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讨厌什么?我也曾讨厌过鲁迅
鲁迅先生讨厌什么?我也曾讨厌过鲁迅卡夫卡和西方现代主义小说三大家相比,鲁迅的小说既单薄又乏味。卡夫卡的小说故事线也并不复杂,但是他作品中透露出来的那种不安和迷茫令人感到绝望和惶恐。当时的我认为,鲁迅所谓的深刻和冷峻只是因为他的表现力不强。普鲁斯特和乔伊斯笔下的故事本身也并不有趣,但他们的艺术形式是极为天才的。与他们相比,鲁迅的小说显得古板、老套,就像小学生习作一样。从七年级开始直到高中结束,鲁迅总能在每一册课本里占有一席之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和山海经》、《鲁迅自传》、《故乡》……《药》、《阿Q正传》,语文老师们苦口婆心逐字逐句分析这些文章好在哪里,但我觉得它们一点都不好。因为这些文章辞藻并不华丽,抒情并不感人,读起来也不通顺,还经常有错别字。初中时我喜欢读席慕蓉和汪国真,读席慕蓉是因为可以学着写情诗,读汪国真是因为写作文时引用一两句他的诗容易得高分。而鲁迅的文章,除了应付无聊的选择和填空题外,对当时
引言:鲁迅存世之时,关于他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鲁迅逝世后,争论达到了一个巅峰,一方面有十万民众自发送行,另一方面有苏雪林之流扬言要将鲁迅鞭尸。之后经过意识形态层面的拔高,对于鲁迅的争论一度停止。到了本世纪之交,“反鲁迅”和“去鲁迅化”的风波又一浪高过一浪(即日起至 4 月 30 日,今日头条海量小说全场免费)。
鲁迅先生
刘再复曾说:鲁迅的研究史就是一部关于鲁迅的命名史。笔者自认没有资格为鲁迅先生命名,只想从个人阅读和成长的角度谈谈对鲁迅先生的一个认识过程。我曾经讨厌过鲁迅,因为他老是出现在课文里。我曾经鄙视过鲁迅,因为他的文章看起来不但不优美而且还有病句。我曾经怀疑过鲁迅,因为他没有写过长篇小说。后来,我发现那一切都是因为自己的浅薄无知。
一、 我曾讨厌鲁迅那些不文不白的句子很多人在中学时代都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我自小语文成绩好,倒是喜欢文言文和写作文,对鲁迅也说不上害怕,只是有些讨厌。每次一翻开新发下来的语文书,总能在目录页找到鲁迅的名字,每次都忍不住心想:怎么又有他?
从七年级开始直到高中结束,鲁迅总能在每一册课本里占有一席之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和山海经》、《鲁迅自传》、《故乡》……《药》、《阿Q正传》,语文老师们苦口婆心逐字逐句分析这些文章好在哪里,但我觉得它们一点都不好。因为这些文章辞藻并不华丽,抒情并不感人,读起来也不通顺,还经常有错别字。
初中时我喜欢读席慕蓉和汪国真,读席慕蓉是因为可以学着写情诗,读汪国真是因为写作文时引用一两句他的诗容易得高分。而鲁迅的文章,除了应付无聊的选择和填空题外,对当时的我来说没有其他意义。再加上对出现在课本上的东西本能的反感,我不仅讨厌鲁迅的文章,还讨厌他那张古板的脸。
二、 我曾怀疑鲁迅的文学创作水平到了高中阶段,我也有十四五岁了,开始能感受到“最伟大作家”及“白话文第一人”这些称呼的分量。我不禁怀疑,鲁迅的文学创作水平,真的当得起这些称呼吗?当时我对小说最感兴趣,不由拿鲁迅和同时代的一些国外小说家进行比较。
和西方现代主义小说三大家相比,鲁迅的小说既单薄又乏味。卡夫卡的小说故事线也并不复杂,但是他作品中透露出来的那种不安和迷茫令人感到绝望和惶恐。当时的我认为,鲁迅所谓的深刻和冷峻只是因为他的表现力不强。普鲁斯特和乔伊斯笔下的故事本身也并不有趣,但他们的艺术形式是极为天才的。与他们相比,鲁迅的小说显得古板、老套,就像小学生习作一样。
卡夫卡
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鲁迅从没有写过长篇小说。最长的《阿Q正传》也不过是一个小中篇,后期《故事新编》中的作品虽有向新天地开拓的意图但也仅止于短篇。有一次听到李敖说,鲁迅长篇都没写过,哪里称得上白话文第一人?此后我更是认定,鲁迅的文学创作力着实有限。
三、 理解了鲁迅之后,我才明白鲁迅的伟大大学时候的我,跟很多文学青年一样,自诩为文学青年,但对鲁迅作品和《红楼梦》等经典不屑一顾。直到有一天,偶然听了余华老师的讲座,他从《狂人日记》和《孔乙己》等作品的细节出发,从同行的立场出发分析了鲁迅的伟大。连余华这样优秀的当代作家,都觉得鲁迅伟大吗?当时的我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心想有必要好好细读鲁迅的作品。
余华
