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徐茂公评价李世民:李世民杀一叛将

徐茂公评价李世民:李世民杀一叛将这也是他的仁慈、宽厚、聪慧之处,从这一方面讲他也确实是一位仁主,对于那些真心归附他的人,我们从他对他们的温和、宽厚待之的处置态度上也可见一斑。但是,仁慈、从善如流在让他造就了贞观之治、大唐之风的同时,却也在某些不可知的方面给大唐埋下了一个隐患。毕竟有些时候,底下臣子们的建议也不见得有那么靠谱。比如有一次李世民曾经杀死了一员两面三刀的叛将,按照正常的走势,这员叛将的家属亲故也会被翦除,可这时李世民手下的大将却出面劝阻,李世民在劝说之下遂选择作罢,而叛将的妻儿也得以生存下去。可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却在蝴蝶效应的连锁反应下撬动了历史的车轮,在250多年后叛将的后人却以叛将被李世民所杀的理由为埋葬唐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

01

作为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之一,李世民南征北战打下了大唐的江山,更奠定了唐王朝的盛世底蕴。尽管他是通过玄武门之变弑兄逼父而登上的帝位,手上沾染了鲜血,但“瑕不掩瑜”在各种历史典籍、各个历史学家口中,对他的称赞仍旧是“千载可称,一人而已”、“中国之盛未之有也”这般至高的评价。

在他治国期间,勤政爱民、广开言路、从善如流,这些措施不仅造就了初唐的贞观之治,更是让唐太宗与臣子之间的关系有着房谋杜断、任用魏征等千古君臣之谊的佳话传世。

徐茂公评价李世民:李世民杀一叛将(1)

要知道纵观几千年的历史,“兔死狗烹”的道理如跗骨之蛆一般,几乎无人可以跳出这种循环,汉高祖刘邦如是、明太祖朱元璋亦如是,但唐太宗李世民却是少有的例外。

这也是他的仁慈、宽厚、聪慧之处,从这一方面讲他也确实是一位仁主,对于那些真心归附他的人,我们从他对他们的温和、宽厚待之的处置态度上也可见一斑。

但是,仁慈、从善如流在让他造就了贞观之治、大唐之风的同时,却也在某些不可知的方面给大唐埋下了一个隐患。毕竟有些时候,底下臣子们的建议也不见得有那么靠谱。比如有一次李世民曾经杀死了一员两面三刀的叛将,按照正常的走势,这员叛将的家属亲故也会被翦除,可这时李世民手下的大将却出面劝阻,李世民在劝说之下遂选择作罢,而叛将的妻儿也得以生存下去。

可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却在蝴蝶效应的连锁反应下撬动了历史的车轮,在250多年后叛将的后人却以叛将被李世民所杀的理由为埋葬唐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

徐茂公评价李世民:李世民杀一叛将(2)

02

这员叛将就是单雄信,熟悉隋唐演义的人对他不会感到陌生,单雄信是瓦岗的好汉之一。真实历史上,他也确实是瓦岗的名将,隋朝末年由于隋炀帝荒淫暴虐,导致国内动乱不断,各地的民众活不下去,纷纷起来反抗,其中势力最大的起义军就是瓦岗军。

翟让等人在河南地区起兵,也拉开了瓦岗起义的序幕,单雄信就与自己的好友徐世勣一起加入了义军,他们俩人也是瓦岗军的元老,一直随着翟让四处征战。这位徐世勣是后来李唐的开国名将,他也就是那位演义里面无所不知的瓦岗军师徐茂公。他们俩人在瓦岗军中非常有名,单雄信善用马槊,长于奔袭战术,因此在军中也得到了“飞将”的称号。

徐茂公评价李世民:李世民杀一叛将(3)

而随着李密等能人异士的到来,瓦岗军也走上巅峰,可是也正是因为各方势力的加入不统一,也让他们内部因为权力分配而却发生了分裂。于是一场由李密设下的旨在诛杀翟让一方势力的鸿门宴由此而有。

面对李密的动手,徐茂公选择了保护翟让,但单雄信却十分“明智”,双方此时的实力本就不可同日而语,他率先选择了投靠李密。在一众士兵的砍杀下,翟让身死,而徐茂公自然也是无能为力,最后也只得投靠了李密。

徐茂公评价李世民:李世民杀一叛将(4)

然而这次的分裂,让单雄信心里一直不服,后来李密战败,单雄信就立即投靠了王世充。在王世充手下他多次与李唐军队征战,自己还曾经打算在阵前冲杀李世民,而他昔日的密友徐世勣却早已投靠了李唐。不过虽然曾经的朋友如今兵戈相向,但俩人的关系却依旧很好。

面对李世民带领的唐军,王世充根本无力抵抗,后来也只得选择投降。而单雄信就落到了唐军手里,这个时候单雄信又想要投降李唐,可李世民对他这个反复无常、两面三刀的小人非常不满,于是就决定杀掉他。

