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 解析:背后套路有多深
元宇宙 解析:背后套路有多深最浅显的理解就是最开头提到的全息游戏,但元宇宙却不仅仅只局限于全息,它其实指的是通过代码和数据搭建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在这个虚拟世界里人们会重新洗牌社交关系,可以通过游戏挣钱、通过游戏完成许多受限于物理环境做不到的事。元宇宙最初是源于科幻小说《雪崩》,在小说的描述中,元宇宙是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有点类似头号玩家,带上虚拟设备即可进入游戏世界。许多大厂纷纷表示要入局元宇宙,例如阿里、腾讯、微软等或多或少通过报告、各项发布会上宣布了这一意向。甚至罗永浩也在微博上表示对这个概念表示“不谋而合”。以至于像阿盒这样的吃瓜群众也开始对这个概念好奇起来,那【元宇宙】是啥?
哈喽,各位老伙计们好丫~
自打头号玩家爆火后全息游戏话题隔段时间总会爆发一次,近期大家似乎又对“虚拟游戏世界”“全息游戏”这个概念感兴趣起来。
而这正是因为Facebook在近期提出的【元宇宙】概念。
而这也是Facebook公司近期最大的新闻,毕竟人家还将公司名改为“meta(元)”,这一消息的提出也引起了全球所有厂商们的注意;
许多大厂纷纷表示要入局元宇宙,例如阿里、腾讯、微软等或多或少通过报告、各项发布会上宣布了这一意向。
甚至罗永浩也在微博上表示对这个概念表示“不谋而合”。
以至于像阿盒这样的吃瓜群众也开始对这个概念好奇起来,那【元宇宙】是啥?
元宇宙最初是源于科幻小说《雪崩》,在小说的描述中,元宇宙是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有点类似头号玩家,带上虚拟设备即可进入游戏世界。
最浅显的理解就是最开头提到的全息游戏,但元宇宙却不仅仅只局限于全息,它其实指的是通过代码和数据搭建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在这个虚拟世界里人们会重新洗牌社交关系,可以通过游戏挣钱、通过游戏完成许多受限于物理环境做不到的事。
举几个现实世界的例子,例如国外一个很火的歌手特拉维斯·斯科特,在游戏堡垒之夜中开办了一场演唱会,在场有大约1200万人在线观看。
游戏罗布乐思,玩家可以在游戏中制作游戏去挣取收益,可以自己搭建商城,创造各类游乐场,或者制作虚拟副本剧情关卡,在罗布乐思的上市招股书中也提到了“元宇宙”的概念。
看到这里,阿盒有些疑问,如果照这么说,我在网络购物,这算不算元宇宙?我在线上和人PVP算不算元宇宙?这不就是网上冲浪嘛?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对于这个问题,阿盒通过网上冲浪得出了一个结果:
【是也不是】
就像说阿盒和吴彦祖都是男的,都是一个鼻子两个眼睛,为什么吴彦祖是帅哥阿盒不是?
这问题就在于帅的程度还不够。
当众多的“网上虚拟活动”越来越多,越来越填满一个人的生活,人除了最基础的生理需求需要通过现实世界来实现,其余的社交、休闲娱乐、购物、工作都通过虚拟世界来实现的话,这个程度到了,那这个人就相当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即“元宇宙”。
当然,这些设想的前提需要VR等能完美展现游戏世界的硬件。
当完成这些条件之后,所呈现的这样一个世界美好吗?
正如各大厂商所描述的,玩家可以通过在虚拟世界获得比现实世界方便且更全面的购物、社交、娱乐、视听体验,而容纳这些元素的则是一款体量足够大的游戏。
就像我们看过的《网游之近战法师》《惊悚乐园》等以全息游戏为基础的小说作品里描绘的那样,一个独立体系的“平行世界”这不美好吗?
从事物都拥有两面性的角度出发,这个元宇宙世界啊.....
【好也不好】
这就要说说,所谓的“元宇宙”有什么漏洞和问题了,国内有名的科幻作家刘欣慈前段时间不是一段发言引起了许多网友们的讨论嘛?
(但其实刘欣慈没有怒批...)
许多人说大刘怒批元宇宙,痛斥资本家的险恶用心,但其实他的原话对元宇宙这一概念并不持否认,只是觉得这个概念的实现不能来的太早。
刘慈欣说,“人类的未来,要么是走向星际文明,要么就是常年沉迷在VR的虚拟世界中。如果人类在走向太空文明以前就实现了高度逼真的VR世界,这将是一场灾难。”
这段话其实说白了,就是元宇宙会让人沉迷于虚拟世界,阻碍现实世界的良好发展;
作为一个游戏小编来说,阿盒觉得元宇宙确实是一个很美好的概念,它可以让玩家们体验到更为丰富和绚丽的游戏世界,但随之诞生的就是对现实世界的忽视;
如果将格局打开,这似乎就是将“娱乐至死”奉行到底,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太难去辨别。
除去这样的风险,元宇宙的实现上本身就有许多很客观的问题,且不说目前的虚拟技术还不够完善,VR概念在早年前火了,现在不还是不温不火受限于成本和技术。
所以在人类的科技技术尚未有大进展的时候去疯狂吹捧元宇宙这一概念,反倒有种头重脚轻的感觉。
比起虚拟世界,阿盒我啊还是更好奇真实的外太空宇宙,我们为什么不能先踏出地球,再去考虑“虚拟平行世界”这一概念呢。
(太空多美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