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毒品一直是毒害人类的罪恶渊源:毒品就是这样毒害社会的

毒品一直是毒害人类的罪恶渊源:毒品就是这样毒害社会的近代,中国人民饱受鸦片的摧残。据说,1840年之前,英国政府每年从对中国倾销鸦片中征得的税收高达330万英镑,相当于其全年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而当时中国清政府全年总收入的十分之一要用来换取鸦片。1840年的鸦片战争,成为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此后,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更使中国主权进一步丧失,中国被冠以“东亚病夫”,并逐步落后于世界各国。中国从古至今也深受毒品的危害毒品扰乱着社会秩序首先,毒品会破坏家庭和谐。一个人一旦沾染毒品,便难以戒掉,而购买毒品的费用是巨大的,到了一定程度必然要靠变卖家中财产换取毒品,致使家徒四壁。一旦家庭中出现一个吸毒者,就意味着贫困和矛盾围绕着这个家庭,最后的结局往往是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其次,吸毒导致犯罪活动激增,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一个吸毒者每天要消耗0.5克毒品,这样每月的费用最低要在12000元以上,这是普

23岁的柯震东,因吸毒葬送了自己的演艺生涯,遭到娱乐圈的封杀;24岁,正值豆蔻年华的冯丹,因一支海洛因命归西天;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的王磊,在沾染毒品后家破人亡。毒品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痛苦。


早在奴隶社会,人们种植、采集毒品原植物用于消遣娱乐。如今,随着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发展,毒品的种类和形式也更加多样。毒品,已被联合国列为国际第一公害。世界卫生组织称其为“世界瘟疫”。毒品“百害而无一利”,毒不可碰。

毒品给全世界的人民带来灾难

毒品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吸食毒品,会使吸毒者产生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的依赖性,从而导致一旦停掉药物,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身心感到非常痛苦。此外,毒品可助长传染病,减少寿命。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全世界约有10万人死于吸毒,另有约1000万人因吸毒而丧失正常的智力和工作能力,吸毒者多数短命,一般寿命不超过四十岁。

毒品一直是毒害人类的罪恶渊源:毒品就是这样毒害社会的(1)

毒品扰乱着社会秩序

首先,毒品会破坏家庭和谐。一个人一旦沾染毒品,便难以戒掉,而购买毒品的费用是巨大的,到了一定程度必然要靠变卖家中财产换取毒品,致使家徒四壁。一旦家庭中出现一个吸毒者,就意味着贫困和矛盾围绕着这个家庭,最后的结局往往是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其次,吸毒导致犯罪活动激增,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一个吸毒者每天要消耗0.5克毒品,这样每月的费用最低要在12000元以上,这是普通人所不能承受的。为了维持毒品的消费,出路就只有去贩毒或者通过从事盗窃、抢劫、卖淫等手段来获得购买毒品的费用,致使违法犯罪活动频发。

毒品一直是毒害人类的罪恶渊源:毒品就是这样毒害社会的(2)

毒品加剧了各国禁毒形势的严峻。据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阿富汗禁毒部联合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阿富汗罂粟种植面积490万亩、可产鸦片9000吨,同比分别增长63%和87%,创历史新高。近年来,美国在禁毒工作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但是其取得的成绩并没有让纳税人感到满意。目前在美国监狱服刑的罪犯中,有近三分之一与毒品犯罪有关。各个国家的禁毒之路任重道远。


中国从古至今也深受毒品的危害

近代,中国人民饱受鸦片的摧残。据说,1840年之前,英国政府每年从对中国倾销鸦片中征得的税收高达330万英镑,相当于其全年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而当时中国清政府全年总收入的十分之一要用来换取鸦片。1840年的鸦片战争,成为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此后,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更使中国主权进一步丧失,中国被冠以“东亚病夫”,并逐步落后于世界各国。

毒品一直是毒害人类的罪恶渊源:毒品就是这样毒害社会的(3)

当代中国,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制毒贩毒的水平也不断提高。2017年,全国共破获走私、贩卖、运输毒品案件10.2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5万名,缴获毒品49.9吨。随着互联网、物流快递等新业态迅猛发展,不法分子越来越多地应用现代技术手段,全方位利用陆海空邮渠道走私贩运毒品,贩毒手段的科技化、智能化明显升级。互联网成为贩毒人员勾联交易的平台。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发布、订购、销售毒品和制毒物品,物色、诱骗、招募“马仔”运毒,“入伙”需要熟人介绍,通信联络使用隐语、暗语,交易采用微信、支付宝、Q币、比特币等在线支付方式,交易两头不见人,贩毒活动在互联网上更加隐蔽。中国的禁毒之路道阻且长。

近些年,随着《湄公河行动》、《破冰行动》等讲述有关贩毒禁毒的电影电视的走红,人们对毒品的认识不断加深,禁毒意识也在不断提高,但仅仅只是这些,其实是远远不够的。禁毒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作,需要我们每个人的甘于奉献、共同努力,需要每个国家里应外合,团结协作。我相信,未来毒品必将会从社会上消失。

毒不可碰。为了自己,为了家庭,为了整个社会,请“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作者:石晨晓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