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湘行散记主要地点分享(湘行散记人间永远值得)

湘行散记主要地点分享(湘行散记人间永远值得)湘西多水,在青山艳阳下便是无处不透亮。“在这条河上最多的是歌声,麻阳人好像完全是吃歌声长大的。”沈从文先生的《湘行散记》,向我们表达了一种对家乡偏执的热爱,也正是有了这份底气,在他的文章中,湘西是个无所不能的地方。有人常常会问我们如何就会写小说?倘若我真真实实的来答复,我真想说:“你到湘西旅行一年就好了。”一方山水养一方人。民风彪悍的湘西,却养出了文字温柔似水的沈从文,殊不知,世间万物,水至柔亦是至刚。每个人的家乡都是一条河流,无论是风光旖旎还是河床见底,人们都喜欢在时光中不时回望,正如渚岸望江,有时看到的是水流湍急,有时看到的是平缓悠闲,最终交织交汇,融进生命中来,平庸如我辈只能感慨,才华横溢如沈先生便可笔诉衷肠了。

湘行散记主要地点分享(湘行散记人间永远值得)(1)

在那个拿起空空如也的背包就敢四处游走的年纪,读沈从文先生的《湘行散记》,我是不喜的。一眼看去,满纸唠叨,犹如乡间的祖父说古,尽是不熟悉年代的凡人凡事,倘若保有孩童时代的纯真,尚可用作催眠,恰逢年少轻狂,眼里只可见“斗志昂扬”的欲望,心中唯有爱情可以彷徨,沈从文先生的文字太淡了,淡到无感。之所以拿起他的书,是想要装个文艺青年的样子,吸引些女孩子的目光。

人生路行至而立过半,啤酒换做了白酒,清茶替代了碳酸饮料,于平凡之处自我找寻乐趣时,再读《湘行散记》,竟然忽略了它的年代,似是觅得一位老友,于春日烟雨中燃一红泥火炉,温一壶低度黄酒,竟是静坐下来,忆起当年对此书之不屑,端得是亵渎了世上的好文章。

沈从文先生出生的湘西凤凰,现在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我去过,很热闹。我们从《湘行散记》可以看到,湘西在沈先生的时代也很繁华,不同的是,沈从文的湘西是市井文化与商业氛围相得益彰,不似现在把纯粹的商业伪装成市井,美在腠理,难入骨髓。

生长在喧闹之所的沈从文先生,一生历经坎坷,奇怪的是,时代的变迁,人情的起伏都没有影响他的文字。在他的笔下,湘西始终有着一份恬淡,哪怕其中亦不乏苦难和忧伤。我们很难想象弃武从文的沈从文先生究竟是以怎样的心境来面对波澜依旧不惊,只能从字里行间细细品咂得出:他的人间,始终值得。

湘行散记主要地点分享(湘行散记人间永远值得)(2)

有人常常会问我们如何就会写小说?倘若我真真实实的来答复,我真想说:“你到湘西旅行一年就好了。”

《湘行散记》中的湘西,是游子心中无所不能之所在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民风彪悍的湘西,却养出了文字温柔似水的沈从文,殊不知,世间万物,水至柔亦是至刚。

每个人的家乡都是一条河流,无论是风光旖旎还是河床见底,人们都喜欢在时光中不时回望,正如渚岸望江,有时看到的是水流湍急,有时看到的是平缓悠闲,最终交织交汇,融进生命中来,平庸如我辈只能感慨,才华横溢如沈先生便可笔诉衷肠了。

沈从文先生的《湘行散记》,向我们表达了一种对家乡偏执的热爱,也正是有了这份底气,在他的文章中,湘西是个无所不能的地方。

湘西多水,在青山艳阳下便是无处不透亮。“在这条河上最多的是歌声,麻阳人好像完全是吃歌声长大的。”

喜水的人爱清澈,也受得了浑浊,沈先生水边长大,自是看惯了平静的河,发洪的河,平静的河中嬉闹,洪水奔涌时闪躲。许是这样的湘西,让沈从文的一生不管在何处,都可找到自己的位置,不怒不争,耐得住寂寞。湘西,定了他的性格。

有水就有船,有船就有码头。“这个河码头在十六年前教育我,给我明白了多少人事,帮我做过多少幻想,如今又轮到它来为我温习那个业已消逝的童年梦境来了。”

