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汪氏文化传承人物:汪氏艺文第48期

汪氏文化传承人物:汪氏艺文第48期①文/汪火炎人到黄昏方恨少,慢提画笔延衰老。莫怪儿时心未了。休言恼,晚霞一抹须涂好。秋之十系列作品七律 霜降

汪氏艺文(第48期)

汪氏文化传承人物:汪氏艺文第48期(1)

渔家傲·学画

文/汪兴吾

学得新技描墨稿,日皴夜擦虫鱼鸟。觉不眠来饥不晓。才知道,近浓远淡经营巧。

人到黄昏方恨少,慢提画笔延衰老。莫怪儿时心未了。休言恼,晚霞一抹须涂好。


汪氏文化传承人物:汪氏艺文第48期(2)

秋之十系列作品

七律 霜降

文/汪火炎

菊绽篱边桂带黄,夜坡凝露露凝霜。

风飘塞外秋光尽,雨滴人间晚色香。

十里花街逢九月,千年画意送重阳。

许来弄水浮云叶,流出门前接阮郎。

注:阮郎,阮郎归的传说及词牌典故。

秋深时节积清阳,夜半朱门五处凉。

小径清幽茅店月,疏林淡雅板桥霜。

四时气正宜新赐,此屋年丰检旧藏。

谁与人间两相惜,尽知一对绿鸳鸯。

注:五处凉,指晋和南朝宋时十六国中的前凉,后凉,西凉,北凉,南凉。

北风向晚过新乡,水气寒侵并为霜。

几处园林争赵辟,谁家里巷取秋娘。

车前下见三更月,枕上难辞一夜香。

昨日媒人到南岭,劝栽青竹莫栽桑。

上苑繁霜逢客降,西山冷雾伴君牵。

雁声缭绕非无地,梅影参差自有天。

多少残荷云水外,两三丛竹瘴烟边。

我留一味抒心物,肯与千年共此缘。

七律 步陆游《秋思》

文/汪火炎

为看田单用火牛,似无踪迹似无鸥。

斜阳半月中宵顾,古树孤云尽日休。

竹院残敲明月夜,香台乱落白云秋。

平舒老眼论西郭,不觉文章在《北楼》。

注:田单布火牛阵的典故。西郭先生和狼的典故。北楼(唐代李商隐诗作)

五律 霜降

文/汪火炎(

野色秋烟重,寒声不可存,

白云山有骨,红叶水无痕。

霜降多吟思,花开小醉魂。

抬头暸望处,新月送黄昏。

台阁连平野,山林带夕阳。

清风生麦陇,流水满鱼塘。

气正无潮引,年丰有库藏。

老夫同一乐,醉倒又何妨。

蝶舞秋天去,空飞万里霜。

荷田经雨洗,柳线任风扬。

降得鸿声切,深知客思伤。

谁将御寒酒,似把百愁忘。

风生湖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半潮侵岸,秋深日近城。

白泥依鹤起,青石立鸡鸣。

花鼓谁堪听,钟声自有情。

古树笼青霭,秋风送翠微。

烟轻花气冷,露重麦芽肥。

传叶心何壮,谈经思欲飞。

潘安过今夕,作赋唱新归。

注:潘安:即潘岳,西晋著名文学家,始于杜甫《花底》诗有句: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后世遂以潘安称焉。

作于辛丑年霜降时节

汪氏文化传承人物:汪氏艺文第48期(3)

五律十首(平水韵七阳)

文/汪火炎

秋风

绿州逢一雨,白昼换新妆。

万态多余变,千株少几行。

树摇花下水,魚弄草边香。

但令分襟月,秋风送晚凉。

秋雨

窗外飘清雨,河西走艳阳。

几多疑濯锦,一半似分妆。

黄叶沾芳久,银鸥学瘦忙。

莫言当岁稔,须信入时康。

秋花

待到秋来艳,花时一径香。

雨馀怜草短,风起识枝长。

小片红如白,低丛暗更黄。

唯应还晓梦,遥目自高阳。

秋菊

紫菊开来艳,栽多只为香。

还堪迎雨水,便可接朝阳。

篱畔原非笑,花间不似霜。

陶家多翠带,谢女再红妆。

秋色

晚因秋染色,子熟渐生香。

小雾初开幔,馀寒欲谢妆。

溪声浮易水,云影入河梁。

万物含新意,同欢与日长。

秋波

一日秋波水,空天万里霜。

探钩斜钓月,落子暗迎香。

忽笑江流远,惟闻海色长。

心闲且言咏,足立复州旁。

秋时

夕下浮波锦,秋时四处黄。

田间风扫叶,岸上雁随阳。

气冷全开碧,心清欲化苍。

从今入闲韵,莫笑在农庄。

秋里

不觉初秋里,清风未解凉。

早田花半谢,禾稼叶交长。

雁戏沙汀水,山连海气光。

如堪松下醉,只合色苍苍。

秋思

花落催行路,时来到故乡。

言之君广大,爱者母安祥,

日脚经秋早,眉心识夜长。

相思千变恨,一别九回肠。

秋问

小叶寒烧尽,朱门野草荒。

梅檐开索笑,兰径忽吹香。

秋问春方好,才疏夜已凉。

衔书题上月,留咏日偏长。

汪氏文化传承人物:汪氏艺文第48期(4)

