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筛查是怎么做到的(10分钟掌握盆底自测方法)
盆底筛查是怎么做到的(10分钟掌握盆底自测方法)流程一:问诊建议宝妈们选择一个安静的空间进行哦!盆底自测流程正式开始温馨提示:自测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
如何进行产后盆底康复,这不是一个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盆底康复一定是个体化的,在制定方案之前,医生和康复师一定要对患者的情况做一个专业的、综合的判断。
那么如果去不了医院,如何自己在家进行盆底检测呢?现在就来手把手教大家,如何利用10分钟在家进行盆底自测!
这一次公开的诊室盆底检测全流程,宝妈们可以跟着盆底门诊的盆底检测流程进行自我评估,这样大家不出门也能体验到检测的服务啦!
盆底自测流程正式开始
温馨提示:
自测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
建议宝妈们选择一个安静的空间进行哦!
流程一:问诊
在这个环节,首先要问自己以下7个问题: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会发现,很多事情的结果可能并不符合我们的认知设想。比如:
剖宫产后盆底一定会比顺产后的好吗?
产钳后的盆底一定会比自然分娩的差吗?
其实答案都是否定的。
因为影响盆底健康的因素太多了,在这个领域中,我们也在不停学习,不断探索。
但是有一个道理是肯定的:孕期以及分娩前,甚至远到孕前的盆底状态越好,分娩后盆底的损伤就越轻。
这就像是两个运动员跑马拉松,其中一个每天都在训练,赛前热身也做得很好,而另一个训练得没那么多,热身准备也没那么充分。结果可想而知,后面一位运动员更加容易受伤。
那么要如何保持孕期盆底良好的状态?
孕期瑜伽、普拉提,甚至孕20周后每天的凯格尔运动都是很好的选择。
另外在问诊中,我们还会询问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您目前的症状是什么?”。
大家可以先对照这些症状回忆一下自己的情况。
细心的宝妈可能会注意,我没有写阴道或子宫的脱垂,但这确是很多宝妈担心焦虑的点。
其实,这种松松垮垮大多数是一种生理现象,是分娩前身体做的准备,否则小孩子如何能通过狭小的产道?并且,其中一部分脱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康复。
但上面说的症状还是要认真对待的,因为它们是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症状好转,才是评价盆底康复效果的硬指标。
流程二:妇科检查
这个环节分两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是肌力测定
简单来说就是指导患者收缩阴道,用医生的手去感知收缩力。
采用国际通用的《牛津肌力分级》 分为0、I 、II 、III 、IV 、V级 。但是这个分类方法可能对大家来说有点麻烦,而且准确地评估肌力需要一定的经验。
所以为了方便大家自测,把肌力分级进行了简化,按照学习成绩的标准,分为优、良、中、差。
第二个步骤是张力检查
这个检查也是通过医生的触诊来了解,这需要深部触诊,自己很难完成,就不多介绍了。
但是这里要解释一下肌张力和肌力的区别,这也是很多宝妈疑惑的问题。
盆底肌力很好理解,可以表现为阴道的收缩力。那么盆底肌的张力是什么呢?
流程三:姿态评估
长期的姿态不良,会加重盆底肌的负担。所以会评估一下患者的站姿和坐姿,比如骨盆前倾的检查,从而指导大家注意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不只是为了盆底,也为了女性优雅的气质。
流程四:仪器评估
上述步骤结束之后,就要开始仪器评估。
做过盆底评估的宝妈们知道,报告单上有很多数值,或者有几个图形,看起来好像很复杂的样子,也不知道在讲些啥……那么,下面我就来为大家解读一下吧。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盆底肌群。
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肌群不是单独工作的,比如大小便的控制需要两种类型的肌肉配合默契,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盆底是一个精密的仪器,任何一点小的不和谐可能都会带来恼人的症状。
盆底肌的问题不是医生说有它就有,本山大叔告诉过我们,“走两步,走两步,没病走两步。”让盆底肌工作一下,问题才会显现。
那么在评估的时候怎么让盆底肌工作呢?
评估I类肌的时候,我们的康复师会让您按照屏幕上的图形收紧盆底肌,然后维持3-5秒。
接下来评估II类肌时,需要您按照图形快速地收缩和放松盆底肌。
如果大家做过盆底肌功能评估,那么请您拿出报告,对照下面的讲解,看看您属于哪种类型的盆底肌吧!
那么如果您在产后还没来得及到医院做仪器检测怎么办?不要紧,下面来教大家自测肌力的办法。
让我们来做两组动作
↓↓↓
检查下来可能有以下ABCD四种结果
↓↓↓
以上就是盆底检测流程,那么现在大家学会如何在家自我检测盆底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