习惯坐船的人,习惯了漂泊。船上即是家,陆地码头反倒是客。舟行河上,时逆时顺,岸边的人看的心惊,船上的人倒是心安理得,沈从文先生十几岁当兵,辗转四方,扛枪读书,总是能在粗糙的营伍中找到一个舒服的姿势,让自己浸淫在河水之中,乘那扁舟,去看一个又一个码头。眼界越大,行的越远,越是忘不了初始地的踏实。累了倦了,便梦回湘西,用家乡的柔情来抚慰一切愁绪,念一念,想一想,就可豁然。

如此说来,沈先生当了一辈子水手,橹摇的汗流浃背,也没能走出湘西故土,亦或,是他不愿意远离。毕竟在他的意识中,湘西无所不能,可解千愁。

湘行散记主要地点分享(湘行散记人间永远值得)(3)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湘行散记》中的湘西,让人爱到纠缠

《湘行散记》中的文字,都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这忧伤,没有刻意的撕心裂肺,没有愤怒的大声叫嚷,是那种同挚爱女子的嗔怒,爱的纠缠,无有恨意。

文人有着天然的悲天悯人之敏感神经,观世间,皆是苦,沈从文也无法脱逃于此。我们读沈先生的散文、小说,总是莫名的怅然若失,《湘行散记》是“散记”,可其中的感伤却是集中。每一篇,每一行,都有种与家乡青梅竹马的爱人分离,历经沧桑再见面后无法言说的情怀。“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湘西好个秋。”

许是经年的磨砺,让沈先生在《湘行散记》里无意中透露了无奈的心境。本是游子归家,想向爱人倾诉红尘路苦,待到家门,发现家中与走过之处一样业已颓废,心中纠结不已,只好听写家乡人事,观观家乡实景,对着青山喊一喊,以借此一舒胸怀。

沈先生终究还是不忍。他太爱湘西这片土地了,哪怕是自己受了委屈,有了憋屈,也不忍把不好的故事讲出来,可天下之大,只有家能诉说。

“但真实的历史却是一条河。从那日夜长流千古不变的水里石头和砂子,腐了的草木,破烂的船板,使我触着平时我们所疏忽了若干年代若干人类的哀乐!”善良的沈从文先生,执着的想要在家乡找寻失去的温柔时光,可惜,湘西也早已是一片斑驳。

终于,无数的纠结变成了纠缠,不是因为久别的陌生,而是因为他对湘西的爱,从未离开。

湘行散记主要地点分享(湘行散记人间永远值得)(4)

我想睡倒来想你,故写完这张纸就不再写了。我相信你从这纸上也可以听到一种摇橹人歌声的,因为这张纸差不多浸透了好听的歌声!

《湘行散记》告诉我们,人间永远值得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1934年归乡探母时一路走来,所观家乡由兴旺渐成颓废有感而作。当中既有与妻子的往来通信,也有一个个故事,又有对湘西风土人情的记录。

沈从文先生的文字,感伤而不丧,冷静而不冷清,严肃而不严厉,字里行间甚至透露着些许活泼。当时战乱纷争,生活艰难,人如孤舟泛泛不知来去处,亦不知何日得以安稳。可沈先生并未就此颓唐不堪,以文抒愁绪,以悲见人。他努力的回忆着,探求着艰辛岁月中的丝丝光亮,想要藉此以慰藉己心,也给读者带去一抹光亮、一点柔情,让人们对生活的维持着热爱,对人生不至于失望至极。

所谓美好,乃是昨日事忆起时胸间有热,才可称作美好。若是从昨日之美好中遗留下对明天的期盼,那便是希望了。《湘行散记》便是这样一本书,想要表述这样的美好。它以水墨画似的平白,勾勒出具有意境的淡雅,阳光很柔,月色很轻。

《湘行散记》虽然也记录着苦痛,但是作者用诗样的言语来尽力化解其威力,让人不至于把心沉入深渊,寒风料峭般冰冷。由此可见,沈从文先生对生活有所失望却并未绝望,他用坚韧的文字告诉我们:一切都是岁月的变迁,时代的必然,我们享受得了繁华,就要经受得了苦痛,毕竟,情在,人间便永远值得。


作品均为原创

请关注@风舞鹰翎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