鲁迅是一个注重编年的作家,我也是按照创作时间的顺序读他的作品。在写《狂人日记》之前,鲁迅还写了一些文言小说和五篇论文。《人之历史》、《摩罗诗力说》、《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和《破恶声论》这五篇论文都是用坚深的上古文言写成的,我虽然自认文言文学得不错,但读起来还是颇感费力。那时我才发现,原来鲁迅还有如此深的古文功底。原来,鲁迅推崇白话文并不是因为他文言文学得不好,正如他弃医从文也并不是像葛红兵说的那样——学医失败而从文。
《人之历史》等五篇论文从人类史、科学史和文化史等不同侧面分析了导致中国现状的历史缘由,旁征博引大开大合,期望以快刀斩乱麻之势清除一切不利于民族生存的因素。那时的鲁迅,是把自己当成文化领袖和精神巨人的。但他失败了,根本没人理他。有了这个认识作为基础,看到《<呐喊>自序》中的“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这句话时,我发自内心感受到了鲁迅的孤独。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是孤独的,《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是孤独的,《药》中的夏瑜是孤独的,《明天》中的单四嫂子是孤独的,《阿Q正传》中的阿Q是孤独的,那个时期的鲁迅,同样也是孤独的。这种孤独伴随了鲁迅的一生,但在不同时期又有不同体现。在五四前后是一种意气风发的孤独,在《呐喊》时期是一种想要寻求解脱的孤独,而到了《彷徨》时期,则变成了一种迷茫无助的孤独。
看到《祝福》中的祥林嫂时,我深切感觉到了鲁迅的变化。祥林嫂本来可以不问故事中的“我”那几个问题的,但是鲁迅让祥林嫂开口问了。“一个人死后,究竟有没有魂灵?”“那么,也就有地狱了?”“死掉的一家人,都能见面的?”对于死后的想象,是祥林嫂唯一的依托,这几个问题着实没法回答。那么鲁迅为什么非要让祥林嫂开口问呢?因为此时的鲁迅面对中国的现状,心中存在许多不知该怎么办的问题。
鲁迅虽然痛苦,虽然无助,但他没有放任自流,没有感怀伤时,没有怨天尤人,因为他想要解救许多像他一样的无助者,因为他想要解救生死存亡之际的中华民族。因为他打从心底认为: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四、 了解文学史之后,我才明白讨厌和怀疑鲁迅的自己是多么无知看了胡适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后,我才明白从文言转变为白话,那一代的作家们付出了多大努力。在十九世纪还有桐城派古文的复苏,二十世纪还有林纾用古文译《茶花女》,更重要的是,新文化时期的每一个知识分子最初学习的其实都是古文。在这之前,中国文学中虽然已有千余年白话文学的传统,但其中仍带着明显的文言色彩。
鲁迅作为白话文实践中的第一人(理论上的第一人应为胡适),他语言上的文言化和西欧化本身具有极为深重的历史内涵。再者,退一万步讲,这些和今天有所差异的语言也并不影响我们对作品的理解,更不存在误导中小学生的问题。试问,有谁因为看了鲁迅的作品而学差了汉语?
鲁迅早年翻译了不少外国文学作品,对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俄国作家更是有特别深的理解。鲁迅和周作人发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深刻之处在于:即使再堕落再卑微的人,他的灵魂也不是单一的,在恶中也蕴含着对善的追寻。但时代不允许鲁迅从文学的角度剖析个人的灵魂,生死存亡之际的中国,需要的是一位旗帜鲜明的精神领袖。
同理,西方现代主义的写法也不适合启蒙时代的中国。为了唤醒麻木的国人,鲁迅不得不牺牲艺术上的探索。或者说,鲁迅将对于人的思索上升到了对民族的思索。他对民族性的批判,并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而是因为心系无穷的远方以及无数的人们。
此时,我终于消除了对鲁迅的所有误解,同时也深切意识到了自己对鲁迅的怀疑都是源于自己的无知。当然,鲁迅也不应该被神话,他需要的是尊重。而好好读他的作品,或许就是对他最大的尊重。
参考文献:
鲁迅 《坟》、《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华盖集》
胡适 《白话文学史》、《中国新文学大系》
汪晖 《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
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刘再复《鲁迅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