这些"大国"的手里,在上午召开的会议上

刚开始知道顾维钧这个名字还是在五六年以前,那个时候刚刚高二还是高三,历史老师为了让我们缓解压力也为了让我们更加了解那个时期的历史知识在高中课堂里放了《我的1919》这部电影,陈道明老师精湛的演技也颇为称道,但是我们对顾维钧这个名字仍旧陌生。

外交家顾维钧生平事迹(晚清富二代出身的美国博士)(1)

一、出身买办家族,父亲资源放弃庚子留学,自费出国

顾维钧出生于1888年,顾家世代为官,但是自太平天国起义以后开始败落,到了顾维钧出生的时候,父亲偶遇伯乐,进入了上海工商局工作,顾家的事业也是发展迅速,加入了上海滩大买办朱葆三的团队,后来朱葆三又推荐顾溶处理庚子赔款的事宜,可能也因为这件事,顾溶也成为了银行的经理。

外交家顾维钧生平事迹(晚清富二代出身的美国博士)(2)

顾维钧的这个出身,也算是上海比较有钱的富二代了,和其他孩子相比,顾维钧也是相当于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当时的晚清内忧外患,顾溶自然也是像让儿子走上科举之路,救国家于水火,但是在顾维钧十几岁的时候,已经是1898年以后了,清朝已经是气数已尽,几年前刚刚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顾溶也看清了局势,所以将自己的儿子送入了外国人办的英华书院学习,后来又考进了圣约翰书院去学习,虽然这个学院是基督教办立的,目的是为了基督教徒,但是却也为传播西方民主思想提供了平台,此外还是一个最为适合学习英文的好地方。而顾维钧进入圣约翰学习的时候也正赶上校长推行学校改革的时候,而圣约翰大学也成为国内当时数一数二的学校,其中庚子留学生中,一大半都是来自这个学校。

外交家顾维钧生平事迹(晚清富二代出身的美国博士)(3)

临近毕业,顾维钧也决定去美国深造,而父亲也对这个事情表示支持,让人大为赞赏的是,顾维钧的父亲顾溶放弃了让自己儿子官费留学的机会,将这个机会让了出去,而顾维钧出过留学的费用由自己掏(因为当时的官员,凭借自己的这个权力,垄断了当时的教育资源,将这个出国留学的名额给自己亲近的人,或者权势比较大的人)。1904年,顾维钧来到了哥伦比亚大学,他也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政治学,希望将来可以从事政府的一些职位,将来能为国家出一份自己的力量,顾维钧在学校优秀的表现,也成为哥林比亚大学中的佼佼者,并获得了博士学位。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国内政局却出现了动荡,清王朝灭亡,袁世凯出任中华民国的大总统,而顾维钧也得到了唐绍仪的赏识,举荐给了袁世凯,而正在准备毕业论文的顾维钧被聘为袁世凯的英文秘书,这也让顾维钧受宠若惊,顾维钧的事业生涯也自此开始。

二、顾维钧的职业生涯,浓墨重彩的一笔——巴黎和会

1915年,顾维钧那个时候才27岁,就被任命为中华民国驻墨西哥公使作为一个过渡期,仅仅过了三个月就成为驻美公使。因为之前的驻美公使是袁世凯亲家的亲戚夏偕复担任,但是这个时候正值一战,而这个驻美公使却擅自前往美国国务卿处要求和袁世凯斡旋,而袁世凯对这件事完全蒙在鼓里,袁世凯得知以后当然是勃然大怒,立即撤职,而袁世凯心里中意的人选也就有了,那就是顾维钧,所以先任命他为驻墨西哥公使,几个月后成为驻美公使。

顾维钧担任驻美公使以后,为国家的事情真是尽心竭力,不仅积极运用自己在美国的人脉来帮助政府渡过财政危机,还竭力促成中国参加一战,据当时的纽约时报报道,顾维钧先生说道"中国宣布参战,这不是一个随意的决定,而是一个理性的选择,尽管中国远离战场的中心,但一直认为自己对于世界大战负有实际责任,德国自1897年起就侵犯中国山东经济沿海地区,这里是孔子故里,一直是中国的圣地"中国主动参战的背后有太多的心酸,只求能在战胜之后,收回帝国主义在中国不合理的要求。

外交家顾维钧生平事迹(晚清富二代出身的美国博士)(4)

1918年,一战结束,我国作为战胜国也参加了巴黎和会,而巴黎和会的目的就是重新界定世界经济政治新秩序,而这也是中国的一个机会,终于在遭受了几十年的耻辱以来第一次以战胜国的身份来参加巴黎和会,各路爱国人士,甚至是平头百姓知道了这件事都在街头欢呼,在巴黎和会结束之后,我国真的会一雪前耻,告别"东亚病夫"的头衔吗。

结果却是让人大跌眼镜,不仅如此,在出席巴黎和会的前夕,顾维钧刚刚经历了丧妻之痛,但是 和会对于中国是一个机会,希望能够取消列强在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向日本夺回在山东的主权,就如电影中一样的慷慨激昂。但弱国始终无外交,原本定为五个席位的,只给留了两个席位,得到的并不是战胜国和东方大国的待遇,相反,中国被排在了最末尾,仍旧是英美德日等国为刀俎,我国为鱼肉,即使据理力争也最后只有被分割的份儿,中国两个席位只是虚设罢了,发言权仍旧在这些"大国"的手里,在上午召开的会议上,他们决定德国在山东的权力将由日本接替,也就是说上午的会议,中国压根就没有发言权,到了下午在威尔逊的支持下,顾维钧才得以陈述自己的观点"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顾维钧有理有据为我国的权益进行辩护,但是尽管据理力争,仍旧没有挽回局面。

外交家顾维钧生平事迹(晚清富二代出身的美国博士)(5)

巴黎和会是顾维钧政治外交生涯上不可磨灭的一段历史,也是对于他来说毕生难忘的一段历史,他自留学的那一刻起,自选择政治学专业的那一刻起,就决定了他对国家毕生的奉献,从博士毕业之际得到袁世凯的赏识担任英文翻译,到出任驻美公使,参加巴黎和会,加上他后来的外交活动,都为国家,为民族争取了一份份主动权,在我国的外交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资料:

《顾维钧与中国外交》

《顾维钧记忆中的巴黎和会和抗争》

《顾维钧回忆录》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