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大脑学习的最佳时间(我们的大脑很奇妙)

大脑学习的最佳时间(我们的大脑很奇妙)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1885年发表了他关于记忆的研究,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记忆遗忘曲线。在我们不去有意识唤起记忆的情况下,记忆保留程度会随着时间的推延而逐渐下降。如图:阅读时间:7~10分钟我们的大脑拥有惊人的记忆能力。现代科学研究显现,人类大脑其实能记住所有它感受到的信息。有一种疾病叫做超忆症,这类病人没有遗忘的能力,能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记忆的一清二楚,能具体到任何一个细节。为什么大多数人会遗忘信息,甚至是那些我们本想记住的知识呢?因为我们所拥有的知识并不取决于我们记得多少,而在于它们能否在恰当的时候被回忆起来。记忆的唤起才是关键!1、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初中生每天会面对海量信息,包括要学的知识技能,还有各种干扰信息。如何处理信息,使知识记忆更高效呢?本文将从记忆规律和记忆方法两方面来进行探讨,希望能帮助大家高效记忆。

提要

一、“学会”的知识,又忘记了?

二、简单好用的记忆方法

阅读时间:7~10分钟

一、“学会”的知识,又忘记了?

我们的大脑拥有惊人的记忆能力。现代科学研究显现,人类大脑其实能记住所有它感受到的信息。有一种疾病叫做超忆症,这类病人没有遗忘的能力,能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记忆的一清二楚,能具体到任何一个细节。为什么大多数人会遗忘信息,甚至是那些我们本想记住的知识呢?因为我们所拥有的知识并不取决于我们记得多少,而在于它们能否在恰当的时候被回忆起来。记忆的唤起才是关键!

1、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1885年发表了他关于记忆的研究,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记忆遗忘曲线。在我们不去有意识唤起记忆的情况下,记忆保留程度会随着时间的推延而逐渐下降。如图:


大脑学习的最佳时间(我们的大脑很奇妙)(1)

如果我们在24小时内至少进行1~2次复习(唤起记忆),能减少50%左右的遗忘。我们看到下图,如果过了1天都不复习巩固新知识,能再次被唤起的记忆就只剩下了33.7%。这是记忆随时间变化的基本规律。

大脑学习的最佳时间(我们的大脑很奇妙)(2)


2、“块状”信息更容易被记住

从神经科学的角度说,组块是信息片段通过使用,经常也通过实际意义联系在一起。

三个字母组合在一起的单词“FBI”,比无关联字母组合SVQ,更容易被记住。这是因为FBI形成了一个组块,作为联邦调查局的缩写,会经常一起使用它。再比如记忆一个字,我们如果把字分成偏旁部首等等小的模块,会更容易记住它的结构。下图这个biang字:我们能把它分成几大块:①外围的走之底②宝盖头下分成左月、右戈、下心,③中间部分再分成上下两个结构,分别是左中右。这样记忆比单纯记忆笔画更有效。

大脑学习的最佳时间(我们的大脑很奇妙)(3)


组块将关键想法、动作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通过高度集中注意力,对基本概念理解,并不断练习,能帮助我们高效组块,并加深对模式的理解和运用。脱离书本努力想起关键点则是促进组块化的最佳方式之一 。它能够帮助形成神经挂钩,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材料。另一种方式是重现最初的学习场景来回忆,这会使记忆更加深刻。组块还能够扩大和复杂化,它也是我们调动记忆内容的捷径。

其实组块的过程,也是一种锚定的过程。我们可以把新知识与记忆牢固的旧知识关联在一起,就像是船锚一样,这样新知识的记忆也会更加牢固。

理解了大脑的工作原理,提升记忆的方法就变得非常简单啦。

1)定期刺激和唤起记忆,

2)建立有效的唤起连接方式。


二、简单好用的记忆方法

1、合理设定复习时间,事半功倍

1)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时间节点复习

根据记忆遗忘曲线时间节点来设置复习次数,能用尽可能少的次数,达到加深记忆的效果。基本复习节点如下:5分钟,半小时,12小时,24小时,3天,1周,15天,1个月,2个月,4个月,8个月,1年。

