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必武手迹展在梅园新村纪念馆开展:董必武手迹展在梅园新村纪念馆开展
董必武手迹展在梅园新村纪念馆开展:董必武手迹展在梅园新村纪念馆开展林建英介绍,这件公文包是1945年董必武出席联合国大会的时候使用过的,后来在国共谈判期间,他还是用的这个公文包。这个公文包既见证了中国的外交史,也是见证了国共谈判的艰苦岁月,现在它是国家一级文物。在本次展览中,有一批珍贵文物首次对外展出。比如在国共南京谈判时期,董必武曾经戴过的深灰色礼帽、穿过的棉麻西服背心、使用过的黑色公文包,以及文房四宝等。另一幅题为《字三子》的诗,是董必武为自己的三个孩子而作,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后辈的殷殷教诲。林建英介绍,作为一位父亲,给三个孩子取名,然后解释名字中间的含义,孩子的名字里面都有一个“羽”字。他希望他的三个孩子成长为中华腾飞的翅膀,为国家做更多的贡献。【珍贵文物首次亮相 黑色公文包见证历史】
据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新闻空间站》报道: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中共代表团入驻梅园新村75周年,纪念董必武诞辰135周年,“作始也简 将毕也钜——董必武手迹展”,11月9日在梅园新村纪念馆开展。
【《梅园新村题四绝句》讲述国共谈判故事】
董必武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之一,同时他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和书法家。本次展览从董必武1938年到1975年间题写的众多手迹中,遴选出近100幅题诗、题字。其中,这幅1960年董必武题写的《梅园新村题四绝句》,为首次公开展出。
梅园新村纪念馆综合业务部副主任林建英介绍,在1946年5月到1947年3月,董必武与周恩来一起率中共代表团与国民政府在梅园新村这个地方展开了激烈的谈判斗争。董老提写的这首诗里面就是说,“团结之中有斗争”,斗争是为了求团结、求和平,最后一句写的是,“两年月半离宁后 白下红旗耀日明”,这一句诗正好呼应了他在1947年3月离开南京的时候,对记者说的话“再见之期当不再远”。两年月半之后,人民解放军胜利解放了南京,这个豪言壮语也是得到了印证和实现。
另一幅题为《字三子》的诗,是董必武为自己的三个孩子而作,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后辈的殷殷教诲。
林建英介绍,作为一位父亲,给三个孩子取名,然后解释名字中间的含义,孩子的名字里面都有一个“羽”字。他希望他的三个孩子成长为中华腾飞的翅膀,为国家做更多的贡献。
【珍贵文物首次亮相 黑色公文包见证历史】
在本次展览中,有一批珍贵文物首次对外展出。比如在国共南京谈判时期,董必武曾经戴过的深灰色礼帽、穿过的棉麻西服背心、使用过的黑色公文包,以及文房四宝等。
林建英介绍,这件公文包是1945年董必武出席联合国大会的时候使用过的,后来在国共谈判期间,他还是用的这个公文包。这个公文包既见证了中国的外交史,也是见证了国共谈判的艰苦岁月,现在它是国家一级文物。
一幅幅珍贵的手迹和文物,既是董必武60多年革命生涯的重要记录,也真实反映了半个多世纪中华民族解放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据了解,本次展览为期一个月,市民可以前往南京梅园新村纪念馆免费参观。
江苏台记者/黎明 杨文斌 编辑/胡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