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江北区图书馆新馆(宁波图书馆打造全国图书馆文旅融合)
宁波市江北区图书馆新馆(宁波图书馆打造全国图书馆文旅融合)据宁波市图书馆统计显示,截止到2018年1月至12月,人文地理馆咨询前台共计到访国内外游客14000余人次,接受各类咨询6000多次,现场发放各类信息宣传资料2万余册,借还图书5000余册次。该“人文地理馆”契合宁波城市旅游之窗的整体主题,馆内藏有世界地理、中外文学、风土人情、游记散文等人文地理主题的特色书刊3000册,配有自助借还机和计算机,为市民和来南塘景区参观的旅客提供宁波全市公共图书馆的“一卡通”通借通还服务。读人文地理历史游宁波读行天下现场活动互动体验。“宁波城市旅游之窗”是宁波海丝国际旅游交流中心对外打造的形象品牌, 2016年,该中心迁址南塘老街二期之际,宁波市图书馆和原宁波市旅游局合作,在“宁波城市旅游之窗”内专门设置了一个特色主题阅读分馆——“人文地理馆”。
天一约书进鼓楼地铁站现场图。
跳出“传统图书馆的圈子”,宁波市图书馆走进南塘老街,并建了人文地理馆,图书馆走进民宿与风土民俗相结合,走进景点与文创产品结合,走进地铁与城市出行结合……
据宁波市图书馆统计,截止目前,宁波市图书馆(含永丰馆)藏书总量约270万册。2018年,图书流通68.3万人次、232.7余万册次,全年接待读者137万人次;举办 “天一讲堂”“天一展览”“天一音乐”“天一约读”“天一文荟”“天一文简”“天一约书”“天一国乐团”“天一童读”9大品牌系列活动及其它各类活动约700余项。
“事实上,几年前,我们就开始拓展思路,延伸服务内容和手段,将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文化传播相结合。”日前,宁波市图书馆馆长徐益波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说,让文化提升旅游的品质,通过旅游使文化得以更加广泛的传播;文旅融合发展,使文化更加富有活力,旅游也更加富有魅力。
读人文地理历史游宁波
读行天下现场活动互动体验。
“宁波城市旅游之窗”是宁波海丝国际旅游交流中心对外打造的形象品牌, 2016年,该中心迁址南塘老街二期之际,宁波市图书馆和原宁波市旅游局合作,在“宁波城市旅游之窗”内专门设置了一个特色主题阅读分馆——“人文地理馆”。
该“人文地理馆”契合宁波城市旅游之窗的整体主题,馆内藏有世界地理、中外文学、风土人情、游记散文等人文地理主题的特色书刊3000册,配有自助借还机和计算机,为市民和来南塘景区参观的旅客提供宁波全市公共图书馆的“一卡通”通借通还服务。
据宁波市图书馆统计显示,截止到2018年1月至12月,人文地理馆咨询前台共计到访国内外游客14000余人次,接受各类咨询6000多次,现场发放各类信息宣传资料2万余册,借还图书5000余册次。
在打造了人文地理馆这个文旅融合的阵地后,宁波图书馆还在人文地理馆推出了“读行天下”特色读书沙龙品牌。
“我们把讲堂文化和旅游文化结合起来,着力打造人文历史地理类读书沙龙。”徐益波说,结合全球人文景观,突出表现经济、文化、历史的和谐关系及世界各地特色,在“读”中“行”,读是行走时人们心中的一盏明灯;在“行”中“读”,边行边读,走得更好、行得更远。
据统计,截止今年4月,已成功举办讲座沙龙35期,受众3500余人。讲座的内容也通过微信、网站、新媒体客户端、电视等平台广泛传播。“读行天下”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成为市民游览世界、学习新知的文旅融合新品牌。
旅游出行阅读成新趋势
如何把图书馆的文化服务网络和旅游产业网络相结合是宁波图书馆文旅融合的另一个方向。
早在2016年10月,宁波市图书馆在位于东钱湖风景区旁的福泉心宿建立首家民宿流动图书馆。将3000册风俗旅行、传统文化、休闲养生相关的图书搬进福泉心宿专门设立的墨沏书房,被读者称为是“山水之间的图书馆”。
宁波市图书馆又陆续与多家精品酒店和民宿合作,有象山半边山景区里的工人疗养院,有南塘老街里古朴秀美的阅读主题酒店——阅居酒店,还有泊宁、亚朵这样的精品连锁酒店。
