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瓷砖国内大卖场:进口瓷砖百亿市场有多远
进口瓷砖国内大卖场:进口瓷砖百亿市场有多远如果说该联盟是进口砖在中国的第一个“家”,那顶层进口馆就是中国陶瓷城为之建起的一处栖息地,从抱团取暖到被外界热情接纳,进口砖的风口真的来了。但有老人退出,也有新人进场,在大浪淘沙中,不少进口砖品牌已成功地在中国各地生根发芽,包括伊莫拉(前身为“意大利蜜蜂瓷砖”)、马拉齐、德赛斯、拉米娜、东鹏DPI旗下三大品牌、HBI、唯美集团的意美家等。于是,2018年中国进口瓷砖TOP联盟应运而生。“新媳妇”迎进门来,自然要有“新房”住。2021年11月,佛山老牌建材卖场中国陶瓷城启动“上新计划”,在五楼打造了一万多平方米的顶层进口馆,迎来了12家进口瓷砖品牌的入驻,这其中不仅有“新媳妇”,也有已经“扎根生子”的“老媳妇”,比如DPI、CK等。话说回来,“新媳妇”能如此勇敢地来到异国他乡,绝对离不开“前辈”们打下的江山。据简舍创始人顾中飞介绍,最开始进入中国内地的进口砖,多是香港、北京、深圳的贸易商拿进
▲进口砖远渡重洋而来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与考验下,率先扭转经济下行态势,令消费市场重焕生机。
涅槃重生后的中国市场,吸引了不少外来资本的目光,再加上疫情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高品质家居生活的追求,令建材人看到了新的商机。于是,郎有情妾有意,今年又有不少国内企业与外国瓷砖品牌牵手成功,并将其带来中国。
比如,费罗娜引进意大利41zero42和西班牙WOW;印赛·意式质感砖引进西班牙进口岩板;玛缇尚家(玛缇子公司)新增LE CORBUSIER、GIGACER;壹號引进意大利ISLA瓷砖、西班牙AZUVI瓷砖、X-LABS岩板;琪和国际引进意大利葆蝶家贵族瓷砖……
“新媳妇”迎进门来,自然要有“新房”住。2021年11月,佛山老牌建材卖场中国陶瓷城启动“上新计划”,在五楼打造了一万多平方米的顶层进口馆,迎来了12家进口瓷砖品牌的入驻,这其中不仅有“新媳妇”,也有已经“扎根生子”的“老媳妇”,比如DPI、CK等。
话说回来,“新媳妇”能如此勇敢地来到异国他乡,绝对离不开“前辈”们打下的江山。
据简舍创始人顾中飞介绍,最开始进入中国内地的进口砖,多是香港、北京、深圳的贸易商拿进口产品做贸易,以赚钱为目的的买进卖出。当时国内以传统亮面瓷砖为主,仿古类、质感类产品相对缺乏,让他们成功赚到第一桶金。但随着国内陶瓷生产工艺的不断提升,这一批进口砖的红利不再,只能选择急流勇退。
但有老人退出,也有新人进场,在大浪淘沙中,不少进口砖品牌已成功地在中国各地生根发芽,包括伊莫拉(前身为“意大利蜜蜂瓷砖”)、马拉齐、德赛斯、拉米娜、东鹏DPI旗下三大品牌、HBI、唯美集团的意美家等。于是,2018年中国进口瓷砖TOP联盟应运而生。
如果说该联盟是进口砖在中国的第一个“家”,那顶层进口馆就是中国陶瓷城为之建起的一处栖息地,从抱团取暖到被外界热情接纳,进口砖的风口真的来了。
大胆想象一下,这次的风口有没有可能让进口砖进入百亿市场?怀揣着这个疑问,我们开始了长达半个多月的调研。
▲CK是较早进入中国市场的进口品牌之一
生存基因:体系优势 赛道选择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进口砖来到中国,大概有五种途径:
一是在中国设立分公司,包括马拉齐、德赛斯等。
二是由国内贸易商做总代,比如西班牙CK、意大利EK由东古电子商务公司代理;意大利葆蝶家贵族瓷砖由琪和国际代理。
三是由国内品牌做总代,比如定位为原装进口馆的东鹏DPI(Dong Peng International),代理了意大利rex(锐思)、意大利CERIM(希锐)和西班牙GRESPANIA(帕尼亚);HBI则是采取了1核心品牌(意大利LEA总代) 2特色品牌(西班牙DURSTNONE和ARKLAM系列产品代理)的模式;赛德企业代理加德尼亚;玛缇代理Roberto Cavalli、Armani等意大利品牌;简舍在独家代理西班牙ARGENTA(阿吉塔)的同时,也进口意大利系列产品。
