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雄安工作会议讲话:融入协同大局绘好新时代
全省雄安工作会议讲话:融入协同大局绘好新时代京津冀协同发展五周年,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进入新阶段,协同发展下的“雄安时代”已经开启。牢记“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嘱托,雄安新区建设者们正在为之不懈奋斗。2019年国内首次考察,选择了京津冀三地,第一站来到雄安新区。2017年4月1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随后,《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全文公布,《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获批,《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指导意见》发布。白洋淀风光。汪军/摄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2019年1月18日,在北京市委办公楼主楼会议室,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时强调。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五年,河北雄安新区设立近两年。摁下时光回放键,一幅幅场景,历历在目。
2014年2月26日,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2017年2月23日,专程到河北省安新县进行实地考察 并主持召开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工作座谈会。
2017年4月1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
随后,《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全文公布,《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获批,《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指导意见》发布。
白洋淀风光。汪军/摄
2019年国内首次考察,选择了京津冀三地,第一站来到雄安新区。
京津冀协同发展五周年,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进入新阶段,协同发展下的“雄安时代”已经开启。牢记“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嘱托,雄安新区建设者们正在为之不懈奋斗。
“我来雄安了”创意夜景广场。张娅喃/摄
从荣乌高速容城县收费站出来右转就能看到一处景观——雄安创意广场“我来雄安了”雕塑,雕塑由河北工业设计创新中心设计。该中心主任封昌红另一个职务是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她说,“得知雄安新区设立的消息,作为一名在深圳打拼多年的‘追梦人’,当同深圳的小伙伴一起踏上北上的征途,支援雄安建设,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贡献力量的时候,特别激动。”她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是“点”,通过以点带面、以面促点,才能真正实现对京津冀地区给予的深切期望与美好愿景。
“我来雄安了”雕塑往东两公里是雄安新区设立后的首个开工建设的建筑群——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参与建设的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经理刘创介绍,中心于2017年12月7日开工,2018年3月28日基本完成,8幢楼均为装配式建筑。今年1月16日,来雄安新区视察第一站就是这里。“激动又遗憾,虽没有见到,但的嘱托牢记在心,来雄安就要创造‘雄安质量’。”刘创近几年的活动范围基本上是京津冀三地,新区设立后,他明显感觉三地互动更为频繁。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杨亚文/摄
相较于刘创,雄安高铁建设指挥部指挥长杨斌就幸运很多。1月16日那天,他和进行了连线。“历史选择了你我,而你我也在创造着历史。我们一定牢记嘱托,当好‘千年大计’的开路先锋,争做雄安高质量发展和高标准建设的代表。”回忆起当时与视频连线的场景,杨斌对记者说。京津冀协同发展五年来,“轨道上的京津冀”初显规模,发展红利持续释放,雄安站建成运营后,雄安新区将高效融入其中。据了解,雄安站作为雄安新区“高铁门户”,同时规划引入津保铁路、京雄石城际、京港台高铁、津忻雄高铁四条高铁、城际线路,发挥了雄安新区对全国的辐射作用。
雄安新区设立后,深圳市委、市政府派出由深圳市轨道办和深圳市地铁集团组成的十人专家团队支援新区轨道交通建设。盛宇平是其中一位,他目前在中国雄安集团轨道交通工作组担任组长。记者见到他时,他刚结束会议。谈起雄安站枢纽建设,他有说不完的话。“打造零距离换乘,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整个枢纽站,下了高铁就是地铁、出租、公共交通、共享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减少大家的换乘路。同时把车站和城市相结合,在枢纽站内,有休闲商业区、办公区、娱乐区等满足大家需求,让大家不出站,就能享受服务。”盛宇平对记者表示。