我自己是使用手机app——艾宾浩斯复习笔记,来帮助定期提醒我复习哒,懒人懒办法。比较适合有自制力的学生和成人使用。


大脑学习的最佳时间(我们的大脑很奇妙)(4)

考虑到很多家长担心孩子手机成瘾,那就自己制定复习计划呗,打印艾宾浩斯复习笔记表格,跟踪复习记录。


大脑学习的最佳时间(我们的大脑很奇妙)(5)

2)睡前醒后记忆
为啥睡前醒后记忆知识比较好呢?大白话的说:因为它减少了信息间的干扰,使需要记忆的知识更突出和深刻!

认知心理学研究发现,当我们进行记忆时,先摄入大脑的内容会对后来的信息产生干扰,使大脑对后接触的信息印象不深,容易遗忘,叫前摄抑制;后摄抑制正好与前摄抑制相反,由于接受了新内容而把前面看过的忘了,使新信息干扰旧信息。

把握好睡觉前和醒来后这两个绝佳的记忆黄金时段!

睡前的这段时间内可主要用来复习白天或以前学过的内容,对于24小时以内接触过的信息,根据艾滨浩斯遗忘规律可知能保持33.7%的记忆,这时稍加复习便可恢复记忆,更由于不受后摄抑制的影响,识记忆材料易储存,会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期记忆。也有研究表明,睡眠过程中记忆并未停止,大脑会对刚接受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编码、储存。因此,睡前的这段时间真的是很宝贵呀,需要好好利用。
当然,不建议在睡前让大脑太过兴奋。因为这样可能会影响睡眠质量,第二天容易精神不好影响听课,造成恶性循环啦。 睡前一边复习一边泡个脚,让身体放松下来,倒是不错的选择。

早晨起床后,由于不会受前摄抑制的影响,记忆新内容或再复习一遍昨晚复习过的内容,则整个上午都会记忆犹新。因此,睡前醒后这段时间千万不要浪费,如能充分利用,可收事半功倍之功。

2、思维导图,有效组块

知识点遗忘太快、记忆散乱,做题时想不起来咋办?思维导图来帮忙。

思维导图(Mind Map)又称脑图、心智地图等,它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实用性思维工具。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层级的图示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可激发左右脑机协同工作,便于知识记忆,且做题时易于联想各个知识点。

通过不断地把新旧知识画成各种各样的思维导图,我们的大脑就组建了一个有序的图书馆,需要某个知识时,就能快速找到相关层级,再把知识抽取出来。

大脑学习的最佳时间(我们的大脑很奇妙)(6)


大脑学习的最佳时间(我们的大脑很奇妙)(7)


3、复述法——从记忆到理解的蜕变
在文科和理科的学习中,复述都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

首先,复述最直接的好处是起到重复的作用,有效加深记忆。

其次,因为我们在复述时需要自己重新组织语言,这就是理解的过程。当我们没有真正理解某个概念时,是无法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的,只能照本宣科或者机械的背诵。因此,训练复述就是倒逼我们主动学习,去真正理解所记忆的知识并组织语言表达出来。

最后,复述还能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复述时通常有三步骤:

第一步是所讲知识点全文复述,用自己的语言来复述整体内容;

第二步是用概括性的语言来复述精华内容;

第三步是用最简单的两三句话来概括文章的核心内容。

平日里,我们可拿这种方法来帮助自己理解数学概念。比如,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某一概念?能否自己推理证明某一定理?每章节最重要的知识点是哪些,能否在不看书的情况下说出来?

刚开始难免会有表达不清或者机械复述记忆知识的情况。但是没有关系,通过不断地练习,我们会越来越知道该如何复述。


结语

希望我们能够善用记忆规律,充分挖掘大脑的潜能。愿每一个人都有光明而美好的未来!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相关词条

2、《思维导图系列丛书》东尼·博赞

3、《学习之道》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欢迎关注头条号圆周派讲数学,每天分享数学题目和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亦授人以渔!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