四是国内品牌进口系列产品,比如费罗娜进口意大利41zero42和西班牙WOW具有设计感的异型砖、小规格瓷砖;印赛·意式质感砖通过与贸易商合作的形式,最终选定四款西班牙岩板在中国市场推广销售。
五是合资品牌做进口,这是相对特殊的途径,据ICC瓷砖Global项目负责人耿海波介绍,目前ICC是中国陶瓷行业唯一的合资品牌,从2011年就开始引入意大利、西班牙、墨西哥的进口砖,此后还成立了进口体系Global项目,不仅成为ABK品牌的中国总代理,还引入了西班牙3个品牌的部分产品,其中ABK是Global项目“皇冠上的宝石”。
▲马拉齐产品在豪宅上的应用
以上除了独自闯荡的分公司模式外,其它模式大多由代理的贸易商/品牌占主导地位,他们之所以选择进口砖,其产品和品牌优势一定是先决条件。
据相关人士透露,进口砖与国产砖的差异,主要是在产品系统的构建上,进口砖在做产品研发时已经考虑到配套运用、更新迭代、生命周期,考虑到了产品与运营端、营销端,以及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有精准的用户画像。进口砖的设计逻辑,是从顾客开始,从用户开始。
在HBI平台创始人魏继国看来,进口砖和国产砖的差异主要还是在一些产品的细节、工艺的质感上,整体来说,进口砖在这些方面还是会做得更好、更完善一点。但最关键的还是在品牌赋能上,会比国内的更强一些。
费罗娜水泥瓷砖创始人陈高照认为,在物理指标上,中国的内控标准比意大利好,意大利与国产拉开差距的地方在于:1、他们有设备与上游的资源,在新工艺的运用上至少领先一到两年;2、在一些原创设计上,有他们的独到之处。
比如,马拉齐中国分公司运营总监谭希渊就指出,高端客户非常喜欢马拉齐的一款“魔毯砖”,这是由意大利国宝设计师安东尼·奇特里奥设计。
德赛斯也是凭借一款“龙至尊”雪花白岩板,被北京“中国尊”项目采用后才崭露头角。
顾中飞则将进口砖分为两个模块:岩板类和瓷砖类。如果是从进口瓷砖的角度来看,他认为国产产品的水平不逊色于进口砖,进口砖能够在国内蓬勃发展的,主要有特色类(爱力蒙特进口的花片)、奢侈品类(兰博基尼、独角兽、卡沃利等)。
而就岩板类来说,顾中飞认为现在正是春天,原因在于国内岩板市场鱼龙混杂,价格参差不齐,产品差异化小,这使得很多客户更愿意选择进口岩板。
CK瓷砖中国市场部经理、EK岩板总经理助理戚观杰却认为,由于进口砖注重对细节的打造,导致其研发周期较长,产品更新速度比不上国内。比如他们曾向CK总部提议,针对中国市场生产岩板,但总部的态度相当谨慎,不愿轻易踏足新的领域。
因此,用印赛·意式质感瓷砖创始人梁建雄的话来总结,国产砖不见得就比进口砖差,两者各有优势,关键还是要看企业/品牌自身赛道的选择。
▲印赛引进四款西班牙岩板
对于已在国内市场建立起一套运营体系的企业/品牌而言,他们更多的是出于产品互补的需要,在匹配度相吻合的前提下,完善产品体系才能占领更大的市场。
据DPI进口瓷砖总经理张升华透露,金字塔尖的客户要么选石材,要么选进口砖,选择国产砖的很少,东鹏希望通过代理意大利高端品牌,来满足金字塔尖客户群体的需求。这也是东鹏从用户角度出发,更好地占领高端市场的战略举措。
耿海波表示,ICC根据产品体系来选择进口砖,引进的产品不光要足够好足够差异化,同时也要与ICC的体系互融,实现1 1﹥2。
陈高照也表示,费罗娜要做年轻人的零售,年轻人喜欢素雅风格,同时还追求个性化,素和雅通过费罗娜的主力产品来实现,进口产品带来的视觉冲击感则是彰显个性的需要,两者结合能更好满足目标消费人群的购买需求。
还有做高端手工砖、马赛克起家的赛德企业,与加德尼亚一样针对高端客户群。加德尼亚中国运营中心副总经理计磊说:“我们觉得进口瓷砖在国内会迅速增长,所以想引进一个有贵族基因的品牌在国内销售。”
而对于生产研发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品牌来说,进口砖则是转换赛道的需要,他们需要依靠进口砖的产品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在大品牌的围攻下获得生机。
