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特色文化手绘:如果你去过书院门
西安特色文化手绘:如果你去过书院门来来往往的游客,从这头走到那头,感受到跨越千年岁月的历史。每家的大门各具特色,门前都是一片小天地,堆着各种宝贝。时常会看到书画家在门前挥毫泼墨,尽显才能,求字求画的人络绎不绝。这儿的建筑很有特色,影壁墙、琉璃瓦、大树青砖,西安的街道有很多的文物,每一条街道的历史都是非常的丰富。街道是城市风景的一部分,每家店面的招牌名家题字,更显的高古典雅和很深的历史文化底蕴。坐在老树下晒太阳聊天的老人,说些属于他们的故事,时而跑过的小狗,使得充满书香的街道还有些许的烟火气。
这是书院门的牌楼,在南大街最南端,离永宁门一路之隔,从这里进去,就是书院门步行街 ,西安人常说的“书院门”,指的是从碑林到关中书院门口的一条街,是一条具有历史的老街。书院门名字起源于它里面的关中书院,这条街上青石板铺路,整洁干净,临街店铺经营文房四宝、印章石料、画框画布、仿古扇面、异木奇石、字画工艺,置身此地,能感受历史文化的厚重,是隐匿在闹市之中的书香之地,是书画爱好者常来之地。
从书院门牌楼下走过不远就到关中书院,它曾经是西安文理学院,也是一块红色纪念地,是中国共产党在西安中等学校最早建立的支部。下午你来这里,说不定会遇到网红“扇子哥”。
这是一处老街道、老房子,紧闭的黑漆大门、金色的门扣,青砖砌成的门楼,门口歪斜的大树经过几十年大风的吹拂,大雨的洗刷,愈发沧桑,透着岁月的印记。
漫步书院门的街道,看着这些书香四溢的店铺,古朴的牌匾,琳琅满目的字画,书卷气息铺面而来,有年代感的古树,雕花的木门,构成这里不可或缺的部分。
这儿的建筑很有特色,影壁墙、琉璃瓦、大树青砖,西安的街道有很多的文物,每一条街道的历史都是非常的丰富。
街道是城市风景的一部分,每家店面的招牌名家题字,更显的高古典雅和很深的历史文化底蕴。
坐在老树下晒太阳聊天的老人,说些属于他们的故事,时而跑过的小狗,使得充满书香的街道还有些许的烟火气。
每家的大门各具特色,门前都是一片小天地,堆着各种宝贝。时常会看到书画家在门前挥毫泼墨,尽显才能,求字求画的人络绎不绝。
来来往往的游客,从这头走到那头,感受到跨越千年岁月的历史。
孔庙,碑林是先有孔庙,后有碑林,因碑林的名声大,孔庙也就淡化了,进了南门东是书院门,过三学街看见几颗大树,就是孔庙。孔庙正南是疱代正门的影壁又叫寒门,原为孔庙的万仞宫墙壁,上面的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孔庙”,由清末闻名书画家刘晖书写。这儿面向古城墙,一砖一瓦,一墙一树无不显现古色古香的气息。这里也是游人拍照打卡地。
西安碑林博物馆,是西安的巨大书库,碑石数量之多,价值之高世界第一,被称为“世界独一无二的石刻博物馆”,碑林的碑亭中有曹全碑、唐玄宗李隆基书写的“孝经”、有颜真卿、柳公权、宋徽宗赵佶、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明代书法家董其昌、清代书法家民族英雄林则徐等名人书法杰作。
这位“励志哥”常常出现在书院门街上,他身残志坚,无手胜过有手的健全人,一笔蝇头小楷书写春秋,墨染岁月,他的意志和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路过的人看到他,无不啧啧称赞。
本文所有钢笔画,由西安版画家胡西来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