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心理学细思极恐事情(心理学口欲快感)

心理学细思极恐事情(心理学口欲快感)那如果发现自己有类似的情况怎么办呢?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觉察,如果下次再发现自己有这种“明知道不必要,但是还是忍不住去做”的行为的时候,告诉自己这只是一种心瘾,可以尝试一下,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去转移一下注意力,比如跑跑步,深呼吸,跳跳舞。另外一种方式是干脆把这一种快感进行升华,比如说如果你是特别喜欢念叨,那不如考虑一下从事教师、企业讲师、主持人、演说家此类需要经常开口,说多了,说爽了,自然就会对其他不合适的口欲降低。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正确看待口欲期的问题,获得不纠结的人生。

一直想和大家聊聊心理方面的内容,毕竟这才是我主业。生活中的许多事,为啥看不明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被表面的现象迷惑了,没有看到隐藏在背后的深层心理原理,这样的人生,会比较辛苦,所以一直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后期也会制作一些心理学的课程。当然学习这事,毕竟不那么有趣,喜乐由人,应该会一直更,大家凑合看看,感受到什么都是缘分。我会尽量把理论讲得通俗些,文章也不会太长,因为太长的文章,都很难坚持看完。哪怕给大家片刻的思考,我也觉得是有点价值的了。

心理学细思极恐事情(心理学口欲快感)(1)

今天和大家一起聊的概念是口欲期。因为这个概念和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是有关的,比如有些人不断吃薯片,抽烟,有事没事一直念叨,念叨下属、家人、孩子等等,本质上都与婴幼儿时期,口欲快感没有得到充分满足有关。为了讲清楚这个概念,我们插入讲一个概念——力比多。

精神分析流派创始人——大名鼎鼎,如雷贯耳,远近闻名的弗洛伊德老先生,在他老人家较为早期的理论中认为,人一生所追求的,就是力比多的满足。力比多是啥?力比多(libido)即性力。这里的性不是指生殖意义上的性,而是泛指一切身体器官的快感。精神分析学认为,力比多是一种本能,是一种力量,是人的心理现象发生的驱动力。而根据满足的不同方式,人的一生可以分为五个阶段,而国内著名心理专家曾奇峰老师又把这个过程简化为了三个:口欲期(0~1岁),肛欲期(1~3岁)和俄狄浦斯期(3岁以后)。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孩子在一个比较有爱的家庭长大,父母也能做到比较恰当的教养,不溺爱,不放纵,那么能比较顺利度过这三个时期,则我们就会说这个孩子的人格发展相对完善。

虽然但是,现实是很残酷的,我们每个人在发展过程中,都会由于各种原因,会出现在上述三个时期的固着,什么叫固着?简单地讲,就是小时候这个时期没满足后,然后长大了过不去呗,比如我们今天讲的口欲期。小孩子在一岁内,会很喜欢吃手手,啃东西,碰到小嘴巴的东西下意识就来咬,包括吃奶嘴这些其实都非常正常,这些都是口腔原始欲力的一种表现。如果在这个阶段,人为阻断了这个过程,长大后,就会一直从潜意识层面去寻求这种满足,表现为爱碎碎念,骂人,不停地吃零食享受咀嚼的快感,或者不断抽烟。很多人很疑惑,那和爱聊天,爱表达会有区别吗?有,聊天表达是有意义的,你内心知道这是必须的,而我上述的那些行为,碎碎念等,其实表达者内心是知道没有必要的。

那如果发现自己有类似的情况怎么办呢?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觉察,如果下次再发现自己有这种“明知道不必要,但是还是忍不住去做”的行为的时候,告诉自己这只是一种心瘾,可以尝试一下,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去转移一下注意力,比如跑跑步,深呼吸,跳跳舞。另外一种方式是干脆把这一种快感进行升华,比如说如果你是特别喜欢念叨,那不如考虑一下从事教师、企业讲师、主持人、演说家此类需要经常开口,说多了,说爽了,自然就会对其他不合适的口欲降低。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正确看待口欲期的问题,获得不纠结的人生。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