顾中飞表示,2020底简舍看到岩板风口变了,所以拿进口岩板作为一个壕沟,跟国内品牌进行一个差异化的竞争。
某进口砖贸易商更是直言,很多人做进口都是被逼无奈,选什么品牌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去把它做好。
▲用加德尼亚瓷砖打造的酒吧空间
成长土壤:设计驱动 圈层扩散
如何把进口砖做好?这个看似千头万绪的难题,拆分来看无非就是要解决“卖给谁”和“怎么卖”的问题。
陈高照指出,进口砖的消费人群,基本上分为两大类:一是特别有钱,想展现自身财富地位的人群;二是欣赏意大利、西班牙的设计感,认为用进口砖才能表达自己生活方式和品味的人群。
另外,戚观杰还补充,从事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年轻一代,有国外生活背景、从海外留学归来的精英阶层,以及留意国外资讯的群体更容易接受进口砖。
按照谭希渊的说法,可以统称为“非富即贵”。这决定了进口砖的打法。
张升华认为,目前进口砖的销售渠道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全国网点布局,与优质经销商合作,以服务C端的高端豪宅客户为主,重视设计师渠道的推广,终端形成体系化运营,有专业的运作团队和专卖店,比如伊莫拉、马拉齐、DPI等;
一类是以定制和工程为主,偏B端客户,主要是橱柜厂商、工程客户,比如德赛斯最早以定制作为突破口,做橱柜、台面等高端定制,也参与一些高端工程。拉米娜的产品也是薄板、岩板,重工程渠道,也做高端订制。
这两类虽然初期侧重点不同,但在具体运作过程中也会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做多渠道发展的融合与突破。
陈高照的观点则有些不同,他表示,大B端这个板块基本是头部品牌“一统江湖”,不过也会分化出20%给进口高端品牌或特色化品牌,比如去年就有品牌做了几千万的精装房项目。C端则是越来越“百花齐放”,这是由消费者决定的。越年轻的消费层级,他们的喜好越碎片化,因此进口砖主要是在零售市场的竞争。
▲费罗娜进口特色型产品
就我们对进口砖运营企业/品牌的调研情况来看,也基本符合以上两位受访者的说法。
加德尼亚在中国有50多个经销商,采用的是经销商加工程模式。计磊表示,赛德企业做总代的优势体现在以下方面:商业模式构建——制造商思维,薄利多销;长期规划——有品牌思路和落地的实操动作;自身基因——有高端市场的运营经验、客情资源借力,打造商业模式、构建渠道的开放式视野。
德赛斯的主要方向在橱柜、工装、家装层面,以代理商为主,目前有30多家经销商,3000多家橱柜公司上样。
谭希渊表示,马拉齐在国内的销量,主要依托设计师渠道、店面零售、异业联盟,近一两年工程(甲级写字楼、商业连锁项目)开始上量,这是未来马拉齐新的增长点。
目前ICC在终端有将近200个专卖店,Global项目是在原有网络中展示、销售,设计师渠道是经销商非常重要的渠道,主要是通过设计服务营销和价值体验来实现成交。
在DPI,经销商和设计师是核心渠道,目前已在全国建立起100多个销售网点。张升华解释,高端用户装修首先会找优秀的设计师,也会选择高端的材料品牌,配合设计师做好产品的方案,以及专业的落地服务至关重要;除了设计师渠道,DPI也在不断拓宽渠道,形成6 1组合:高端工程、区域高端品牌的异业联盟(客户资源共享)、高端小区(做样板房推广)、高端家装(全案,从设计到施工落地)、高端定制、老客户。
DPI非常注重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环节,张升华认为,前期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中间更好的成交,后端的落地服务是为用户的满意度画上一个句号。当有了满意度,客户可能再裂变,转介绍或者二次购买,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
