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作家说乡愁:冯为国乡愁

作家说乡愁:冯为国乡愁来人是我一位远门的舅。“我是队长,村里个别户需要种子,想贷款!”面对跨镇的“老舅”急切的眼神,我心软了。简单寒暄中,刻意问询了解贷款需求。简单梳洗就后,给伯父说清当天的去向流程,我提起“挎包”跟随母亲来到老宅。娘把我喊起,说“你舅来了,找你有事。”刚刚提起“大挎包”的我:不是一个乡镇,找我干嘛?洗刷、梳理、整洁,这是伯父要求工作环境下,履行农信社职员的基本常识,待人接物、迎来送往,必须整洁干净,仪容仪表也必须衣冠整洁;办公桌面必须保持干净、摆放整齐。在那时,我有一块镶嵌在盆架上的20平方厘米见方的小镜块,成为我每天出行前的监督镜。

作家说乡愁:冯为国乡愁(1)

文|冯为国 编辑|燕子 图片|网络

自从我进入信用社工作那天以后,家里来来往往的人便多了起来。

当时在信用社我借宿在退休的伯父家里,主要原因是因为客户都熟悉位置能方便找到我,也更有利于开展农村金融业务,有时候走乡回不来,近邻乡亲需要我帮忙办理的业务就交由伯父伯母转交给我。不管下班早晚,回来都逐户上门服务,始终坚持日清日毕,当天工作当天完成,日复一日始终如一。

一天清晨,天刚濛濛亮,就听到一阵“啪啪”的敲门声。

娘把我喊起,说“你舅来了,找你有事。”

刚刚提起“大挎包”的我:不是一个乡镇,找我干嘛?洗刷、梳理、整洁,这是伯父要求工作环境下,履行农信社职员的基本常识,待人接物、迎来送往,必须整洁干净,仪容仪表也必须衣冠整洁;办公桌面必须保持干净、摆放整齐。

在那时,我有一块镶嵌在盆架上的20平方厘米见方的小镜块,成为我每天出行前的监督镜。

简单梳洗就后,给伯父说清当天的去向流程,我提起“挎包”跟随母亲来到老宅。

来人是我一位远门的舅。“我是队长,村里个别户需要种子,想贷款!”面对跨镇的“老舅”急切的眼神,我心软了。简单寒暄中,刻意问询了解贷款需求。

“300元。害怕坑你吗!”

“你前怕狼、后怕虎,怎么担负!”

“可是,老舅”在我询问中,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

母亲看我为难窘迫的情况下,抽身离开。母亲把伯父请来。寒暄一阵,接待着“老舅”。

“87年了,你就是队长,还需要你出面贷款吗!”“300元,你需要购买什么农资?”“贷款需要保证偿还。我们爷俩跟你去你们村委核实!”正在吃饭的“大舅”凝结了,我看懵然的“大舅”,没有了强势的气势,竟然放下筷子,再想辨别,只是唯唯诺诺。在当时通讯匮乏的年代,在伯父的暗示下,我骑自行车飞快赶往6公里的姥姥家,通过查询,“大舅”是“寻宝人”。等我返回,“大舅”已经离开。

我虽然从事信贷员10年,还真的不敢枉然随意发放贷款。一笔1988年发放了邻居村的500元贷款,因为脱产上学,没有及时收回,但是伯父执着清收,讲清利害后,按还款计划收回本息。老人执着信念,就一句话:这是老百姓的钱,不能少一分!

脱产学习回到郓城,感恩老师们的厚爱和支持,我在阅读中感悟到“大挎包”精神的永恒之力,思维的沉淀,老师的开导,学以致用般的灌输,让我感悟到信贷资产高质量运作,才是农村信用社的出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虽然是一件平淡的小事,但在我心里总是给予我警示,91年10月,我重新挎上“黄提包”,骑上“大金鹿”,再次重新走上业务员的岗位,无论存款、贷款、收息,只要一个口信,都必须亲自上门服务,善始善终保证客户满意。

高楼林立的繁华与诱惑,唯独一缕乡愁难割舍,忙忙碌碌的身影与汗水都融入这乡村的万家灯火。

作家说乡愁:冯为国乡愁(2)

作者:冯为国,单位:山东郓城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

壹点号心梦文学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作家说乡愁:冯为国乡愁(3)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