《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中提到,“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达到90%,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80%”。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局副局长蒋群峰说,截至目前,世界上绿色交通出行占比最高的城市也没有达到这个目标,但雄安新区有信心。“对雄安新区提出的高标准和高要求,我们在进行规划建设时,就必须抱着对雄安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如何进一步创新,如何有效疏解非首都功能,建设一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城,我们一直在探索。”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五年来,京津冀共同守护,天更蓝、水更碧、树更绿。“生态环境治理是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重中之重,是‘雄安质量’的集中体现,也是‘千年大计’的灵魂所在。”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程钢表示。2018年雄安新区生态环境整治取得突破性进展。雄安新区去年植树造林10万亩,今年计划20万亩。白洋淀的综合治理被视为雄安新区的“头号工程”,经过治理,白洋淀淀区水质有所好转,主要污染物总磷、氨氮浓度同比去年分别下降35.16%、45.45%,改善效果明显。
如何将绿水青山转换为金山银山?参与建设的中交雄安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岳平向记者举例——将白洋淀芦苇、“千年秀林”的枝叶、农田的秸秆通过技术手段转换成高净度的碳和氢,用作新区的工业化使用,还可用作公共交通运输工具上氢燃料电池的能源,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经济、环保。在前不久刚结束的雄安新区首届嘉年华上,有几栋外观简约新颖的模块化装配式建筑引人注目。王岳平介绍,它们可用作秀林驿站以及未来新区城市公共服务和商业化设施。“这些建筑符合绿色、生态的建设要求,发挥高质量发展价值。”王岳平告诉记者。
中央民大附中、中国人大附小雄安校区揭牌仪式。汪军/摄
千年大计,教育先行。近日,在北京老师的指导下,北京市六一幼儿院雄安院区举办了幼儿院成立以来首个音乐会。参加音乐会的家长李春秀表示,“自从去年雄县幼儿园与北京市六一幼儿院牵手成功,感觉教学质量有飞跃式的提升。”新区设立后,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北京市第八十中学、中关村第三小学、人大附小、中央民大附中等知名学校纷纷支援对接并挂牌。据统计,近两年有45所雄安新区学校“牵手”京津冀优质学校,让更多雄安孩子享受优质教育。2019年新年伊始,京津冀三地在雄安新区联合发布教育协同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再上新台阶。
协同发展五年来,特别是新区设立后,京津冀三地在医疗卫生方面实现了更多协作,签署了一系列框架协议和合作方案。今年春节前夕,容城县妇幼保健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联合开展义诊活动。去年10月,两家医院签署了对口帮扶协议。帮扶以来,容城县妇幼保健院在硬件、医疗技术、服务水平等方面均有所提升。年过六旬的容城县退休工人李淑芬表示,“我以前看病经常去北京,现在不用了,名医就在家门口,要不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要不是有了雄安新区,我们也不会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条件,相信未来会更好。”
新区设立的第二天,在北京中关村工作的容城县人李建河随即带着团队返乡创业,注册了公司,为中小企业客户提供科技咨询服务。他说:“没赶上深圳,未经历过浦东,不能再错过雄安,后半生要与雄安共同成长与发展。”去年,在山东工作的马小霜和爱人一块回到了家乡,回来分别从事体育和物流工作。马小霜表示,“设立新区,各方面都在变好,我们没有理由不回来。”今年春节前,在外打工11年的容城县西关村的李文超也回到了老家,“新区建设已经拉开序幕,需要大量的建设者,我希望找一份挖掘机驾驶工作。”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就业创业组组长张京对记者说,新区不仅在吸引优秀的人才,而且也在加强培训本地农民,促进雄安百姓就业创业,让雄安百姓与新区共同成长。
……
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进入新阶段,2019年第一个开工建设项目——雄安国际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开工仪式于2月23日举行。
2019年,新区规划建设局将进一步完善各项专项规划;公共服务局将举办更多的培训,保障民生就业;生态环境局将实施环境问题一体化综合系统治理先行工程……
2019年,雄安高铁指挥部将建立高铁智能建造新标准;新区将推动雄安至北京新机场快线(R1)前期规划建设研究;河北工业设计创新中心开始策划第二届工业设计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与京雄城际铁路北京段同步开通使用……
2019年,雄安新区启动建设十大工程。
2019年,乘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五周年的春风,雄安新区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马上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