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品都有小贵吗?但也能卖出天价
仿品都有小贵吗?但也能卖出天价 随处可见挑夫担着瓷器穿街而过
来到景德镇,樊家井是不可不逛的。樊家井,在景德镇火车站的附近,是一片带有些许神秘光环的“仿古瓷重地”,它在景德镇的知名度不亚于北京的潘家园,河南南阳镇平县的石佛寺,藏家商家,无人不知。
我们就一起到樊家井去看看吧!
随处可见挑夫担着瓷器穿街而过
在这里,板儿车还是主要的运输工具。
樊家井,本是城乡结合部的一条小通道,是原来的仿古瓷一条街。随着古陶瓷收藏的热潮,个体瓷器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几年的功夫,这里便很快形成了一个店铺鳞次栉比的仿古瓷器市场。这条街由北向南约有两华里左右,但聚集着几百间瓷器店铺和作坊。街道两旁岔道交错,沿着每条岔道往下走,个体仿古瓷小作坊数不胜数。
这里,每天从清早8点钟开始,一直到傍晚都是车水马龙,人流如织,一派繁忙景象。
瓷器的品种齐全,应有尽有。
钧瓷和汝瓷的“传世品”在这里你都可以见到。
青花瓷大都仿的是元明清官窑器。
满工的粉彩,画工也不错。
这里有好多“珠山八友”的瓷板画啊!
集天下名瓷仿品之大成,是樊家井的最大特色。在这儿你可以看到中国历朝历代的瓷器,而且还都是名窑的。宋代汝、官、哥、钧、定5大名窑和耀州窑、磁州窑、钧窑、定窑、景德镇窑及龙泉窑6大窑系的仿品,这里一应俱全,随手可取。元青花、釉里红、粉彩、斗彩、五彩、以及各种色釉瓷仿品,让你看得眼花缭乱。就连近当代一些陶艺名家作品的仿制品,也赫然摆在货架上。景德镇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瓷器生产的重镇,如果把樊家井说成是当今全国历代名瓷仿品的主要集散点,恐怕实不为过。
这里的仿古瓷大路货居多,价格并不高。
女店主一般都是边看店边画瓷。
龙泉窑的金丝铁线是这样制作的。
为瓷器做旧也是樊家井的一大景观,我们可以身临其境感受瓷器“变老”的过程。
专业“接老底”的招牌随处可见。
樊家井,一切皆有可能!对于各种瓷器,樊家井的瓷器仿古做旧的专家们都能给你做出来。影青瓷、青花瓷、青花釉里红、粉彩、斗彩、五彩、珐琅彩,想要啥彩有啥彩;元朝的,明朝的,清朝的,想怎么朝就怎么朝。要官窑有官窑,要民窑有民窑,你想要那个窑就能造那个窑,款识和真品一模一样,错了走样了包换。在樊家井,一切都是公开的,一切都不回避顾客。很多店铺门口,摆放着用来涂抹瓷器的盛满泥浆水大小木盆;用来蚀褪瓷器浮光的装满氢氟酸和高锰酸钾的瓶瓶罐罐;还有用来擦拭瓷器使其变得陈旧的稻草和草木灰等。店主和伙计们在光天化日之下为自己店里的瓷器做手脚,同时还承接各方来货代为“加工”。走在街上,随处可见为瓷器做旧的招揽广告,并且地址、门牌、电话号码明示不讳,生意很是红火。有的店铺专为顾客或商家代写款铭,这里有不少专职“款”手经过多年摹练,对明清御器款识写来得心应手,几可乱真。
樊家井不仅是仿古陶瓷一条街,这里还汇集了各种木器,青铜器,玉器,金银器,牙雕,字画等,真是琳琅满目。
在樊家井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好多来自外地的客商,他们走南闯北,把由樊家井出来的古玩输送到各大城市的古玩市场。全国各地古玩市场上的古瓷,大都来自樊家井的仿做。樊家井是活跃经济丰富人类生活的沃土,但是无节制集散仿品必定给艺术品鉴别真伪增添了藩篱!
