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考每日必考题(司考达人过关秘籍)
司考每日必考题(司考达人过关秘籍)“卷四”经济法:李晗,这个老师喜欢讲不咸不淡的笑话,讲义用20多页纸基本上把经济法的重点法条给囊括进去,虽然经济法喜欢出偏题怪题,但是用李晗,可以保证别错得太惨。卷一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理学、宪法:杜洪波讲得不错,幽默,而且配套的练习题也很好。法制史:淳于闻,讲课就像是讲相声,他也讲其他的课,但是法制史最好。“三国”法:杨帆,当之无愧的“三国”法女皇。听她的课,背她的讲义,就够了。而且,她考前押题真的很准。
我是2008年转业到诸城市院的,还未到检察院报到就知道司法考试是天下第一考,心理上有了畏惧感,2009年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参加了考试,只考了240多分,于是更加觉得对于我这个法律“零”基础的人来说,司法考试是个很难迈过去的坎。直到2013年,跟我一批转业的好几个同志都通过了司法考试,我想我也认真学习一年,都是“零”基础的人,我也不会差到哪儿去。经过为期9个月的奋斗,今年终于以413分的成绩通过司考。总结自己的学习经历,就是要有所坚持,有所选择,有所放弃。
坚持
选择司考,就是选择了孤独,选择了压力,也就是选择了坚持。在接下来的备考过程中,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都要努力,做到不抛弃不放弃!司法考试要坚持“前紧后松”,前期非常紧张,后期适当放松。如果你选择前期放松,后期紧张,到时候会崩溃到无法正常去参加考试。在这备考的九个月里,如何顶住重压,坚持下来,我觉得学法网论坛帮了大忙。每当学习感到无助,特别是学完一轮回过头来做题,还是错一片的时候,看看论坛里相互支持、鼓励的帖子,再想想前面的付出,又有了继续学习下去的动力。
“小法”
卷一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理学、宪法:杜洪波讲得不错,幽默,而且配套的练习题也很好。
法制史:淳于闻,讲课就像是讲相声,他也讲其他的课,但是法制史最好。
“三国”法:杨帆,当之无愧的“三国”法女皇。听她的课,背她的讲义,就够了。而且,她考前押题真的很准。
经济法:李晗,这个老师喜欢讲不咸不淡的笑话,讲义用20多页纸基本上把经济法的重点法条给囊括进去,虽然经济法喜欢出偏题怪题,但是用李晗,可以保证别错得太惨。
“卷四”
没有特别有特点的老师,张合功和任海涛还不错,但如果是零基础,不是特别专业,可能任海涛更加适合你,他喜欢从阅卷老师的角度评说如何准备考试,而且不会把法言法语讲得过于玄妙。建议平时每隔几天抄写一道案例或者论述,慢慢地感觉就会出来,千万不要让考试成为你的第一次练笔。
放弃
有所选择,虽然很重要,但是我觉得真正关键的是,要有所放弃。准备司考的人,努力、拼命是多数,但愿意放弃的,可能不是很多。在听第一轮音频时,我决心再也不看一眼法制史,让它能得几分就得几分;第二轮音频时,放弃了实在听不懂的行政法;第三轮,对某些经济法的枝节,特别是知识产权,倍感无奈,于是再也不看。唯有如此,才有时间,在第三轮的时候把民法扎扎实实背了两遍。此外,刑法的总则部分、民诉、刑诉,都在听课时在讲义上作了笔记。因为放弃了,所以有时间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最后四十多天,早中晚大声背诵。最后一个月,每天早上背一门卷一的小法,今天如果是法理学,明天就是“三国”法,或者宪法,如此轮换,觉得重要的多看。法理学、“三国”法到最后看了六七遍。即使放弃了一些小法,卷一还是考了111分。
有所坚持,有所选择,有所放弃,我想,做到了以上三点,或许,司考真的便会化难为易。
司考小贴士:
1、听第二遍录音的时候,有的老师讲课语速很慢,可以用media player播放器,可以加速到1.4至1.5倍听,而且不会变声,可以节约很多时间。
2、最后三个月,我花50元钱购买了三个月的猿题库(一款手机智能做题软件),猿题库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安装在手机上,随时随地做真题,而且真题的答案、详解都是修正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