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大连还能崛起吗?沈阳大连要迈入
沈阳大连还能崛起吗?沈阳大连要迈入今年前两个月,辽宁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运行,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尽管只是微升,但它却代表着辽宁扭转了去年9月份以来的持续下降趋势。2021年4月13日,沈阳青年大街立交桥附近的夜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非常目标之下的非常之举,折射的是在非常时期的非常使命:东北“领头雁”辽宁已退无可退,唯有全力一搏。2021年,辽宁GDP为2.75万亿元,吉林和黑龙江还都不到2万亿元,辽宁“带头大哥”虽然地位稳固,但放眼全国,压力山大:GDP被重庆(2.78万亿元)反超,还面临着云南的赶超;GDP增速为5.8%,虽然创下2013年以来最高值,但仍低于全国2.3个百分点……“十四五”时期,东北全面振兴将形成新突破。东北振兴一盘棋,关键是下好辽宁振兴的先手棋。随着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进入关键期,整个东北,都在看着辽宁先支棱起来。
文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陈浩杰
通过三年努力,大连、沈阳双双进入“万亿俱乐部”,这是辽宁近日提出的小目标。
目标源于年初发布的《辽宁省推进“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协调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该《行动方案》提出,支持沈阳、大连率先发展,打造东北重要增长极。其中,“一圈”即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一带”即辽宁沿海经济带。
前不久闭幕的全国两会上,将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纳入国家战略,作为辽宁代表团全团建议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交。
非常目标之下的非常之举,折射的是在非常时期的非常使命:东北“领头雁”辽宁已退无可退,唯有全力一搏。
2021年,辽宁GDP为2.75万亿元,吉林和黑龙江还都不到2万亿元,辽宁“带头大哥”虽然地位稳固,但放眼全国,压力山大:GDP被重庆(2.78万亿元)反超,还面临着云南的赶超;GDP增速为5.8%,虽然创下2013年以来最高值,但仍低于全国2.3个百分点……
“十四五”时期,东北全面振兴将形成新突破。东北振兴一盘棋,关键是下好辽宁振兴的先手棋。随着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进入关键期,整个东北,都在看着辽宁先支棱起来。
2021年4月13日,沈阳青年大街立交桥附近的夜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辽宁的曙光今年前两个月,辽宁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运行,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尽管只是微升,但它却代表着辽宁扭转了去年9月份以来的持续下降趋势。
1-2月,辽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9%,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3.8%;建设项目6458个,同比增加706个,增长12.3%,完成投资额增长24.9%;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7.9%,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增长17.9%,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0%;进出口总额1213.9亿元,同比增长8.4%……
辽宁经济显现新气象,还突出表现在市场主体方面。今年前两个月,辽宁全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9.55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35.81%。截至2月末,全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448.06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9.86%,实有企业116.66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7.29%,总量居东北三省首位。
作为辽宁的“双子星”城市,沈阳和大连更是成为辽宁经济亮色中的点睛之笔。
前两个月,沈阳、大连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分别为12%、16.3%,各创下近5年和近4年来的新高。不仅如此,两地新开工项目、复工项目、储备项目等,也均取得近年来最好成绩。
辽宁经济开年的开门红,有赖于去年以来的高增长。2021年辽宁省GDP总量27584.1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是自2013年以来的最高值。
辽宁实现经济增长,工业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数据显示,2021年辽宁第二产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达到10875亿元,名义增长率达15.68%,为近十年来增速最快。
而辽宁工业的增长,又得益于辽宁积极推进的产业结构调整。近年来,围绕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通过做三篇大文章,辽宁探索产业升级新路径,并取得一定成效。
2021年,辽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9%;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速高于全国26.9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二位;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3672家,总量达到14478户,全省有24户企业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11户企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位居全国第十。
外资也为辽宁发展投下更多信任票。2021年辽宁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27.1%,全省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38家,同比增长20.6%,实际利用外资增速也大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激活沈大两个关键棋子辽宁的曙光,不仅表现在经济数据上的一扫颓势,更彰显在战略规划上的破局。
