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认知观念描述:认知过程想象

认知观念描述:认知过程想象这样不需要接触到客观刺激,就可以在脑海中被呈现出来的,由想法所构建出的一系列主观意象,就是想象。我们清楚地知道这些形象或者场景并不在客观中存在,这只是大脑绘制出来,展示给我们观看的图像。当我们闭上眼睛时,仍然可以“看”到物体、画面、场景;当我们注视着某一个物体,也可能感受到另一个和它相似或不同物体的形象;我们可以通过一段文字描述,或者他人的语言叙述,就在脑海中看见一场从未见识过的风景。

认知观念描述:认知过程想象(1)

文/阿黑喵

图/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认知观念描述:认知过程想象(2)

我们都知道,看见某个东西的前提,是它处于我们的视线范围内。只有目光接触到这个物体时,它的形象才能浮现于脑海中。

但我们的大脑似乎具有自己作画的能力。

当我们闭上眼睛时,仍然可以“看”到物体、画面、场景;

当我们注视着某一个物体,也可能感受到另一个和它相似或不同物体的形象;

我们可以通过一段文字描述,或者他人的语言叙述,就在脑海中看见一场从未见识过的风景。

我们清楚地知道这些形象或者场景并不在客观中存在,这只是大脑绘制出来,展示给我们观看的图像。

这样不需要接触到客观刺激,就可以在脑海中被呈现出来的,由想法所构建出的一系列主观意象,就是想象。

认知观念描述:认知过程想象(3)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认知观念描述:认知过程想象(4)

我们的大脑具有将感觉信息和知觉信息转换为记忆的功能,并且能在需要的时候对记忆进行信息提取。

人类天生就有探知欲。从童年时期我们就喜欢询问“为什么”。

所以我们偶尔会在大脑提取记忆信息时,对信息进行进一步探究。这时,想象就发生了。

我们将记忆中的某个事物的特点进行增添、减少或修改,或者把处于不同记忆中的事物的特点融合在一起,看看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事物形象或者事件过程。

想象出来的东西不一定真实存在,但确实可以满足我们的好奇心。

认知观念描述:认知过程想象(5)

想象具有创新性

有人说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

很多新事物的雏形都起源于某个人脑海中对某一件事情的幻想。

因为有人想象出人类可以像鸟一样在天空中飞翔,或者和鱼一样在海底畅游,所以科学家创造出飞机和潜水艇。

记忆反映出的是曾客观存在过的事物或者事件的整体特征,想象出来的东西却不一定客观存在。但我们可以根据这个想象出的形象去寻找或创造。

认知观念描述:认知过程想象(6)

预见功能

想象的预见功能是指想象能对客观现实进行超前的反映,以形象的形式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超前认知。

简单来说,我们对“自己的行为会对未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类问题的判断,都来源于想象。

补充功能

更具体地说,是对认知的补充功能。

我们都知道,我们不可能直接接触到完整的客观世界。

如果不借助任何外在工具,我们看不见身后的场景,听不到1000米之外的声音,也感受不到室外的温度。

同时,知觉还有选择性的特点:我们不会同时感知所有正在接触的东西,大脑会根据需求和目的主观地选择知觉的对象。

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同时限制着人类的认知活动。而想象可以弥补我们对某个对象的认知的不足。

比如,你认为月球有多大?

代替功能

现实和理想总有差别。

我们总有需求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满足的时候,这时我们就可以借助想象来获取心理上的满足和替代。

最常见的例子:画大饼。

认知观念描述:认知过程想象(7)

有意想象

指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想象。

有意想象又分为3类:

·再造想象:在别人创造的基础上进行二次想象。比如,根据别人的描述或图样,在脑海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没有任何描述依据,在大脑中独立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根据自己的意愿,在脑海中描绘出与现实不符的情境。

无意想象

指没有目的,无意间展开的想象。

比如梦境。

- THE END -

注:本文内容仅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如发现有误,欢迎评论或私信留言指正。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