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一把无限锋利的刀,一把手术刀划过200年

一把无限锋利的刀,一把手术刀划过200年认识人体、认识自我,是医学永不停止的主题。几百年来,解剖学和生理学是帮助人类认识身体最重要的两个里程碑,是现代医学的开端。医学真正开始散发出理性的光芒,是得益于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出现。最近,央视纪录片《手术两百年》将这段充满荆棘与辉煌的过往,第一次用影视化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它不仅靠着极高的口碑登上年度爆款国产纪录片的宝座,还凭借自身过硬的专业性被有些高校的医学院列为外科医学生的第一堂课。荆棘与辉煌原始医学起源于人类的诞生,自从有了人类几乎就有了医疗活动。可在漫长的古代医学时期,医疗是一种依靠推理、猜想和经验的实践。

作者 | 胡珉琦

《手术两百年》最后探讨的是手术的未来,无论是组织工程学、基因科学还是人工智能,都会对医疗产生彻底的改变。

100年前,人类的平均寿命只有31岁,而如今却延长到了71.6岁,这一巨变背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医学的进步和外科的兴起。

现代医学是随着文艺复兴、在科学大发展的背景下逐渐形成的,而外科的诞生则是现代医学抵御人类疾病最惊心动魄的篇章之一。

最近,央视纪录片《手术两百年》将这段充满荆棘与辉煌的过往,第一次用影视化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它不仅靠着极高的口碑登上年度爆款国产纪录片的宝座,还凭借自身过硬的专业性被有些高校的医学院列为外科医学生的第一堂课。

荆棘与辉煌

原始医学起源于人类的诞生,自从有了人类几乎就有了医疗活动。可在漫长的古代医学时期,医疗是一种依靠推理、猜想和经验的实践。

医学真正开始散发出理性的光芒,是得益于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出现。

认识人体、认识自我,是医学永不停止的主题。几百年来,解剖学和生理学是帮助人类认识身体最重要的两个里程碑,是现代医学的开端。

《手术两百年》的时光之旅就是从这里开启的。

在世界公认的第一所医疗中心——土耳其帕加马古城的阿斯克勒庇俄斯神庙里,至今保存着出自古罗马名医盖伦之手的、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人体解剖图《曼殊儿解剖学》。

在意大利帕多瓦大学里,有一个神秘的环形阶梯状的解剖剧场,安德烈·维萨里正是在那里学习观摩,写就了第一套完整的解剖学巨著《人体的构造》。

可是,直到19世纪中期,临床医生仍然无法做成一台安全的手术。因为手术的三大基石还处于蒙昧发展的阶段,这三大基石就是止血、麻醉和消毒。

在中世纪的欧洲,手术曾是剃头匠兼任的工作,因为他们是当时最有可能见到血并可以熟练处理伤口的人。

止血钳的原型是一位名叫安布列斯·帕雷的法国军医发明的,他在手术时用针线将血管缝起来,或者将血管闭合好,以保证患者不再流血。

英国伦敦,最诡异的博物馆——老手术室博物馆,正在“复现”一场没有麻醉的手术场景:医生们用灌醉、打晕、使用致幻剂的方式替病人减轻痛苦……

可是,病人即便忍过了直接切除病患位置的疼痛,逃过了大出血,也无法逃开术后感染……

两百年翻天覆地的变化,手术的边界不断拓展,手术刀向前所未有的禁区挺进,比如心脏、大脑,还有众病之王癌症。先驱们究竟如何建立起了严谨精密的外科体系,使手术逐渐变得安全、精准、规范,这是一段极不平凡的过往。

《手术两百年》采用“古今穿越”的方式,向观众展示那些外科发展史的关键节点。

一方面通过走访世界各地相关医学院、博物馆、档案馆,还原历史故事的真貌;

另一方面则是回归现实,走进当代顶级医疗机构的手术现场,阐述科技大爆炸的今天,外科手术与疾病及病患之间新的相互关系。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院长、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作为一部主打科学史的严肃纪录片,它填补了目前国内纪录片市场这一类型作品的空白。

许多观众都意识到,这部纪录片的整体气质不亚于BBC、探索频道的老牌科学纪录片。何苏六分析,观众的认可首先是因为纪录片的国际视野和科学权威性。

据悉,摄制团队历时3年,走访了全球12个国家,采访了50余位医学和科学史领域的顶尖专家,其中包括15位中国的两院院士,而他们也承担起了纪录片学术顾问的职责。

其次,纪录片充分体现了知识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何苏六认为,这在中国当下的纪录片市场是非常难得的一次实践。“生老病死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主题,而对人体的剖析又是一个充满神秘性的话题。天然的话题吸引力,再加上科学语言和思维的阐释、细腻生动的叙事方式,以及出色的视听表达,非常有效地拉近了医学专业知识与普通公众的距离。”