五律十首(平水韵八庚)

文/汪火炎

秋咏

琴弹芦管调,风色自心清。

有雨交新穗,疑云扶老茎。

水流青律起,山在白花生。

只见依人咏,谁知误我行。

秋园

秋林犹自好,篱菊复和生。

花开时可见,子落老无成。

叶片随天动,霜华半夜明。

枝枝偏入兴,小草更含情。

秋聚

今日公园聚,当年往事生。

未堪修律业,空自得诗名。

水带波文起,云连上客行。

相逢问残墨,兼得旧交情。

秋生

一年秋在此,今日晚当明。

漫唱流河曲,才看野色横。

酒香飘万里,花落过三更。

积学闲敲韵,微词自可生。

秋游

浩渺云涛起,空濛烟雨行。

苍茫何几许,摇落有无惊。

访旧还千里,寻幽自九城。

高风如与客,大写似人生。

秋月

圆月当新鼎,高山应最明。

素波流五色,丹桂向三清。

下瞰云峰静,旁观海岸生。

游人入归梦,天水半前程。

秋分

和云留画意,杂雨伴诗情。

拂水高低列,环山远近萦。

乾坤如此大,寒暑竞谁平。

每见秋分到,时来享太清。

秋梅

夏与颜容尽,秋从粉黛生。

西施传艳质,范蠡自高清。

再见梅花雪,独含杨柳情。

少须天意转,便合我心萦。

秋晴

笔锋由雅道,花色谳疑情。

叶底吟风久,枝间过水轻。

年丰添月露,岁稔占秋晴。

曾见乡关陌,谁知度火城?

秋行

一来多远思,同此足云行。

只合秋风起,还应夕照明。

初看花有兴,忽听竹生情。

每使逢君士,都能咏沔城。

汪氏文化传承人物:汪氏艺文第48期(5)

七律 送秋

文/汪火炎

十万诗歌送九秋,点评花月并兼收。

南乡白菊惊时态,东国黄杨动远愁。

五夜霜华生鬓里,四山云气上眉头。

几多词合成今古,莫把恩封话去留。

作于壬寅年深秋

汪氏文化传承人物:汪氏艺文第48期(6)

见汪河集体大鼓感吟(通韵)

文/汪心恩

自信同宗均可交,红白喜事大家操。

舞狮兼有地灯戏,许愿能无皮影瞧。

最使族人心动处,更期后世礼常教。

一湾老少留佳话,响鼓何须每重敲。

注:红白指喜忧事;据汪河老人讲集体大鼓应有70年以上。

2022年10月11日

行香子·陪夫人拍抖音

词/汪心恩

素锦云裳,胜境精挑。呼妻拿捏表情包。抖音开拍,细节推敲。醉花中曲,曲中月,月中箫。

粉丝点赞,伊人浅笑。一时间独领风骚。齐眉举案,四海逍遥。更览风景,寻雅趣,乐今朝。

2022年10月13日

汪氏文化传承人物:汪氏艺文第48期(7)

浣溪沙·咏马镫

词/汪心恩

挂在两边双脚撑,征途坎坷炼雄兵。

连营吹角出围城。

踏遍千山担道义,纵横四海鉴忠诚。

谁怜寒镫问前程。

2022年10月17日

汪氏文化传承人物:汪氏艺文第48期(8)

鹧鸪天·新县箭河冬桃

词/汪心恩

应是瑶池下界匀,箭河徐畈遇良君。

红装兜玉枝头醉,仙果凝香叶底陈。

圆好梦,显精神,蟠桃盛宴约凡人。

顺民意把春留住,让世间将爱惠存。

注:箭河居委会徐畈冬桃园面积30余亩,由汪洋、吴青荣夫妇历经数年建成。

2022年10月19日

汪氏文化传承人物:汪氏艺文第48期(9)