HBI也是主打中高端零售和设计师渠道,目前全国已有近200家专卖店,以差异化的产品、品牌的传播和赋能、好的展示和设计、服务和交付保障来打通销售通路。同时,HBI一直倡导设计驱动,在产品设计、空间设计、平面设计和应用设计等方面,已组建起40人左右的运营团队。
CK也在全国开了50多个专卖店,以圈层(设计师、业主)带动销量,需要经销商有深度资源匹配,目前分为两种招商模式:对于没有接触过进口砖但想转型的,先在原有基础上拿出一点空间卖产品,让原有圈层了解并摸索如何扩大;对于本身就在当地积累了一定的圈层资源,可以跳过学习阶段直接建店。
意大利Roberto Cavalli奢磁&法国Le Corbusier磁砖中国区营销总监邓智芬指出,他们代理的进口砖主要走经销商渠道,Roberto Cavalli网点有七八十个左右,都是独立门店,个别也会有设计师的渠道(还没有经销商的城市,设计师或业主有需求,总部直接来做服务对接;一般有经销商的城市,总部把设计师资源嫁接给经销商做服务)。
印赛·意式质感砖的进口岩板主要通过经销商的设计师渠道进行销售。从区域来说,浙江地区销售最好,约占印赛进口岩板销量的50%。进口砖的顺利推广,也得益于印赛客户群体本身比较优质,他们注重产品品质和质感,更易于接受进口岩板。
▲德赛斯工装案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进口砖不仅要建起专卖店,还要建好专卖店,店面效果也是吸引高端圈层的重要一环。
邓智芬直言:“新的总部展厅很花钱,每一种材料都要选用最极致、最好的材质。”她希望打造一个真正的Roberto Cavalli Home体验馆(展示涵盖瓷砖、家具、壁纸、红酒、服装、包包、首饰、餐具等等)给消费者,让消费者全面了解该品牌。同时,他们对经销商的要求也很高,光建店标准就超1万元/㎡,这样才能带来沉浸式的空间体验感,“给业主一个奢侈的理由”。
据戚观杰介绍,CK在中国陶瓷城顶层进口馆打造了800多㎡的展厅,基本按照豪宅标准实现一比一还原,光是客厅模拟间的面积就有100多㎡,而且CK倡导将材料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不会无节制地用瓷砖堆砌,目的就是为了给高端业主带来更真实的体验感,而这一设计逻辑也会被应用在终端店面上。
耿海波表示,ICC有自有风格的形象和体系——以设计为导向的消费体验。Global项目的产品整合引入也必须要融入ICC 自身的产品与店面体系。比如ABK的岩板,有大理石、岩石、金属、水泥不同质感面,不光与ICC 产品体系能够匹配,而且通过ICC的混搭设计能够最大化呈现应用效果。
费罗娜做的则是“买手店”,将进口砖的展示融合在费罗娜体系中,与自有产品合为一体。
综上所述,进口砖的销售模式已然清晰,即多渠道并行,但侧重点各有不同,其中建立专卖店的零售渠道占主流,通过设计师渠道和提升自身设计能力,实现圈层扩散。
▲ICC与Global项目的融合展示
百亿市场:消费升级 理性运营
虽然已有不少进口砖品牌成为优秀模范,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上千亿规模的中国瓷砖市场中,所有进口砖的体量加起来也不过沧海一粟,市场覆盖率也远远低于国产品牌。
据知情人士透露,全国进口瓷砖销售份额大约有25亿元,深圳最大(以工程为主)估计5亿元,北京第二(零售强、高端项目也多)估计5亿元,成都、西安、杭州、上海、广州加起来估计3亿元。另外还有50多个城市可以做进口砖,全国做进口砖的有效销售城市大概在60个左右。
戚观杰也表示,纯进口砖加起来就20个亿左右,甚至还不如一个国内头部品牌的体量。他还指出,进口砖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等一二线城市,或一些发达的三线城市,再往下支撑不了这个消费能力,而且三四线城市的高端业主也会前往一二线城市寻找设计师和材料。
那么,进口砖做强做大的“拦路虎”在哪里呢?
