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的名称由来,说文解字八
说文解字的名称由来,说文解字八《左传·庄公二十二年》有一句话:“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左传》是中国古老的经典专著之一,成书于先秦时期。后来,为了更明确的表达“分”的意思,又在“八”字下边加了一把刀,成为现在这种写法,但古汉语中,八即是分,分即是八。而这个“扒”,同“八”的本意相同,但却更能表示分开之意的动词属性,也就是在八的旁边加上一只手,同分字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分字表达的是一种状态,扒字更多的是一种动作。(二)“八”有数字之用起于先秦时期
我们现代汉语中数字“8”通常用汉字“八”来表示,但在古人造字之初,这个八字却没有计数功能。据史料考证,八,作为数字来用,起于先秦时期。
(一)“八”是有分别之意,“扒”是“八”的动词
《说文解字》上说:八,别也。
也就是说,八,从造字之初表达的意思就是分开、分别。所以,这个字自古至今的形象结构都差不多,就是两个背靠背的弯画。
后来,为了更明确的表达“分”的意思,又在“八”字下边加了一把刀,成为现在这种写法,但古汉语中,八即是分,分即是八。
而这个“扒”,同“八”的本意相同,但却更能表示分开之意的动词属性,也就是在八的旁边加上一只手,同分字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分字表达的是一种状态,扒字更多的是一种动作。
(二)“八”有数字之用起于先秦时期
《左传》是中国古老的经典专著之一,成书于先秦时期。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有一句话:“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
这是中国古代文献里最早出现“八”字有计数功能的提法,此前这个字不表示数字。
捌,现在通常作为数字“八”的大写。但这个字同扒字一样,也可作为通假字,不知道古人造字时其是不是最早表达计数功能的原字。因为,《说文解字》上说,捌,是一种农具,类似于推耙,无齿的叫扒,有齿的叫耙。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字后来有了表达数目的功能。
(三)“八”字的写法古来大同小异,现在的写法始于汉隶
在甲骨文里,八,就是两个背对背的弯笔,有的甚至是两个相背的折笔。
到了东汉以后,也就是随着今隶的出现,才有了现在这种字型,即捺笔出现波磔,看起来更加舒展优美了许多。
八字在书法中是常见字,但其更多见于作为偏旁的情况。八,作为偏旁时分为上、中、下三种情况:作为上偏旁时要左右开张,撇捺舒展,一般要覆盖住下边的偏旁;而作为下偏旁时,有时要收缩为两个相向的“点”,在书写时应该注意其姿态变化,收放有度,开合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