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茶馆文化,隐秘在北京的老会馆
老北京的茶馆文化,隐秘在北京的老会馆不管是否还能参观,这些会馆本身就是北京文化血脉的一部分。到了今天,走过这些老房子时,不免让人想起当年这里曾有风光,又有着怎样的一段故事。湖广会馆距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曾国藩在此办过六十大寿,梁启超讲过宪法纲领,孙中山更是光临五次发表演说。这里也是至今北京会馆中最“豪华”的一座,大戏楼每天都有角儿粉墨登场,文昌阁、楚畹堂、风雨怀人馆、宝善堂等也对游客开放。 曾经为浙江商会的正乙祠古戏楼,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纯木质会馆戏楼。倚着红木雕栏,听一段没有麦克风的唱腔,真是风雅之极的享受。有着400多年历史的临汾会馆,建筑结构体现了山西四合院的特色,镇馆之宝是清乾隆、光绪年间的四块石碑,上面的文字讲述了当年牙行和商会之间的斗争。湖南会馆还是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纪念地, 1920年,毛泽东在此召开过湖南旅京各界驱逐军阀张敬尧的大会。
北京会馆起于明代、兴于清代,北京的会馆既是行业商会的“同乡会”,也是文人举子进京赶考的住所。为了方便应试,会馆大多集中在宣南地区。会馆的建筑与大宅相似,但往往在正厅专门辟出一室为祠堂。规模较大的会馆,还设有学塾、戏楼,供弟子读书和乡人娱乐。
清代光绪年间,北京大小会馆最多有500多间。别看都是一些小平房,里面却积淀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也与历史名人有着分不开的联系。
- 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居住在米市胡同里的南海会馆;谭嗣同居住在北半截胡同的浏阳会馆。
- 近代思想家龚自珍故居在上斜街的番禺会馆。
- 鲁迅1912年起住进南半截胡同的绍兴会馆,达8年之久,书中屡次出现的“S会馆”即绍兴会馆。
- 1920年,毛泽东来北京曾居住在烂缦胡同的湖南会馆。
- 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曾经到香山会馆参加集会,也曾经在湖广会馆召开国民党的成立大会。
可以说,会馆是近现代历史的见证。
寻找往事踪影,往事踪影却迷茫。随着时间推移,会馆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今的北京,留下踪迹的会馆数量并不多,有的仅剩一个院落;有的已经改变了使用功能,以饭店、戏楼的身份出现在现代北京人的生活里。
曾经为浙江商会的正乙祠古戏楼,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纯木质会馆戏楼。倚着红木雕栏,听一段没有麦克风的唱腔,真是风雅之极的享受。
有着400多年历史的临汾会馆,建筑结构体现了山西四合院的特色,镇馆之宝是清乾隆、光绪年间的四块石碑,上面的文字讲述了当年牙行和商会之间的斗争。
湖南会馆还是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纪念地, 1920年,毛泽东在此召开过湖南旅京各界驱逐军阀张敬尧的大会。
湖广会馆距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曾国藩在此办过六十大寿,梁启超讲过宪法纲领,孙中山更是光临五次发表演说。这里也是至今北京会馆中最“豪华”的一座,大戏楼每天都有角儿粉墨登场,文昌阁、楚畹堂、风雨怀人馆、宝善堂等也对游客开放。
不管是否还能参观,这些会馆本身就是北京文化血脉的一部分。到了今天,走过这些老房子时,不免让人想起当年这里曾有风光,又有着怎样的一段故事。
知多一点
北京的会馆为何都聚集南城
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其中遍布于胡同内外的会馆则成为了明清北京城里特有的一道风景。
目前从有关史料看,北京最早出现会馆是在明永乐年间,有据可查的会馆有四座。其中:
- 县馆三座:安徽芜湖会馆、江西浮梁会馆和江西南昌会馆;
- 省馆一座:粤东老馆。
北京会馆的建设历经明、清、民国三代,但以清代为主。在清代,由于内、外城的功能被严格划分,清代中央和北京地方官员未经允许不得在内城居住,外地人来京也只能于外城找落脚之地。
而位于京师西南的广安门则连接着通往南方的大道,成为多数南方人进京的入口,所以清代以后的北京会馆分布,也呈现出沿广安门内大街自西向东,并在外城范围内向南北扩散的分布格局。外城西部,也就是所谓“宣南地区”就成为了清代北京会馆最为集中的地区。
宣南地区的会馆数量到底有多少?
光绪《顺天府志》记载,北京大小会馆有414个。这些会馆都分布在南城。据《北京市宣武区志》统计:“至清末民初,宣南地区170条街巷中建有会馆511处,其中明代33处,清代至民国初年478处。”在一个不大的区域内,密集了这样多的会馆,堪称全国之最。
来源:北京网信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