2012年10月20日下午,中国景德镇国际艺术陶瓷拍卖会上,参加拍卖的198件拍品中共有125件拍品流拍,拍出的73件作品中,最高价格仅为60万元,部分拍品更是以100元的“萝卜价”起拍。
然而,与此相反,在拍场以外却有着令人亢奋的“瓷器造假”。近年来,随着古代官窑制品市场价格飙升,并不断创造天价,为了牟取暴利,官窑造假业也迅速发展壮大。无论是从制作工艺上还是流通渠道上,造假都已经俨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与当代艺术陶瓷低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景德镇市樊家井仿古一条街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天南海北的宾客聚集于此,有来淘点旧货的,有来看点新鲜的,最多的是各地的古玩商贩。
“仿古瓷做得最好的地方就是景德镇,全国做仿古瓷生意的商贩们,没有不来景德镇的。”一位来自浙江义乌的商贩陈家义介绍说,这儿的东西做得好,一个400元的碗,拿到外地去,至少可以卖4000元。
“小至破碎的瓷片,大至完整的瓷品,只要经过做旧,宋、元、明、清,什么朝代的瓷品都有,从制作到贩卖,这里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在樊家井做了三十多年仿古瓷的余诚志告诉记者。
此外,在景德镇仿古市场,有数十位顶级仿古高手,他们背后有自己打造的团队及秘密的销售渠道,其仿古瓷作品绝大部分当作真品销售,并且被识破者寥寥无几。
记者暗访了国内明清官窑的制假重地——景德镇,为读者揭示文物造假的真实状况,并探索隐藏在其背后的利益链条。
暗访天衣无缝的“接老底”
俞秀峰就是 “年轻新秀”之一,凭借高仿粉彩官窑的制作,今年刚刚33岁的他已经拥有了3000万元身家。这个身材瘦小、高额头、凹眼睛的年轻人在不经意间透露着精明和雄心。他的家中难以嗅到生活气息,因为这里更像一个大的陶瓷作坊——地下窑炉、练泥房、绘画室,还有让人眼花缭乱的陈列室,一应俱全。
清道光绿彩绘九龙圆瓶图
见到伪装成“买主”的记者一行,俞秀峰二话不说,拿出一本某拍卖公司的拍卖图录摆到记者面前,翻到其中一页:上面印的是一个清道光绿彩绘九龙圆瓶,拍卖价为130万。记者在看图录的时候,俞秀峰把一个一模一样的圆瓶放到了眼前。“图录上那件是我原来做的。这只是新做的,没有处理过,一旦做些旧绝对没问题。”他对这件高仿品的要价为:1.5万。
“你怎么断定这就是你的仿品?”记者问。
“人家买去后送拍是不会告诉我的,我平时逛书店看到拍卖图录后就会认得。比如这件圆瓶,真的就在我这,真品是300件(件是计量瓷器大小的单位),仿品是500件,我自己做的东西只要看一眼肯定认识。”
“你也会买真古董吗?”
“当然,我买过的真东西花了我不下200万元。买来这些‘母鸡’后,就让它们‘下蛋’,就是按照真瓷器仿造赝品。比如这对乾隆的粉彩瓶,我当时买来花了12万元,仿制一对新品最少能卖到两万元,做够一定的数量后,就稍微加点钱把‘母鸡’也卖掉,再买新品种,接着仿。我们的目的就是赚钱。”俞秀峰略显出一丝得意,他带着记者参观了他的书房,两个一米宽的书橱里摆满了“下蛋”用的“母鸡”。
这些所谓的“母鸡”是否属于真品,一时不得而知。因为在一般收藏者眼里被视为宝贝的古董,在俞秀峰这里却随意摆放,真假混迹,有的还充当着来客的烟灰缸。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做出的高仿品的确堂而皇之地走进了拍卖场,并成功拍出。
“拍卖公司怎么会收高仿品呢?”记者想知道这些赝品怎样进入专家林立、戒备森严的拍卖行。
