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晃朗读,焦晃朗诵艺术中的
焦晃朗读,焦晃朗诵艺术中的1、我就是我,我是讲述者,讲故事的人。可能会有三种回答:播音主持体系的回答往往是“我就在”。这跟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是分不开的。不管是播音员还是主持人,本质上是新闻工作者。不像演员是毫无疑问的艺术工作者。新闻报道,需要有身临其境的现场感,需要形象生动,但记者不能成为所报道事件的参与者,这就有失客观报道的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在用自己的有声语言处理记者、编辑撰写的稿件,只能以我就在现场的身份感,向受众介绍现场情况。两种体系在有声语言技巧训练中有很多相似之处,在身份感上却有本质的不同。诗文朗诵,不是新闻报道,属于艺术语言范畴。诗文朗诵中,朗诵者同样需要问一个问题——“我是谁?”
在表演体系中,塑造人物是主要任务,要体会、感受作品中人物角色的所思、所感,依据人物的特征去行动。好演员不能总是表演自己,必须要沉浸到每一次的人物塑造中。好的演员让受众忘记演员,记住每一次塑造的角色。
在播音主持体系中,需要做自己,哪怕这个“自己”是有一定人物设定的。每次出现,受众记住的是这个播音员、主持人“这个人”的形象,而不仅仅是某一次节目中的表现。
在有声语言艺术创作中,表达者在准备稿件过程中,都要问一个问题——“我是谁?”
表演体系的回答普遍是“我就是”。表演者就是这个人物,尽管在创作中一定会有演员自己的一部分融入到角色中,但必须要符合角色自身的规定情境。
播音主持体系的回答往往是“我就在”。这跟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是分不开的。不管是播音员还是主持人,本质上是新闻工作者。不像演员是毫无疑问的艺术工作者。新闻报道,需要有身临其境的现场感,需要形象生动,但记者不能成为所报道事件的参与者,这就有失客观报道的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在用自己的有声语言处理记者、编辑撰写的稿件,只能以我就在现场的身份感,向受众介绍现场情况。
两种体系在有声语言技巧训练中有很多相似之处,在身份感上却有本质的不同。
诗文朗诵,不是新闻报道,属于艺术语言范畴。诗文朗诵中,朗诵者同样需要问一个问题——“我是谁?”
可能会有三种回答:
1、我就是我,我是讲述者,讲故事的人。
2、我是作者,以创作者心态讲述。
3、我是作者笔下的人物,以人物的角色讲述。
下面以著名表演艺术家焦晃老师的朗诵艺术,阐释在上述三种答案之外的另一种可能。
焦晃
1936年7月8日生于北京,国家一级演员,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1959年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进入上海青年话剧团工作,出演了《秦王李世民》、《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等话剧作品。凭借电视剧《工程师们》获得1988年第8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最佳男配角。
1997年退休后出演历史正剧《雍正王朝》,凭借该剧获得1999年第17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男配角和第19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男演员。2000年凭借主演的话剧《正红旗下》获得第06届佐临话剧艺术奖最佳男主角奖。2001年主演胡玫导演的电视剧《忠诚》。2002年主演历史剧《乾隆王朝》。2004年在电视剧《汉武大帝》中饰演汉景帝。2006年凭借电视剧《荣归》提名第27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男演员。2009年他和上戏表演系1959届毕业同学共同出演50年前未公演的话剧《钦差大臣》。2013年获第23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特殊贡献奖。