“对于每个定位不同、风格迥异的酒店,图书馆通过定制式服务,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或设立专门的书房和阅读空间,或在酒店大堂、公共区域、客房内提供契合民宿、酒店风格的主题图书。”徐益波对记者说,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客人选择在放松身心、欣赏美景的同时,在民宿和酒店的阅读空间里看书、写字,和三五书友喝茶聊天,畅想未来,在旅游或出行途中,阅读正逐渐成为一种新趋势。
此外,宁波的轨道交通线连接高铁站、飞机场和客运站,也是众多游客的必经之路。2018年12月,宁波市图书馆把一座智能借阅柜搬进了轨道交通1号线和2号线的转乘站点里。这个“天一约书”智能借阅柜对接第三方信用平台,市民和游客通过扫描柜上的二维码就能实现柜上图书的实时借还,无需押金,无需办卡,选择喜欢的图书,扫码就能带走。在放置的第一个月,该智能借阅柜月借还量就达2500次,居全国260余台智能柜单台借阅量的榜首。
新时期宁波“图书馆 ”
宁波市图书馆徐益波馆长。
宁波市图书馆作为城市文化的先行者与传承者,积极将文化事业与文创产业相融合,深入挖掘馆藏资源,立足无形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注重“衍生”开发,推出“甬图”系列、“新馆建筑”系列、“到图书馆去”三大系列文创产品设计。
徐益波说,这三大系列文创产品设计,将图书馆教育、科普、文化娱乐等功能进行进一步补充和延伸,通过现代化智能化的服务体验和互动活动,让人们深入探索图书馆的奇妙之处、拉近民众与图书馆的距离,让人们感受到一个“图书馆 ”的新时期。
2016年宁波市图书馆经原浙江省文化厅审批通过,成功申请为“首批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2017年宁波市图书馆自主研发的阅读手帐套装,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目前共计20余件。
徐益波还透露,目前,宁波市图书馆正规划建设云混合平台,未来,要打造智慧图书馆,借助互联网 、云计算与大数据的能力,收集馆内全业务的运营、管理及服务对象等数据信息,打通业务信息数据孤岛,创新性地建设图书馆 物联网 云计算 大数据 移动互联网 智慧化设备的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使用户与图书馆之间的通信、图书馆之间的通信、用户与信息资源的通信以及信息资源间的通信更加便捷有效。
天一约书的服务利用互联网 时代的便捷和高效,以信用体系为依托,对接“微信”和“支付宝”两大平台,实现“手指点点 邮书到家”的图书馆借阅新模式。读者可以通过宁波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绑定已有借书证,也可以通过平台自动生成虚拟借书证,并通过这两大平台进入“天一约书”服务,在线上检索挑选喜欢的图书并提出借阅请求。
据了解,一年多来,借还量已超12万册次。两万多名读者成为平台新用户,享受到信用时代“手指点点、邮书到家”的轻松借阅新模式。
徐益波认为,“天一约书”服务的推出,从根本上打破公共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模式,通过“图书馆 互联网O2O平台 物流”的服务模式,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中的精准化供给服务,提升了读者个性化、多元化阅读需求的满意度,给图书馆服务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8年12月28日,备受市民关注的宁波市图书馆新馆开馆,位于东部新城核心区,为一体式建筑,地上四层,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3.18万平方米。今年5月,宁波文化消费网红品牌名单揭晓,宁波市图书馆新馆现已成为“宁波十大网红打卡地”。
“如读行天下、外语角、酒店中的图书馆、地铁中的图书馆,这些是宁波市图书馆开展文旅融合的尝试,有效地推进了行走阅读、休闲阅读、全民阅读和文化的传播。”徐益波表示,它们正成为宁波图书馆走向群众和社会的新平台,也成为宁波市的一张张文化名片。
(原标题《跳出“传统图书馆的圈子” 打造全国图书馆文旅融合“宁波样本”》,编辑顾周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