唐多令·游新县箭河戴畈甘蔗园

词/汪心恩

戴畈似江南。葱茏映眼帘。问蔗农、乡野惊瞻。叶翠如禾杆似竹,可生啖、味真甜。

游客意犹酣。此来为解馋。借抖音、网购频添。甜蜜皆由风雨化,星月伴、梦扬帆。

2022年10月20日

汪氏文化传承人物:汪氏艺文第48期(10)

鹧鸪天·参观新县建业城邦感吟

文/汪心恩

逐梦金秋四野巡,城邦一号吻青云。

小区楼阁临河妙,智慧平台入户亲。

迎学子,喜佳宾,宜居之处最精神。

邀君作客情无限,留住人心便是春。

2022年10月21日

汪氏文化传承人物:汪氏艺文第48期(11)

登大别山主峰白馬尖有感

文/汪雨生

千红万紫沐春风,四望河山春正浓。

高架凌云林海里,楼台遍地画图中。

温馨处处农家乐,宽敞村村公路通。

霞蔚云蒸天作美,腾空白馬傲芲穹。

登双山九老亭

文/汪雨生

仰望亭台好壮观,登临一览不平凡。

双山呈现新面貌,万户消除昔日颜。

广厦高楼连绿野,霍山仙斛满庭院。

茶亭修复符民意,从政为官效先贤。

汪氏文化传承人物:汪氏艺文第48期(12)

行香子·天凉好个秋

文/汪昭鹤

楼映池塘,树映池塘。

绕清波,曲苑长廊。

金风吹过,好个秋凉。

看云儿飘,花儿落,叶儿黄。

人舞斜阳,衣舞斜阳。

倚栏杆,桂影飘香。

绯云散尽,霓影虹光,

听歌声飞,琴声起,笑声扬。

汪氏文化传承人物:汪氏艺文第48期(13)

清平乐·观荷

文/汪昭鹤

小池风软,人心心欢转。

青盖如云翻片片,淡淡悠悠香远。

斜阳非雾非烟,乡思月色荷田。

应是今宵有梦,梦中有朵红莲。

水上人家

文/汪昭鹤

花落清溪女浣纱,小桥流水有人家。

风车转动相思梦,醉里乡音话桑麻。

汪氏文化传承人物:汪氏艺文第48期(14)

浣溪沙·朝山村观莲藕采挖

文/汪意霞

秋日天高照艳阳。金风桂子送幽香。朝山村野景繁忙。

农户藕田欣采摘,商家陌上喜装筐。丰收喜悦漫荷塘。

汪氏文化传承人物:汪氏艺文第48期(15)

少年游·晚秋抒怀

文/汪意霞

去年秋晚校园中。尽职贯融通。

讲台三尺,倾情桃李,来往步生风。

而今归休天井畔,随性任从容。

日日滨江,赏花看景,尽享夕阳红。

浣溪沙·再访群心村

文/汪意霞

再访群心岁序秋。桂香袅袅漫膏畴。依依陌上锦云悠。

鹊水堤边连稻浪,子胥亭畔累珠榴。丰收景象豁吟眸。

汪氏文化传承人物:汪氏艺文第48期(16)

见园中菊放抒怀

文/汪中学

放眼东篱下,芬芳枝叶繁。

他年陶令菊,今入我家园。

菊花

文/汪中学

昔日友陶公,黄巢笔下雄。

凌霜开冷艳,避蝶远狂蜂。

赏菊即景

文/汪中学

金花带笑开,引得美人来。

佯醉吟哦者,何须着意猜。

冬菊

文/汪中学

院内黄金菊,经冬傲雪霜。

群芳皆隐去,独自送幽香。

见路边院外菊花怒放

文/汪中学

谁家篱外菊,怒放满枝头。

不惧严霜逼,凌寒醉眼眸。

院中菊

文/汪中学

吾院金丝菊,由秋开到春。

凌寒生命久,激励种花人。

文/汪中学

不惧风和雨,凌霜本耐寒。

幽居高士访,竞放美人观。

作卉怡情性,为茶护目肝。

诗家常咏唱,质洁友梅兰。

文/汪中学

谁种金丝菊,凌寒笑雪霜。

枝枝开艳蕊,朵朵送芬芳。

不喜狂蜂扰,无求肥水帮。

居幽陪雅士,逸致韵悠长。

菊 展

文/汪中学

菊展芳华又一年,何嫌瘠地与篱边。

严冬傲放能如此,激我今生志更坚。

阳台菊

文/汪中学

谁人种菊在阳台,浇水移盆巧手栽。

玉质芳姿高士骨,迎风斗雨傲霜开。

福田菊

文/汪中学

遍地金银遍地花,福田菊艳绽芳华。

清心醒脑驱邪热,醉了游人富了家。

菊园

文/汪中学

满目苍山满目秋,水天相接映雕楼。

陶潜亦羡西陵景,菊满田园信步游。

菊园即景

文/汪中学

五脑秋光更胜春,群芳竞艳万枝伸。

一园佳景一园笑,也赏鲜花也赏人。

临江仙·菊

文/汪中学

不与百花争艳宠,秋深独自芬芳。皇天赐我帝王装。生长经雨露,孕育历风霜。

野岭荒郊皆怒放,高人雅士篱旁。孤标逸世隐山乡。蝶蜂休恋扰,真爱许陶郎。

汪氏文化传承人物:汪氏艺文第48期(17)

