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雕的白铜锤:匠人志玉川堂
手工雕的白铜锤:匠人志玉川堂从大块的铜板上剪下合适的尺寸,并用大木锤敲打出大致的外轮廓,为后续的工作做准备。打起几乎每一把锤都是专人使用的,由于每个人的手法和经验都有所不同,所以手柄的长度、粗细、形状都根据个人的修行情况而不断进行着调整。鸟口悬挂铜器,并配合敲打的鎚起技法专用工具。而“鸟口”之名也是明治时期由玉川堂命名。如今保留在玉川堂的鸟口都是其两百年间自行制作的。
玉川堂
创始于1816年,日本传统手工铜器工坊、无形文化财产。
所出产的铜壶皆以纯手工打造,其匠人制壶全凭感觉,尺寸大小皆在脑中,壶身分布不规则锤打压印,非机械可以完成。其中技艺最高者,可将一块铜一体成壶,壶身壶嘴一气呵成,此最高技艺名为“口打出”。
用铁锤敲打,所制作出的器具便是“锤起”铜器。锤起铜器的制作工序里要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为了制作烧水壶便要用到数十种鸟口以及铁锤。敲击铜片不是将之伸张而是缩小。怎么缩怎么卷全凭工匠的感觉。尺寸大小都在工匠的脑海中。敲打一次铜就会变硬,所以在制作的过程中要将其放置火炉中使其便柔韧。最后再运用玉川堂独特的着色技术进行着色,这样饱含了工匠们的技术和心血的烧水壶便完成了。
几乎每一把锤都是专人使用的,由于每个人的手法和经验都有所不同,所以手柄的长度、粗细、形状都根据个人的修行情况而不断进行着调整。
鸟口
悬挂铜器,并配合敲打的鎚起技法专用工具。而“鸟口”之名也是明治时期由玉川堂命名。如今保留在玉川堂的鸟口都是其两百年间自行制作的。
打起
从大块的铜板上剪下合适的尺寸,并用大木锤敲打出大致的外轮廓,为后续的工作做准备。
退火
铜只要敲打就会变硬,因此,需将其放入火炉中加热后浸入水中冷却,铜冷却后还能保持其柔软性。
圈打
利用各种各样的鸟口和锤子,一边慢慢地敲打铜片使其延展收缩而成型,同时也形成了细致的鎚目纹。
雕金
利用錾刻、雕刻、锤揲、镶嵌等技法装饰铜器表面。
修整成型
用小锤修整外轮廓和表面的纹路。
被称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理由之一
染色>>>
玉川堂耗费长年独自开发,
并使其发展的铜器沁浸染色技术。
宣德色(夕阳红叶)
宣徳色起源于中国明代宣徳年间(15世纪)发明的着色技法,这种着色法传到日本之后,玉川堂代代将其继承下来。宣德色是用铜锈和硫酸铜的混合液煮透的着色技术。让人不禁遐想到日本海的夕阳其流畅的质感,持续使用数十年之后,在岁月的演绎中慢慢地转变为浓厚的枫叶红。
紫金色(初时雨)
紫金色是玉川堂独自开发的着色技法,是在铜的表面烧接上锡之后,再用硫化钾等溶液进行浸泡。大正时期,在制作过程中偶然发现了铜器上附有铜而被发明的。孤高严肃的色调,是在大雪中,呕心沥血敲打铜片的工匠其眼泪和汗水的结晶。
复合金色(明色秋风)
屡遭失败之后,在昭和初期,终于成功的研制出了分色的技法。绽放着华丽色彩的锤起铜器的诞生便拉开了帷幕。在铜器的部分表面上烧接上锡便可以分色。优雅的美中洋溢着独特的浓艳的色彩,这些都归功于所有的工序中使用的都是天然的原材料。
银色(银色雪暴)
在铜的表面烧接上锡之后,便可以变成柔和的银色。高贵的质感和甜美的色彩,让人忍不住脸上绽露微笑。高贵而不张扬,低调而不失华丽,这就是所谓的新泻美人吧!
