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人不能太爱国吗?没文化就不能爱国

人不能太爱国吗?没文化就不能爱国当然,作者费那么大力气写文章显然不是为了嘲笑昔日同窗“混吃等死”,而是为了衬托“粉红”的不堪的。作者的昔日同窗名为“张立强”,十之八九是化名,因此,作者所说的事是注定无法证明或证伪的,但我相信中国确实有“张立强”这样的人,对特朗普视抗疫为儿戏,加拿大无辜羁押孟晚舟等事强烈愤慨。问题是,这样的愤慨不是人之常情吗?

下午在网上看到一篇名为《小县城的中年粉红:在混吃等死中研究世界》的文章,文章以第一人称的名义对一些“混吃等死”的小县城“中年粉红”竭尽讽刺挖苦之能事。文章写得好不好另说,个人感觉,如果文章是杜撰的,那么,我佩服作者的想象力;如果文章是真实的,那么,我觉得作者对昔日的同窗未免太尖酸刻薄了。

人不能太爱国吗?没文化就不能爱国(1)

需要说明的是,“混吃等死”四个字完全是作者昔日同窗的自我调侃。话说,人到中年,绝大多数人都会遇到所谓的“中年危机”,上有老,下有小,说不尽的愁,操不完的心,追思过往感慨时光虚度,展望未来总觉前途渺茫,“窝囊感”难免随之而来,自嘲“混吃等死”纯属寻常。可该文作者竟然对此深信不疑,真的据此认为别人就是“混吃等死”了……借用某名人的话,我不知道该作者“有什么伟业”,又是如何春风得意,鹏程万里的,以至于自我感觉会那么良好。

人不能太爱国吗?没文化就不能爱国(2)

当然,作者费那么大力气写文章显然不是为了嘲笑昔日同窗“混吃等死”,而是为了衬托“粉红”的不堪的。作者的昔日同窗名为“张立强”,十之八九是化名,因此,作者所说的事是注定无法证明或证伪的,但我相信中国确实有“张立强”这样的人,对特朗普视抗疫为儿戏,加拿大无辜羁押孟晚舟等事强烈愤慨。问题是,这样的愤慨不是人之常情吗?

人不能太爱国吗?没文化就不能爱国(3)

敢问作者,特朗普视抗疫为儿戏导致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双双到了令人咋舌的程度,更不要说,现在美国一系列不负责任的举措使得疫情从美国传往世界各地,给其他国家的抗疫形势凭添压力,怎么就不能愤慨下了?至于加拿大无辜羁押孟晚舟,正如赵立坚所言,孟晚舟事件是彻头彻尾的严重政治事件,加拿大扮演美方帮凶角色。作为中国人,如何能够做到心如止水?这些,怎么愤慨下就成了“粉红”了?作者自称“博览群书,独行天下”,想必非常心高气傲,可再心高气傲,正常人的情感还是应该有的吧?

从文章看来,作者显然对“张立强”们对美国的“恨”嗤之以鼻,然而,任何感情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现今,美国四处跟中国作对,就连抗疫不力这种事都想甩锅中国,作为中国人,难道不“恨”反而去“爱”吗?或许,“张立强”们没有文化,不像贵为博士的作者那样腹有良策胸有乾坤,可作者总应听说过“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的说法吧,站在自己国家立场为自己的国家说几句公道话,哪怕只是发几句牢骚,说破大天去都不是罪过吧?

人不能太爱国吗?没文化就不能爱国(4)

该文作者还说“我们中绝大多数人的世界观,连同我们的身高一样,一毕业就停止了生长”。人的世界观固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过,那些正确的世界观,确实有必要坚持到底。敢问作者,爱国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您认为是应该变还是不应该变呢?至于“非敌即友的世界图式”确实需要改变,至少不应该像作者那样,仅仅因为观点分歧就对昔日同窗百般刻薄。完全没必要嘛,舆论一律是不可能的,何必强求别人要与自己观点一致呢,再说了,就算自认智者,那也要允许别人无知、愚昧不是,何必连讽带刺呢?再说了,水平再高也没几个人高过孔子吧,可人家孔子怎么说的,“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 空空如也”,这是孔子的矫情自谦吗?不,这是胸怀,这是境界。

至于作者所说的“很多人活到四十多岁,明明享受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却始终无法理解全球化究竟意味着什么”,虽然这句话是作者用来讽刺“张立强”们的,不过,我却觉得有影射特朗普的嫌疑。这几年,美国各种花式退群,这才是十足真金的逆全球化趋势而动啊。美国总统尚且如此,别说“张立强”们未必像博主所说的那样,就算果如作者所言,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作者总不能要求随便一个小县城的中年大叔就比美国总统水平高吧?

人不能太爱国吗?没文化就不能爱国(5)

不知道此文作者没有听过“高贵者最愚蠢 卑贱者最聪明”的名言,“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小县城的中年大叔怎么就不能嘲笑公知、专家了?孔子讲“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艺”排在最末,可见,别说某些公知、专家本身就异常浅薄整天数黑论黄,就算学富五车,那又怎样?没有道德,不讲仁义,一肚子坏水的公知我们还见得少吗?

至于“张立强”们说作者“读书读傻了,竟然为美国说话”,我无意附议,毕竟作者有没有“读书读傻了”我肯定不知道,不过,作为一个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如果真的“竟然为美国说话”,那确实好像有那么点不对劲,特别是在这个美国四处跟中国作对的年代。

人不能太爱国吗?没文化就不能爱国(6)

我赞同作者的“后真相时代”的说法,毕竟,这是个连张伯礼院士的伟业都有人不知道的年代,因此,理性对话注定没那么容易。不过,我希望作者不要那么悲观,爱国是最大同心圆,有了这个大前提,就没什么不可讨论的,反之,如果有人坚持怎么别扭怎么来,连起码的国家立场都没有,偏执地“为美国说话”,别人说两句美国,心就跟被针扎了似的难受,跟被撅了祖坟似的痛苦,那确实让人头疼。

我无意探究某些人将爱国者称为“粉红”的动机,不过从他们对“粉红”的冷嘲热讽可以看出爱国肯定是他们所不屑的。诚然,可能有些爱国者没有多少文化,没有什么知识,不过爱国本身就与文化、知识没有必然联系,否则,篾匠出身大字识不了几个的“李云龙”这些人别说救国救民了,在某些人的眼里恐怕连爱国的资格都没有。可见,爱国纯粹是一种情怀,没文化没知识不丢人,不爱国那才真的可耻。

(作者:林爱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