“一般送拍时,会拿几件真品,再掺几只假的,如果能一起送进去最好,如果通不过,就想办法买通拍卖公司的签单员,承诺把拍卖赚得的钱和他分成,那些钱比他几千块钱的薪水高很多倍,所以很有可能买通。”
当然,除了买通关系,能够上拍的仿品在技术上一定也有其过人之处,俞秀峰的独门绝技在于:接老底。瓷器底部的落款是鉴定真伪的一个重要元素,俞秀峰把新做的瓷器底部削下来一块,再嵌入一块出自官窑旧址的残破真品的底部落款,这样就大大增加了赝品的可信度。
其实新瓷接老底并不是什么新发明,一般官窑瓷器的仿造者都会做。但要将真假瓷片粘接得严丝合缝可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做得稍有差池就能被肉眼看出。俞秀峰自豪地说,他的接底工具精密度相当高,一台仪器价值就上百万元,工人技术也十分娴熟。“这个笔筒就是新的,底部接了一个官窑的款,只要稍后一喷绿,接缝就一点也看不出来了,天衣无缝。”俞秀峰给记者展示他的杰作,“这块底买来花了3千多元,而一旦接好后加上彩能卖到2万多元。”
在展厅的角落,记者看到了一堆散落的碎瓷片,多是瓷器的底部,上有各种朝代的落款,其中以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居多。俞秀峰说这些都是景德镇御窑厂遗址中的瓷片,有专人挖出来后卖给他的。
御窑厂是明清两代专门为宫廷制作瓷器的部门,为了保证送入宫中的瓷器都是精品,每当一窑瓷器出炉,凡有瑕疵的都会被敲碎扔掉。因此在窑址下,至今仍埋有大量瓷片。据《江西日报》记者、著名瓷画家郑云云介绍,御窑厂遗址上原本是景德镇市市政府所在地,遗址被发掘后,政府就迁到了新都,同时御窑厂也被保护起来。据说有人为盗挖遗址下的瓷片,故意在御窑厂周围租住了一些店面,白天开门却不做生意,晚上便打地道盗取地下的瓷片。
除了瓷器本身以外,俞秀峰还会在包装上做文章。“这对民国的粉彩瓷碗花了几万块,但我看重的可不是这对瓷器,而是装瓷器的盒子。”他指着一个长方形的破旧盒子说,“我会仿照故宫的藏品做一对牡丹花卉碗,然后放到这个老盒子中,只要能上拍,至少能拍到100多万。因为有了老包装,‘露份’就高了,买家很容易就被蒙过了。”
这个17岁就跟着师傅跑上海买假货的年轻人,如今事业正是如日中天。俞秀峰告诉记者,为了技艺精进,他自己经常看书学习,对手下的工人要求也很严格,只要发现赝品有一丝不对,他都要严查原因,并立刻责令工人改正。
就在记者看货之时,又进来两位北京来的买家,看他们轻车熟路的样子,就可以判断是这里的老客户。俞秀峰告诉记者,他的货主要出售到北京,而他的哥哥就在北京的古玩城开店,专门经营他做的高端赝品。
暗访仿古瓷的利益链
落日的余晖下,一个扎着头巾的中年妇女,坐在竹制的椅子上,弯着腰,一手扶住裹着破碎瓷片的泥团,一手拿着小木棍在上面铲除泥土,剥离出一片片的碎瓷。倘若有人来询问,她便会告诉对方,这是刚刚在某建筑工地挖出来的古瓷片,每一小块售价从几十元至几百元不等。
樊家井仿古市场外围两旁的马路上,上述“出土戏”演绎了一出又一出。
这是景德镇古瓷造假最原始的形式,他们制假的技术不高,只能骗骗过路人。
不仅如此,进入市场内,便可以看见,每家瓷品店里,都摆放着各个朝代的仿制品,有元青花的瓶子,有明官窑烧制的盘子,还有清雍正时期的碗,可谓玲琅满目。还有一些店主,现场将烧制好的瓷瓶抹泥、涂釉,甚至添加药剂,进行“做旧”(行话:新品伪造成旧品)。
“无论你到哪个店,都不要相信这里会有‘老货’(行话:真品),如果有人告诉你是‘老货’,那他绝对是在‘杀猪’(行话:销售假货)。”余诚志说,从上世纪80世纪初,樊家井仿古市场成型之时,他就在此做事,从未见市场有真品。“我们做这一行,奉行一个原则,告知对方,你所购买的东西是仿的,一千块钱想买一个清初的官窑瓷瓶,怎么可能买得到?”