张升华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价格问题,价格高难免会让受众群体变小变窄;二是运营问题,进口瓷砖要做大,需要在运营体系建设上持续投入,没有大的资金投入,或者有大的资金不做系统运营,都很难做大。
戚观杰认为,进口砖只能服务金字塔顶尖的阶层,但传统豪宅装饰还是更倾向于木材和石材,瓷砖占比相对较低,消费圈层狭窄,决定了进口砖市场难以扩大。
德赛斯相关人士则认为,进口岩板在国内的销量不会越来越大,从今年广州设计周进口岩板展位很少就可以看出来。主要问题在于加工落地问题不好解决(全国范围内),价格太贵也是一个原因,当然服务无法覆盖全国范围是根本原因。
魏继国则表示,人才是最核心的竞争力,进口砖运营的主要问题在于缺少优秀人才和创新人才。
邓智芬也有着同样的观点,她认为,进口砖需要综合型、高素质人才,未来导购应该变成高级家居顾问,对瓷砖、设计与其它高端家居品牌都熟知,才能给到高端业主更专业的服务。
▲ROBERTO CAVALLI的专卖店不一般
按照玛缇瓷砖联合创始人欧天成的的说法,进口砖能否实现井喷,需要从消费端、生产端、代理端三个层面来看待,综合其它受访者的意见也是如此。
在消费端,随着中国消费市场的不断升级,进口砖的目标群体会进一步扩大。
邓智芬指出,中国高端奢侈品牌的消费市场越来越大,每年都在以百分之十几的市场份额在增长,而且是遍地开花,很多城市都有消费力很强的百万级、千万级,甚至以亿为单位的富豪,他们会越来越从功能性的需求,变成精神层面的需求。
戚观杰认为,中国的富豪越来越年轻化,他们的消费观念和对事物的追求会更加超前,未来的进口砖市场会越来越大。
陈高照认为,中国的瓷砖消费群体正处在颜值经济时代,对产品风格的接受度越来越开放,有设计感、有明显品牌符号或产品符号、辨识度高的进口砖品牌,销量也会增加。
耿海波说:“我们看好进口砖是必然的,需求端、供给端现在都成熟了,消费者的眼光和实力,包括理性的消费态度,都会让进口砖的份额进一步扩大。”在ICC体系内,进口砖的销售份额占到30%是他认为比较理想的状态。
意大利葆蝶家贵族瓷砖代理商邝伦伛相信,中国经济会越来越好,消费观念会不断升级,两者结合描绘了进口砖的美好蓝图。
▲DPI进口产品应用
在生产端,进口品牌与代理商相互配合,回归价值属性,通过价格的理性化或分级化实现销量增长。
在陈高照看来,整个进口砖板块所占比例会有1%到3%的增量,这个增量很大可能来自于理性化过后的进口产品,包括国外中小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后降低溢价;或者头部品牌主动放下身段,价格理性化。
顾中飞也认为,如果把进口砖回归到价值的理性,回归到符合市场规律这条路上,进口岩板还是有一定的机会,毕竟西班牙和意大利的产品符合现在年轻人的审美逻辑。
梁建雄对一味追求高利润的做法也不是很认同,他说:“以前进口砖可以卖到300%的利润,现在除了一些垄断型、技术创新型产品,高性价比的产品还是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目前印赛很看好进口砖在中国的市场,计划明年将进口砖的份额由目前的5%提升至30%。