素铜色(红炎昼)
有如尽情沐浴着烈日阳光的稻穗的颜色一样,锤起铜器呈褐色。因为是利用铜本身所带有的颜色研制出的着色技法,所以饱经岁月之后还是呈深褐色。单纯朴素的色调更能衬托出花束的华丽。
被称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理由之二
沿袭近两百年历史的制作技术>>>
玉川堂位于世界上屈指可数的金属加工产地--日本国新泻县燕市。而说到燕市成为产地的机缘,那要追溯到江户时期初期“和钉”(日式钉)的制作。江户时代后期,由从仙台引渡过来的工匠带来了其制造技术。燕市铜器制造产业的发展背景里,有因为燕市近郊的弥彦山出产优质的铜,是制造材料容易到手的缘故,于是药罐以及锅等日用品开始大规模的开始制造。
其作品不仅在国内,即使在国外评价也是想当高的。并尝试在日常铜器(如锅、药罐等)的制造逐渐加入工艺品的元素。
像这种经过长年累月所磨练出来的技术能够代代相传,并使其发展的企业世界上绝无仅有。
初代 玉川 觉兵卫(1799-1871)
继承从仙台来燕市的工匠藤七的鎚起铜器制作方法,并开始制造日常生活中的日用铜器。其因对燕市鎚起铜器有创业之功劳而受到赞赏,在明治三十四年受到当时农商大臣的追奖。
第二代 玉川 觉次郎(1829-1891)
逐渐在日用器物上加入工艺元素,作品在明治六年日本首次参加的维也纳世界博览会中出展,使燕鎚起铜器驰名世界。
第三代 玉川 觉平(1853-1922)
作品明治二十六年的哥伦比亚世界博览会和明治四十三年的日英博览会中获得银奖。明治27年为庆祝明治天皇大婚25周年上奉献了花瓶一尊。
第四代 玉川 觉平(1881-1947)
毕业于东京美术大学(现东京艺术大学)。开发了水壶口打出技法和着色技术,致力于产品的近代化、多样化,使作品在美观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明治时代,东京、京都等地进行了技术交流,达到了真正的美术工艺品的领域。其当时制作的花瓶和香炉在国外内的博览会中受到了高度的评价。
第五代 玉川 觉平(1901-1992)
着手复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造受毁灭状态的鎚起铜器行业。因其努力,鎚起铜器在昭和三十三年,被新泻县指定为“新泻县指定无形文化财产”,在昭和五十五年被文化厅选为“应记录制作技术等措施的无形文化财产”。
第六代 玉川 政男(1938-)
为玉川堂培养了许多工匠,于昭和五十六年设立了“燕分水铜器合作社”,被当时的通商产业大臣指定为“传统的工艺品”。平成十四年,复原木纹金技术的六代胞弟玉川宣夫获得紫绶褒章,平成二十二年,玉川宣夫被认定为日本国重要无形文化财产保持者,即人间国宝。
“人间国宝”玉川宣夫先生的”木纹金世界”
所谓木纹金,产生于约 400 年前日本江户时代初期,指利用不同金属颜色的差异创造木纹花样的金属加工技术。铜、银、红铜 ( 含金量 3 % ) 等 20 ~ 30 片色彩不同的金属融合制成金属块。一边用铁锤敲打一边用钢凿雕刻表面做成木纹花样的金属板之后,再成形为容器。需要精心地锻造金属,使叠合在一起的金属层开始流动或膨胀,从而表现出复杂的木纹花样。玉川宣夫是复原木纹金技术的世界第一人。
第七代 玉川 基行(1970-)
继承二百年的祖业,致力于作为地方产业的国内唯一鎚起铜器产地的发展。2008年,玉川堂的店铺、土蔵(土墙仓房)、锻金场(锻造场)、雁木(檐下的通路),都被登记为“日本国的有形文化财产 (建造物)”。
赏析·玉川堂铜器>>>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
匠人志 整理出品
━━━ 欢迎更多匠人信息推荐 ━━━
推荐匠人或平台合作请联系C--jrz
投稿邮箱:3057343601@qq.com
长按扫二维码关注匠人志
本平台除了匠人原创,其余转载文章均标明出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如有异议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