但事实上,在樊家井仿古市场,“杀猪”的现象屡见不鲜。在汪记瓷行,店主指着货架上一个大约150件(件是指瓷器计量的一种单位)古瓷说,这个是真正的“老货”,售价6000元。见记者不为所动,又打开了下面的一个木制柜台,指着里面的一件古瓷说,这也是个老的。
“你想也想得到,怎么可能会有‘老货’。”隔壁春秋屏风阁的店主则告诉记者,有些店主会看客“杀猪”,如果是懂行的,就会告诉你,这是仿品,若是外行,他会编一个故事,告诉你他怎么得到了一个真品,然后诱惑你买下。
店主说来到仿古街的,大部分都是二道贩子,他们都是行家。一看东西,就知道是什么成色。“这些贩子,都是一车一车地来拉货,他们都知道瓷品是仿制品,但他们把货拿到外地当真货销售,我们就管不了了。”
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商贩,来到樊家井仿古市场,淘一些仿制的旧瓷品,如果是小型的瓷盘瓷碗,商贩们就自行用牛皮纸隔层装好,放进自己随身的行李袋中;但如果是大件的瓷品,瓷缸,或者是瓷板画,商贩只需要在付款之后,留下需要送达的地址,店主会有发货的渠道,直接送达。
某商贩告诉记者,他平均一到两个星期,就要去一次樊家井仿古街,这儿的大部分古瓷,最终都流入了各地古玩市场。而这些仿古作品,可能价格翻上数倍再进入玩家手中。
某商贩指着刚刚淘来的一件民国时期的瓷盘说,这个看起来是老胎做成的,做旧成色很高,400块钱,但是拿到义乌卖,至少要卖4000元。
从瓷器制作,到成品作旧,再到销售、发货,最终通过商贩流入市场,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利益链。
暗访幕后的仿古高手
事实上樊家井市场的仿古瓷品,充其量只能算是大路货,真正顶尖的仿古高手,隐藏在不为人知的角落。“他们制作的仿古瓷,与真品的相似程度,至少在八成以上,最高的可以超过九成,就是专业的鉴定专家,亦难以分辨真假。”
“这些人一般不轻易见外人,只有熟悉的买家,才有可能看到他们的作品。”不过,由于他们处于隐蔽的地方,不容易发展新客户。所以,有些仿制高手,会在樊家井仿古市场安排一两个线人,从中发现一些潜在的买家。
在某商贩的安排下,记者以买家的身份,与一位线人取得了联系。在经过一番交谈后,线人把记者带到了樊家井社区内的一幢三层小院里。
这是一个绰号“老药”的做旧高手的庭院。庭院内,到处摆放着不同朝代的瓷器,就连院内的垃圾桶,也是青花瓷做成。
一楼设计的是烧制瓷器的车间,在车间之外的庭院里还搭建了一小棚屋。屋里堆放着几十袋瓷土。老药正在称量各种配料的重量。棚屋的另外半间摆满了各种不同器型、尚未烧制的瓷坯,有的已经画上了图案,等着上釉。屋子中间安置的是烧瓷用的气窑,窑炉里火势正猛,有一批客户订制的仿清康熙年间的花瓶正在烧制之中,打釉机一直在不停地作业。
往上二楼是老药的居家场所。在客厅内,陈列着老药几十年来收藏的作品。“这些瓷器都是真东西,光其中一个明朝的油瓶,价值就在百万元以上,以此为原形,做出来的仿品,至少也是这个价(双手食指交叉做出‘十’的手势,意为十万)。”
老药表示,这个瓶子最近3年不会再做了,因为前两年做过一个,销售时,他做过保证,5年之内,不会再做第二个同样的瓶子。
再往楼上走,是老药进行高仿瓷的绘画室,所有瓷坯的绘画工作在这里完成。一些年轻而熟练的工人,为瓷器进行上色、勾画,通过打磨,让它们“重回”不同的历史朝代。
“从下面的瓷土研究,到上面的绘画,有一半以上的人具有高学历的专业知识,他们大多是从景德镇陶瓷学院古陶瓷相关专业出身。”老药说,对这些人,他舍得付钱,收入最高的员工,月薪可以过万元。
“无论什么时期的作品,只要有样品,我们都能仿。”老药对自己的技术非常自信,但他表示,由于元代的作品少,市场上的真品极为罕见,懂行的人都知道是假的,因此不容易卖。但是明清的作品就不一样了,清代的瓷业发达,数量大,亦有散落在民间的官窑制品,很多人怀着捡漏的心理,这类货相对就比较好卖。
