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野生雪豹(乌鲁木齐南山拍摄到22只雪豹)
真实的野生雪豹(乌鲁木齐南山拍摄到22只雪豹)专家呼吁:摸清雪豹家底 需尽快给雪豹带项圈继续阅读:据了解,荒野新疆志愿者团队是一群由数十名自然爱好者组成的民间志愿者团队。早在2014年初,他们在南山首次启用红外相机进行野生动物调查时,就拍到了一张雪豹的照片,和北山羊、马鹿、野猪、狼、鹅喉羚等大量野生动物。为了弄清楚这只雪豹是从哪里来的,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他们又在南山、米东区布设了20台红外触发相机,记录到北山羊、马鹿、野猪、狼、鹅喉羚、西伯利亚狍等16种野生动物,并且在南山拍到了数十张雪豹清晰的照片,记录到了一个取名为“冰冰”的雪豹家庭。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他们自筹20万资金,在南山近1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设置了10条样线,布设了100台红外相机,开始雪豹专项调查,截至目前,拍摄到了4个雪豹家庭,共计22只雪豹。
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动管处处长张德辉在论坛上致辞。晨报记者 马元 摄
晨报讯(文/记者 赵梅 图/记者 马元)“谁曾会想到,在距离乌市只有数十公里的南山,有着‘高山隐士’之称的雪豹正在和我们共处”,8月25日,在南山召开的第二届中国雪豹论坛会上,荒野新疆志愿者团队的负责人邢睿在会议现场公布,他们历经两个冬季,在乌鲁木齐南山近100平方公里范围内布设的100台红外相机,拍摄到了4个雪豹家庭,共计22只雪豹,“也许此时,就有雪豹隐藏在我们会议现场附近,窥视着我们”。
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教授马鸣做“健康的生态系统与雪豹种群保护”报告。晨报记者 马元 摄
邢睿说,这22只雪豹是他们根据雪豹身上斑点的不同,来区别相互之间的身份的,“雪豹浑身的斑点,就像人们手上的指纹一样,看似相同,其实,仔细观察,都有微小的差别”,他说,有的斑点呈椭圆形,有的呈圆形,有的斑点比较稠密,有的斑点比较稀疏。他们就是通过此种方法,通过长期大量的观察,逐渐将22只雪豹区分出来。
据了解,荒野新疆志愿者团队是一群由数十名自然爱好者组成的民间志愿者团队。早在2014年初,他们在南山首次启用红外相机进行野生动物调查时,就拍到了一张雪豹的照片,和北山羊、马鹿、野猪、狼、鹅喉羚等大量野生动物。
为了弄清楚这只雪豹是从哪里来的,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他们又在南山、米东区布设了20台红外触发相机,记录到北山羊、马鹿、野猪、狼、鹅喉羚、西伯利亚狍等16种野生动物,并且在南山拍到了数十张雪豹清晰的照片,记录到了一个取名为“冰冰”的雪豹家庭。
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他们自筹20万资金,在南山近1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设置了10条样线,布设了100台红外相机,开始雪豹专项调查,截至目前,拍摄到了4个雪豹家庭,共计22只雪豹。
继续阅读:
专家呼吁:摸清雪豹家底 需尽快给雪豹带项圈
晨报讯(记者 赵梅)新疆天山到底分布有多少只雪豹?雪豹的种群密度又是如何?此次论坛会上,由于荒野新疆志愿者团队公布的雪豹种群密度数据,和科研组织公布的数据有较大差异,相关专家呼吁,为摸清新疆境内雪豹家底,需尽快给雪豹带上项圈,随时监测它们的信息,来评估雪豹的种群数量,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长期致力于雪豹研究的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马鸣说,各界虽然对雪豹进行了数十年研究,但是,关于的雪豹的种群数量和生活习性,人们依旧不是很清楚。
目前,科研组织监测到的雪豹种群密度非常低,西部山区平均每100平方公里仅有2只,有的地方甚至不到1只,而荒野新疆志愿者团队此次公布的监测结果却是,雪豹种群密度非常大,100平方公里内竟有22只,两者数据相差10倍以上,“这一结果,导致人们很难对雪豹的种群数量做出准确的评估”。
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吕植也表示,一直以来,业界对雪豹的种群密度也存有很大的争议,雪豹又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高海拔区域的旗舰类物种,因此,确实应该支持研究组织借助项圈等更精确检测方法,来摸清雪豹种群数量。
据了解,由于给雪豹带项圈有一定危险和难度,国家对此也有相关规定,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动物管理保护处处长张德辉建议,相关研究组织如果需要这种方法监测,可以向国家提交申请材料,民间研究组织如果需要,可以通过和科研院校合作,向国家提交申请材料等待批准。
该系列图片由荒野新疆志愿者团队提供
【如有爆料请拨打晨报热线0991-8801111】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