除此之外,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郎景和在纪录片中所表达的,“医学实际是人类善良情感的一种表达”。

而医学的历史也一定透着人文的关怀。让何苏六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德国汉堡圣乔治医院里有一座1936年建立的X射线纪念碑,这座纪念碑上刻着350个名字,他们不仅仅是医生,还有物理学家、化学家、技术人员、实验室员工、护士等等,他们均因上世纪初期无防护的接触射线罹患癌症去世。

而这,只是疾病的治愈、人类健康幸福背后所付出巨大代价的一个缩影。

美国科学家斯洛森曾经说过:“比起获得新知识,个人的生命是微不足道的,科学的使命在于不惜任何代价换取知识的进步。舍此没有更高的人生目标。”这也是纪录片足以带给观众深思的地方。

理解过去才能看到未来

《手术两百年》在登陆视频社交网站后,迅速吸引了大批粉丝,每集开头的弹幕几乎都被各个专业的学生所承包,医学生是其中的主力。

“在我看来,这部纪录片不仅仅是面向大众的一次医学知识的普及,我更希望它能让医学专业人士、广大的学生,从这段外科医学史看到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纪录片学术顾问之一、中科院院士、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赵继宗告诉《中国科学报》。

神经外科是外科发展史上最尖端的年轻学科,赵继宗在职业生涯中感受到,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已成为神经外科迅速发展的强有力推手。同时他也相信,对历史的回溯是可以获得深刻启示的。

大脑是人类意识的源头,也是人体最复杂、最精密的器官,直到今天我们关于大脑依然知之甚少。

20世纪初神经外科发展之初,由于出血、感染,特别是脑病变的位置定位困难,手术死亡率一度高达80%。然而,哈维·库欣等一代神经外科创始人扭转了当时的局面。

被誉为“神经医学之父”的哈维·库欣,通过改进手术技术,发明新型神经外科手术器械,使手术死亡率降到8%以下。他还对颅内肿瘤进行病理学研究,提出脑膜瘤和垂体腺瘤的病理学分类和诊断方法。

另一位神经外科奠基人之一是沃尔特·丹迪,他发明了空气脑室造影诊断脑疾患,开创了脑积水外科治疗和脑动脉瘤夹闭术等手术,还创建了神经外科第一个重症监护病房(ICU)。

在赵继宗看来,20世纪前半叶神经外科里程碑式的突破,主要依靠这一代神经外科宗师。他们从神经科学基础研究,临床诊断、手术方法的创新,再到医疗器械的发明,全面地推动了神经外科的早期进步。

“而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临床医生越来越像科技革命转化成果的应用者。”赵继宗解释说,对大脑研究、神经外科手术产生划时代贡献的主要是来自影像技术的突破,例如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让医生能够准确定位脑疾病。

复合手术室、手术中神经导航和电生理监测等技术,协助手术操作,显著提升了神经外科手术的效果。

《手术两百年》中最年长的“现役”天才,是被称为“世界显微神经外科之父”、92岁的马哈茂德·加奇·亚萨基尔。

20世纪60年代,他利用手术显微镜的放大作用,发现通过大脑褶皱的缝隙——脑沟,可以抵达大脑中的任何部位进行手术操作,于是创立了一套新的颅脑手术入路,发明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器械,取得大脑深部的外科手术突破。

赵继宗认为,因为科学技术、医学科学的分工越来越精细,单纯依靠临床医生的知识体系,已经越来越难以推进整个学科的创新发展了。

《手术两百年》最后探讨的是手术的未来,无论是组织工程学、基因科学还是人工智能,都会对医疗产生彻底的改变。

赵继宗多年前就注意到《柳叶刀》发表于1999年的一篇文章The next 100 years of neurosurgery。这篇文章指出,在21世纪上半叶,神经外科还将处于“机械外科”时代,这意味着治疗需要物理干预。而这种机械方法也正在通过“微创”技术进行改进,未来将由机器人来辅助手术。

到21世纪下半叶,“生物外科”的时代就会到来,未来神经外科手术室的位置将在门诊设置,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和免疫疗法等会逐步替代“手术刀”。

“如果大型医疗机构的医生依然只知道动手术、开药方,就只能成为出色的‘匠人’,因为对于医学未来发展的突破性贡献,依靠临床医生单打独斗的时代正在过去。

为了医学的发展,要求临床医学与分子生物学、基因测序、人工智能等跨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基础研究与临床医学结合,展开对话与合作。”赵继宗直言,在国内,临床医学与不同学科、科研机构之间那堵割裂的高墙能否被打破,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将决定着我们对未来医学原始创新的贡献。

《中国科学报》 (2019-08-16 第5版 文化)

一把无限锋利的刀,一把手术刀划过200年(1)

一把无限锋利的刀,一把手术刀划过200年(2)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