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老教师名单,让他们被更多人看到
长沙市老教师名单,让他们被更多人看到“他对学生尽职尽责,即使在肾结石发作痛到住进急诊室的情况下,依然拔掉针头坚持上课。但是,他最大的遗憾是没有见上他父亲最后一面。”妻子陈赛妃说,因为不想让远在外地的张生月担心,家人对其隐瞒了父亲患上食道癌晚期这一真实病情。2008年3月,得知情况的张生月拉着父亲看遍了大小医院,医生都只是摇摇头。一边是等着他陪伴的父亲,一边是离不开他的毕业班学生,老父亲理解他的难处,挥挥手,要他回去上课。4月29日凌晨5点多,照常起床准备带学生晨练的张生月接到了老家的电话“父亲,走了。”7个多小时的辗转舟车,张生月重重地跪在了父亲的灵柩前。“尽己所能,让每一个学生有书读、读好书。”张生月任教24年来始终坚守这一承诺。班上的一名男生因为家庭情况特殊交不起学杂费,面临失学危险。得知情况后,张老师和同是教师的妻子陈赛妃商量后,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资连续三年资助该学生直至他完成初中学业,最困难的时候,张老师每天到教室捡废
00:00
红网时刻9月10日讯(剪辑 吴思静 通讯员 陆晞)“我曾在深山间和陋巷里夜行。夜色中,有时候连星光也不见。无论是山怀深处,还是小巷子的尽头,只要能瞥见一豆灯光,哪怕它是昏黄的,微弱的,也都会立时给我以光明、温暖、振奋。”在长沙浏阳市蕉溪镇蕉溪中学,有一群这样的教师,他们从青葱岁月到鬓角发白,从毛头小伙到年近半百,始终辛勤耕耘、步履不停,犹如夜色中的那一豆灯光,照亮乡村学生前行的路。
张生月老师:一个也不能少
浏阳市蕉溪镇蕉溪中学张生月老师在辅导学生作业。
张生月,湖南湘西人,1996年常德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通过“普九”人才引进工程来到浏阳市蕉溪镇任教。90年代的蕉溪还很闭塞,放眼望去,除了山,还是山。
“刚来的时候,蕉溪没有一条像样的水泥路,学校仅有一栋教学楼,宿舍全是土砖房”,23岁的少年,独自背着行囊,站在楼下,踟蹰不前。因为教学条件异常艰苦,年轻的老师们都绞尽脑汁奔向“山外”,“和我一起来蕉溪任教的老师还有5位,后来走了4位”,然而,在这个距离湘西老家500公里的地方,张生月却留了下来,一待就是24年。在张生月看来,学校就是他的家,不仅仅因为这里有他的妻和子,还因为这里有他放不下的学生。
“‘普九’工程当时面临很大的考验,一方面教学条件艰苦,留不住老师,另一方面,学生和家长的思想观念还很落后,认识不到教育的重要性,不愿意学。”据张老师回忆,当时班上有一位女生因为不能接受学校每天早起晨练这一要求,屡次想要弃学。为了帮助这个学生继续完成学业,每个学期的第一天,张老师一定会骑着自行车,沿着早田村去往水源村的泥巴路,到女生家中耐心做思想工作。3年,6个学期,每次来来回回近3个小时的车程,他坚持一直劝导、一直监督、一直鼓励,帮助女孩克服思想阻碍,顺利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
“尽己所能,让每一个学生有书读、读好书。”张生月任教24年来始终坚守这一承诺。班上的一名男生因为家庭情况特殊交不起学杂费,面临失学危险。得知情况后,张老师和同是教师的妻子陈赛妃商量后,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资连续三年资助该学生直至他完成初中学业,最困难的时候,张老师每天到教室捡废纸、塑料瓶,一毛钱一毛钱的累积,以帮助学生筹齐学杂费。
“他对学生尽职尽责,即使在肾结石发作痛到住进急诊室的情况下,依然拔掉针头坚持上课。但是,他最大的遗憾是没有见上他父亲最后一面。”妻子陈赛妃说,因为不想让远在外地的张生月担心,家人对其隐瞒了父亲患上食道癌晚期这一真实病情。2008年3月,得知情况的张生月拉着父亲看遍了大小医院,医生都只是摇摇头。一边是等着他陪伴的父亲,一边是离不开他的毕业班学生,老父亲理解他的难处,挥挥手,要他回去上课。4月29日凌晨5点多,照常起床准备带学生晨练的张生月接到了老家的电话“父亲,走了。”7个多小时的辗转舟车,张生月重重地跪在了父亲的灵柩前。
雷意老师:用爱和温暖陪伴
蕉溪多山,山里的娃儿,父母为了生计远走他乡,不能陪在孩子身旁。1991年,从浏阳师范学校毕业后,年轻而美丽的雷意老师来到这个小镇。29年,她是3000多个孩子的“妈妈”。
“没有爱的教育不能称之为教育 山里的孩子要给予更多的爱”,雷老师始终坚信。她始终坚持用温暖的心关爱学生的情绪,用宽容的胸怀对待学生的缺陷,用欣赏的目光关注学生的闪光点。
曹腾(化名)是班上的一名旁听生,反应速度总是较正常孩子“慢半拍”,连续读了3个四年级依然没有考上高小(现在的五年级)。“眼看着这位学生将要失学,以他当时的状态离开学校,他未来的生存肯定会面临很大的问题,所以教务老师提议将这位学生安排在我班上的时候,我二话没说答应了。”
从字的发音到组词,从简单的自我介绍到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雷老师牺牲陪伴家人的时间一个字一个字地教、一句话一句话地纠正、引导,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曹腾顺利通过了升学考试。
“他走的时候送给我一张贺卡和一个花篮”,雷老师很是欣慰,“前几年我外出学习,在陌生的街头偶然遇见他,他开心的告诉我,他现在在一家餐馆打工,依靠自己的力量养活着自己,还有了10万余元的存款。”在雷意看来,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它本身的平凡,老师日复一日的教学或许枯燥,但是这种枯燥却在无形中影响着一个懵懂少年的生命轨迹。当问起怎样才算是成功的教学,雷老师认为教会学生有端正的品格、有自食其力的能力立足于社会,这就是成功。
如今,年近50的雷老师总是不时地接到已经升学到高中甚至毕业多年的学生打来的电话,他们或者找她聊聊天,或者遇到困难请她帮忙拿拿主意,在学生的心目中,她始终是那位年轻的姐姐、温暖的妈妈。电话这头,雷老师着一身素雅的旗袍,齐眉的刘海下,目光依然温柔而明媚,“爱和温暖”是她一生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