徐世勣作为单雄信的好友,为了保住好友的命,自然是恳求李世民能够网开一面,可是李世民没有完全听从他的意见,只是同意不祸及单雄信的家人,让徐世勣去照顾单雄信的家人。

徐茂公评价李世民:李世民杀一叛将(5)

单雄信终究是没能活下来,好友的死让徐世勣非常伤心,他也确实信守承诺,一直坚持照顾单雄信的家人。其实在李世民的麾下,也有不少的降将,有很多人都得到李世民的信任,他们在朝中也是坐到了高位。只是单雄信为人反复无常,还曾经想杀了李世民,接纳他的话可能是一个隐患,毕竟“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因此李世民才会坚决杀掉他。可李世民做梦都没有想到,单雄信的后代却给李唐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03

有徐世勣这些高官帮忙,单雄信的家族在李唐也能一直延续下去,他的后代也还能在朝中做官,就连单雄信的儿子都被封为梁州司马之职。

纵观有唐一朝,单家一门中不仅有人能做到安东都护府都护,刺史这类的高官,就连香火、宗嗣延续也是极其兴旺,一直延续到唐朝灭亡。

徐茂公评价李世民:李世民杀一叛将(6)

但随着唐朝的国力日渐衰微,大唐王朝在历经安史之乱之后,内有宦官专权,外有节度使、藩镇林立,已然今非昔比、日薄西山。

这样的环境之下,也催生了一次次的农民大起义。乾符五年(878年),数次不第的黄巢趁机起兵作乱,他的起义军更是席卷了唐王朝的全国各地。

虽然黄巢起义没能灭掉唐朝,但它给了唐王朝致命一击,也让唐朝再也没有复兴的希望,没过几年(907年,朱温灭唐)就被朱温灭掉,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而在黄巢起义的大军中,单雄信的子孙们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当时单家四兄弟单兴、单旺、单茂、单盛都加入到起义中,他们四人作战勇猛,在起义军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他们也被称为是“黄军四杰”。

事实上到了他们这一代,单家已经传承了11代250多年,虽然他们的祖先当初是死在了李世民的手里,他们与李唐皇族也有着深仇大恨,可毕竟过去这么长时间了,外加上单雄信也确实有取死之道。

徐茂公评价李世民:李世民杀一叛将(7)

但现实就是如此残酷,李世民要是泉下有知,他应该非常后悔,当初要是继续拒绝徐世勣的要求,把单雄信家族给铲除干净,也就没有那么多麻烦了。

黄军四杰在黄巢大军里面到底起了多大作用还不得而知,起码他们四人不是黄巢成事的主要因素,唐朝的灭亡,也与他们四个人的关系没那么大。可像单雄信的家族在朝廷里面也是世受国恩了,没想到他们倒头来又反水对抗朝廷。

其实单家四子参加起义军,也是有着某种因素的,唐朝末年国家确实是无比腐败,在起义的队伍里面,有很多人也是唐朝功臣的后代。比如,后来极力撺掇朱温杀掉李唐宗室和所有官员的李振,他也是功臣之后,自己的祖先曾经是兴唐名臣李抱真。这样一位功勋后裔,没想到也走上了反唐的道路。

徐茂公评价李世民:李世民杀一叛将(8)

李振的事情,也证明了黄军四杰参与反唐事业,最主要的因素是由于朝廷腐败昏庸。当时贵族集团掌握了朝廷大权,他们断绝了天下士子的上升通道,像黄巢他就是多次科考都没办法中第,这才走上了反唐的道路。

这些名臣之后,他们原本应该比平常人晋升更快才对,可由于朝廷腐败无能,他们的通道也被阻断了。不投身义军的话,他们这一辈子可能就没有发迹的机会了,因此他们反对朝廷。

从单家四杰,李振这些人的选择来看,唐朝已经失去了人心,无论是民众还是任何人,都不会去支持朝廷,那朝廷就真的维持不下去了。

而李唐皇族最大的遗憾也是,作为王朝它们无法摆脱历史周期律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吏治的腐败、上升通道的阻塞,外加上生产资料包括土地在内的各种兼并加剧,也导致这部巨大的国家机器终于不堪重负,轰然倒塌。

徐茂公评价李世民:李世民杀一叛将(9)

04

历史的作用是什么?在司马光编纂了《资治通鉴》完本之后,宋神宗给出了书名。“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是谓《资治通鉴》。

而正如这句话的含义那般,历史其实就是一门让人能够总结经验教训,并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出路的学问。

对此,英国哲学家培根也说“读史令人明智”。古人诚不欺我,而对于《资治通鉴》这本编年体史书而言,它记载了1300多年的历史,对于各种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都有着详尽的介绍、品读。

它是一本让我们增长智慧的书籍。自其问世,便广受好评,后人中顾炎武、曾国藩、梁启超、伟人都对这本书推崇备至。其中,伟人甚至还17次批准过《资治通鉴》,称赞这是一部令人获益匪浅的好书。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