焦晃老师多年来也活跃在朗诵舞台上,连续多年参加深圳读书月经典诗文朗诵会,呈现了多个经典朗诵作品。
我与焦晃老师的接触源于深圳读书月经典诗文朗诵会。当年我作为执行导演与焦晃老师有过语言艺术上的沟通交流。那一年他准备了诸葛亮的名篇《出师表》,那一年深圳的朗诵会场地选在了深圳音乐厅,1600个观众座席。焦晃老师有一些顾虑,以前他没有在这么多的观众面前表演过这一篇作品,《出师表》虽然是名篇,但是文言文,具体文字观众不一定熟悉,篇目又较长,他担心观众不能安静听下来。
一天中午,我与几个年轻主持人与焦晃老师共进工作午餐。他在席间再次表达了他的顾虑,众青年主持人当然毫不吝惜赞美之词,但其实谁也没听过这一篇。焦晃老师说我给你们来一遍吧,我基本已经背下来了。大家受宠若惊,安静地听焦晃老师娓娓道来。通篇下来,大家意犹未尽,虽然是文言,但大家似乎都听懂了。焦晃老师再次问,怎么样?能听下去吗?众青年主持人再次发出由衷赞叹。上一次赞叹是对老人家以往的作品有了解、有信心,这一次赞叹,是这么近距离聆听,感受更加真挚深刻。
在舞台呈现上,他不要配乐,也不要任何舞美配合,觉得都是干扰。我试探性地问,您服装有什么要求?需要帮您准备诸葛亮的服装吗?焦晃老师拒绝了,他穿自己的长衫。我悄悄地问,您的古装扮相非常棒,节目组可以负责服装和古装化妆。
焦晃老师微笑道,就是要在像与不像之间。朗诵不是戏剧表演,没有庞大而专业的服装道化支撑。再者,一旦扮上了,观众首先就会在形象上评判,会和自己心目中的诸葛亮进行比对,只要不符合他心目中的诸葛亮,就先扣分了,不会仔细聆听你的语言了。我穿长衫,就是告诉大家我不是诸葛亮,但要在语言中一点一点把观众带入那个情境,让观众觉得越来越像。核心是抓神髓,不必在外表上刻意。
正式演出开始了,深圳音乐厅几乎满座,在舞台上我只设计了一束光,让舞台聚焦在焦晃老师身上。观众安静极了,感觉观众席都在屏气凝神,观众随着焦晃老师语言的引领,慢慢地彷佛看到了蜀国的宫殿,看到了大殿上端坐的阿斗,看到了殿前陈情的诸葛武侯,临行之前,既像长辈一般尊尊教诲,又是臣子恭恭敬敬,虽有各种辅政部署,又怕自己一走出了乱子。最后的“临表涕弃,不知所云”真是百感交集,无奈、无助又必须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那份错综复杂的情感,完全让观众接受了,观众似乎看到,舞台上的就是诸葛亮。
两段视频表演时间前后间隔不到一年,朗诵爱好者可以对比观看,在不同的舞台环境下,焦晃老师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这就引出了“我在哪里?”“对谁说”的话题,留到以后分享。
通过焦晃老师“不重视”服装的小故事,我联想到现在各地的朗诵舞台上,很多对服装、道具、化妆非常重视的例子。很多培训机构和家长在朗诵孩子的化妆上各出奇招,惨白的脸上通红的脸蛋都不算出奇,蓝色的眼影,贴满亮片的男孩的脸蛋我都见过。家长和老师在辅导孩子的时候应该问问自己,是从作品出发了吗?是为作品服务了吗?当然,也有相对成熟的成人朗诵,也在服装道具上花了不少心思。百花齐放是好的,只要符合作品需要,为作品服务,各种形式都可以尝试。核心诉求应该是不干扰观众对于语言的接收。
附赠一首焦晃朗诵普希金的诗歌《纪念碑》,选自深圳读书月经典诗文朗诵会
PS:焦老师从不要配乐,我只敢在他上场和下场的路上设计音乐
姚锡娟老师的“门槛”,门里门外的选择都源于对艺术的不懈追求
浅谈丁建华舞台朗诵中的饱满
达式常朗诵艺术赏析——表演还是朗诵?
嗓子不好可以练习朗诵吗?
浅谈《琵琶行》琵琶现场伴奏的导演思路
古诗词读音你读对了吗?——《琵琶行》读音小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