欧天成透露,ROBERTO CAVALLI可以说是中国高端瓷砖的天花板(最贵),终端卖价大多在3500-5000元/㎡,部分特色花片产品更是在15000~250000元/㎡。不过现在玛缇也在慢慢错开不同进口品牌的定位,有些入门级进口砖的售价其实跟玛缇一些中高端产品的价格差不多。
不过,对于进口砖是高利润产品的这一说法,张升华并不认同。他解释说:“意大利高端进口瓷砖品牌的价格高,是因为从国外进口的成本本来就高,还要加海运费和关税,以及做充足的库存来支撑全国网点的销售,品牌运营的市场投入也很大,所以综合成本高决定了终端的卖价也高。”
张升华进一步表示,价值决定价格,进口砖更多拼的是品牌、产品、服务等价值,而不是做“兄弟”间的内卷,保持合理价格,重视运营,可能未来五年左右的时间,进口砖有机会在国内发展到百亿规模。
话虽如此,DPI三个品牌其实也做了定位上的区分,目标客户群体、经营渠道的侧重点不同,价格也会有所差别。张升华相信,随着产品销量的不断增加,总代理跟工厂的议价能力越来越强,采购成本可控,最后给到用户的价格也会更有竞争力。
当然,也有受访者表示,进口砖的售价高低各凭本事,关键看自身的运营能力。
▲HBI的外立面很有气势
在代理端,以品牌化、体系化运营,打响市场知名度,提高品牌溢价能力。
顾中飞指出,现在国产砖的产品品质越来越好,如果进口瓷砖这个模块不玩体系化,肯定是搞不定的。目前从市场层面来看,做得最好的主要有伊莫拉(做品牌)、DPI(依靠东鹏这个完整的体系推进)以及以分公司形式运营的马拉齐,他们都是体系化运营。
魏继国认为,进口砖不会奔着一个多么大的规模去,但始终会有它存在的一个市场空间,目前主要还是要把组织系统打造好。他认为,产品维度的竞争是基础,品牌发展至今已形成一个基本的面,但更多的来讲,是看能不能有足够的文化驱动整个组织不断成长。
相关人士认为,目前国内小而美品牌,包括贸易商、合资品牌,会成为进口瓷砖的推广角色,最终进口瓷砖井喷式增长,需要国内头部企业的加入,因为它们有品牌基因和基础。国内合作商要有比较满意的销量,才能与国外品牌实现中长期合作,而经销商投入会看中国合作商总部的投入力度。如果大企业参与,比如做中国总代或合资开厂,进口品牌的份额肯定会放大。
欧天成的看法一致,他指出,厂家做总代,有实力将网点布得更快,提高在消费端的曝光率;对于生产端来说,进货量大则有利于将价格压下来。
▲你见过这样的瓷砖展厅吗?
总体来看,大部分受访者对进口砖的未来还是比较乐观,对百亿市场也有着很高的期待。
但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却听到了一个有意思的观点,一位受访者说:“进口砖做到百亿没有必要,因为能满足大部分消费需求的还是国产企业,进口砖只能满足一部分。如今国力足够强盛,国产品牌也已经在国际舞台上打下一片天地,如果进口达到上百亿体量反而是不健康的,自己的东西不能用吗?”
按照进口砖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百亿市场或将不远,至于到底有没有必要,你觉得呢?
专题策划:老狼
专题采访:老狼、阿兰、巧玲
专题撰文:阿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