销售上老药同样有自己的渠道。“到我这儿订制产品的,多为一些拍卖行,他们把样品拿来,我给他们制作仿品。这些拍卖行就将高仿产品拿去拍卖。”老药说,拍卖行是他主要的客户,还有一些海外的机构。
无序的行业现状
据说,像老药这样的仿古高手,景德镇不下数十位。每一位高手背后,都有一个团队和秘密的销售渠道。
业内流传着这样一则关于景德镇陶瓷的故事:某地海关截获了一批欲出境的瓷器,经认定属于国家一级文物。当工作人员将携带瓷器的“文物贩子”扣留起来查问时,这位“贩子”称其携带的都是现代的高仿品,并非真正的古董,但海关的工作人员和鉴定专家们都不相信他的说法。情急之下,他只好请来这批“古董”的真正作者——景德镇的制假师傅,并现场做出一模一样的高仿瓷器,最后他才被释放。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个版本,真假难辨,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景德镇瓷器仿古技术的高超。
虽然这些仿古高手大多奉行“制假、示假、卖假”的原则,但他们无法保证他们的买家在购买这些高仿古瓷后不会以真品的名义销售。
古陶瓷研究者赵平源认为,真正的古瓷不仅具有收藏价值,还是研究陶瓷文化的重要参考,但是高仿古陶瓷的出现,对上述二者都带来了不小的影响。“这些源自景德镇的高仿古瓷品,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市场。最终出现的结果是:花高价,买到了高仿品;遇到了真品,却不敢下手。让古陶瓷市场陷入一种更加无序的状态。”
无论是在景德镇本地举行的国际陶瓷拍卖会上,还是在北京、杭州等一些拍卖会上,均出现过高仿假瓷。除了损害竞拍者的权益,也有损拍卖行的公信力。事实上,有部分拍卖行主动到景德镇订制高仿古瓷,骗过了鉴定专家,最终使这些高仿瓷品以真品的形式流入了市场。
解析赝品制作流程图:
景德镇传统的制瓷工艺十分复杂,有“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之说。此图以青花瓷为例,选择了赝品生产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环节,解析制假过程。
1.练泥拉坯:把古代所用的二元配方(瓷石 高岭土)按比例进行混合,形成瓷泥。进而用脚有规律地踩踏,排除泥料中的空气。然后是拉坯,把瓷泥拉成古代瓷器的器型,这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艺。
2.青花绘制:瓷坯晾晒好后,就用青花料在上面绘画,主要分为勾画和分水两步,也就是描绘线条和渲染填色。青花颜料的选择很有讲究,其发色效果直接决定了仿古的逼真度。因此青料的市场价格也十分昂贵,有的一市斤达到了几千元。
3.施釉烧炼:画好的瓷坯要进行施釉,进而满窑烧炼。窑火的控制十分关键,烧制要严格按照古代的条件,温度不能高于1300度,时间大约在12小时。
4.换底做旧:这是赝品生产的关键环节,先把瓷器的底部用精密的仪器削下一块,再把真瓷片的落款嵌入其中,俗称“接老底”。然后,用氢氟酸、中药或者红茶等液体浸泡瓷器,以去掉釉面表面的“贼光”。
5.包装销售:把瓷器敲出裂痕,或者干脆打碎再重新粘在一起,制造历史沧桑感。把做过旧的瓷器装入陈旧的盒子中,增加可信度。包装好的赝品通过二道贩子倒卖流入各大古玩市场,高仿真度的赝品则经过拍卖等途径进入富豪收藏者的藏宝楼。
上述这种种愈演愈烈的制假现象,已经影响到了整个陶瓷艺术市场。于本届陶瓷博览会期间举行的国际陶瓷拍卖会上,参加拍卖的198件作品,有125件最终流拍。成交的73件作品中,最高价格也仅为60万元,不及三年前的拍卖会上782万元 “天价”的十分之一。
“古瓷市场受到的冲击虽然没有这么明显,但也有一些。”景德镇当地只有正确引导这些仿古高手,制定市场规则,才能扼住陶瓷艺术市场的下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