深秋始见桂花开放

文/ 汪中学

一缕芬芳扑鼻来,抬头见桂露香腮。

今秋绽放时尤好,为贺中华盛会开。

重阳日始见丹桂开放

文/汪中学

丹桂贺重阳,今秋九月香。

迟开因待日,为祝福绵长。

四季桂

文/汪中学

翠干扶青叶,疏枝出细黄。

名高非以貌,四季送芬芳。

汪氏文化传承人物:汪氏艺文第48期(18)

桂花

文/汪中学

金花分四瓣,细蕊叶间藏。

出彩何须貌,清风十里香。

桂花

文/汪中学

金黄嫩蕊叶间藏,不似它花粉艳妆。

众喜名高非爱色,清姿淡雅送幽香。

冬日见桂花开放

文/汪中学

本应金秋八月开,缘何斗雪傲霜来。

时人许是求青帝,赐放寒冬友菊梅。

冬日见桂花开放

文/汪中学

皆言八月桂花开,尔独缘何傲雪来。

可是践行前世约,诚心一片伴寒梅。

初冬雨后见桂花开放

文/汪中学

群花皆谢叶枯黄,细蕊枝间出淡黄。

历雨经霜颜不改,寒天犹自送幽香。

深冬雨日见桂花开放

文/汪中学

翠叶枝间孕嫩葩,深冬又见绽芳华。

天公乱律冬犹暖,细雨无声湿桂花。

汪氏文化传承人物:汪氏艺文第48期(19)

迟开的桂花

文/汪中学

今人独怨桂开迟,一缕芳心又怎知?

伴菊含情花始放,重阳贺寿正相宜。

桂花迟开有感

文/汪中学

一缕馨香扑鼻来,深秋始见桂花开。

时人可否多思索,攫取无休实不该。

被火烧的桂花

文/汪中学

金桂无端遇祸殃,命悬一线半焦黄。

虽然绿叶鲜花少,国庆来时也送香。

丹桂

文/汪中学

细蕊含羞暗送香,红霞万点放光芒。

金秋气爽天高日,瘦影琼姿雅韵长。

见桂吐新芽有感一

文/汪中学

茶桂同时吐嫩芽,青枝绿叶类无差。

茶因味好遭汤煮,桂溢芬芳大众夸。

见桂吐新芽有感二

文/汪中学

丹桂虽香大众夸,图名竞艳保新芽。

芬芳四溢颜虽美,奉献人间我敬茶。

春桂

文/汪中学

本是金秋八月黄,缘何春日送芬芳。

东风可是求青帝,赐与群花一并香。

深秋始见桂花开放

文/汪中学

一缕芬芳扑鼻来,抬头见桂露香腮。

今秋绽放时尤好,为贺中华盛会开。

吾家莱园

(押上平十三元韵)

文/汪中学

久旱人虽累,辛劳菜满园。

天天忙撒水,月月重培根。

葱蒜支支壮,瓜椒叶叶繁。

生灵皆有性,硕果以酬恩。

汪氏文化传承人物:汪氏艺文第48期(20)

重阳

文/汪仕选

秋风昨夜动帘窗,桂馥随飘满室香。

浸润菊花三两朵, 分明山色九重阳。

登高自悟

文/汪仕选

千山秋洗碧,一路景清怡。

宇旷白云丽,江澄红日奇。

香枝悬玉露,茂菊吐金丝。

饮酒高楼上,逍遥候鸟期。

汪氏文化传承人物:汪氏艺文第48期(21)

月夜感怀

文/汪仕选

银杏苍黄草木深,桂花落尽少秋馨。

空留小径香遗路,独映清池伴晚星。

几缕斜光穿瘦树,一帘幽梦嵌凉亭。

恭身向月谈心事,明月焉能愿意听。

十一南部县滨江景道

文/汪仕选

雾满晨秋锁大江,今天吉庆早来阳。

民心激动歌华诞,国运昌隆颂炜煌。

碧水澄明争丽日,红旗灿烂耀辉光。

欲寻盛景何方有,无限山河谱乐章。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