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农村两代村支书的致富梦(80后村支书林坤放弃生意返乡)

农村两代村支书的致富梦(80后村支书林坤放弃生意返乡)“脱贫不能靠要,要靠勤劳双手做出来,要让村民不返贫。”这是林坤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如今,位于后屯村的市级农业产业扶贫基地带动300多名农民就业。同时设立产业扶贫创业基金,采取资金扶持、免费提供菌棒和技术的方式支持贫困户进行食用菌产业创业。林坤的草莓种植基地则采取“党组织 合作社 产业园 贫困户”的模式,吸纳41户低保户无偿分红,为60多个贫困劳动力提供了就近务工的岗位。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周惠娇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农村两代村支书的致富梦(80后村支书林坤放弃生意返乡)(1)

“你看这蘑菇,长得多好,昨天一家饭店来拉走一车,多亏了我们林书记,给我们搭建了小拱棚,还送来菌棒,一年下来能收入6000多元。”济宁市任城区二十里铺街道后屯村52岁的村民郭哲亚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她对政府充满了感激。

2011年,林坤放弃千万元生意回到老家当支书,2015年底后屯村实现全部脱贫。在几年前的后屯村里,没有一个人敢想象,他们能过上现在与城里人一样的日子。一个出了名的“乱村”,却在那一年来了个“80”后书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一年我才27岁,从部队退伍后,和几个朋友做生意,从来没想过当支部书记。”林坤说,生意做得也不错,规模越来越大。“当时街道安排的工作组来找我谈过几次话,说了说村里的情况,说实话,当时挺为难的。”林坤坦言,父亲是第一个反对的人。“他年纪小,对村里情况又不熟悉,真担心他处理不了这些遗留下来的难题。”林坤的父亲说。

面对组织信任和村民期盼,林坤履行了诺言,放下打拼多年的生意,回到了村里。刚刚上任,他就找到了村里乱的原因,穷的根本。“我记得第一次去贫困户家走访时,家里难闻的气味,不像样的家具,根本无法想象能穷成那种地步。”当时,林坤就下定决心,要让村里人过上好日子,不是直接的救助,而是让他们有赚钱的门路。随后,他为村里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搭建拱棚,购买菌棒。

“脱贫不能靠要,要靠勤劳双手做出来,要让村民不返贫。”这是林坤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如今,位于后屯村的市级农业产业扶贫基地带动300多名农民就业。同时设立产业扶贫创业基金,采取资金扶持、免费提供菌棒和技术的方式支持贫困户进行食用菌产业创业。林坤的草莓种植基地则采取“党组织 合作社 产业园 贫困户”的模式,吸纳41户低保户无偿分红,为60多个贫困劳动力提供了就近务工的岗位。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周惠娇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