“沈大强,辽宁兴”,沈阳和大连两市的GDP占据辽宁省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近年来,两台发动机增长乏力,借助国家重大战略布局的赋能,激活两个关键棋子,无疑是“辽老大”改革发展大局中的关键一环。
作为推动辽宁加快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突破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行动方案》厚重清晰构建了支撑辽宁发展的两大战略支点:一是建设沈阳国家中心城市,二是建设大连东北亚海洋强市。
《行动方案》提出,支持沈阳、大连率先发展,打造东北重要增长极。按照规划,未来沈阳将作为内陆核心城市,带动内陆城市发展,大连将成为沿海核心城市引领沿海经济带发展。
由此,沈阳和大连两个城市有了更明确的分工,将更好地实现两市发展的错位互补、协同共赢。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在入局国家战略上,两市尤其是沈阳将会增加更多出牌机会。
去年9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包括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和葫芦岛6市。该《规划》明确,充分发挥大连区位优势独特、经济实力雄厚、创新资源富集、开放层次较高等综合优势,强化辐射带动,打造高质量发展主引擎。
2020年9月24日,货轮在大连港大连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港口装卸集装箱(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在大连因此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后,沈阳也注定会成为城市发展战略布局的受益者。
比如,在国家中心城市的赛场上,沈阳一直是积极的竞争者,为拿到入场券,沈阳近两年更是倾尽全力。2021年,沈阳发布的《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纲要(2021-2035年)》提出,到2050年全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今年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上,辽宁再次明确提出“支持沈阳创建国家中心城市”。今年沈阳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目标之一。
辽宁省社科院副院长梁启东认为,从国家中心城市的布局来看,东北地区没有国家中心城市,国家应该在东北布局一个。沈阳在历史上就是东北的中心城市,从东北振兴和全国生产力布局调整的角度来看,也需要提升沈阳的城市定位。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李凯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东北需要一个国家中心城市。从经济、交通、科教等等方面,沈阳都是东北的中心。东北地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沈阳是最有优势的。
从国家中心城市到国家级都市圈,对一直在努力入局的沈阳来说,有了辽宁省级层面更加明确的强力支持,下一步有望打开新的机会空间。
补上人才和项目的短板尽管经济已呈回升态势,但在“三年过万亿”目标任务下,对沈阳和大连而言,仅仅靠回升还远远不够,还必须飙升。
大连GDP已持续十年在7000亿元档次徘徊,而沈阳GDP则时隔6年后(2015年GDP为7280.5亿元)去年才再次站上7000亿元台阶。要达到万亿,未来三年,两市平均每年要有1000亿元的增量。这对两个城市来说,都是相当大的挑战。
两个城市都深刻认识到,要实现目标,必须打破常规,挑战自我,加快产业换挡升级,在万亿之路上打造新的增长飞轮。
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沈阳和大连纷纷放出大招,其各自的产业升级之战愈发清晰:
发力“五型经济”,是沈阳的打法。2021年8月,沈阳“五型经济”应用场景发布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沈阳推出628个场景项目,释放投资与合作机会约7000亿元。
“五型经济”即创新型、开放型、服务型、流量型和总部型经济,沈阳围绕“五型经济”打造新增长极,打破原有的经济模式,促进新经济和传统经济的深度融合,探索出适合新时代沈阳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建设产业创新特区,是大连的抓手。就在沈阳推介“五型经济”半月后,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即发布了《产业创新特区建设方案》,产业创新特区主要围绕新能源、生命健康、数字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方向打造产业创新高地。
观察可见,沈大两市的产业振兴,致力于迈过两道坎,一是人才,二是项目,这些都是辽宁的短板、东北的痛点。
为尽快补上短板,今年开年以来,两市还拿出真金白银,招揽人才和项目,不少创新举措让人眼前一亮。
今年2月,沈阳浑南科技城举行全球招商大会,发布了人才发展政策措施15条,其中包括在东北地区首创“科技副总”和“首席创新官”制,担任科技副总和首席创新官的人才,每年分别给予5万元和100万元补助资金。此外,对外埠人才给予每年5万元通勤补贴,同时还将开通“人才班列”“人才班机”。
与沈阳凸显“人才为本”不同,大连强化“项目为王”。聚焦聚力推动重大项目早签约、早落地、早见效,大连建立书记季调度、市长月调度、分管副市长每半月调度、行业主管部门随时调度的四级调度机制,切实从制度层面强化项目建设高效能推进。产业创新特区专门推出15条扶持奖励政策,其中对氢能产业重点项目,给予最高1亿元奖励。
练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内功无论是沈阳发力“五型经济”,还是大连打造“产业创新特区”,都指向同一个命题:产业焕新。
工业是辽宁的底色。作为全国重要工业基地,辽宁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装备制造领域的实力在全国首屈一指。产业门类完备,在国民经济行业的41个工业大类中拥有40个,207个工业中类中拥有197个。
2021年4月20日,工人在鞍钢集团鞍钢股份冷轧厂四、五号镀锌线镀锌板卷成品区检查产品。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但工业也是辽宁的短板。以沈大两市为例,长期以来,两市的工业以重工业为主,沈阳的工业产值占比较高的是汽车工业和各类装备制造,而大连则是石化、装备制造等。之所以拼尽全力推进产业转型,两个城市有着共同的认知:要冲刺万亿城市,必须在新的赛道上打造新动能。
沈大两市的努力,也折射出辽宁这个“共和国工业长子”重构工业气质的紧迫感和危机感。辽宁振兴关键要工业振兴。其中核心一点,就是练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内功。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夏德仁认为,“十四五”时期,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能否有实质性的进展,是衡量东北振兴是否有突破性进展的重要标志。对辽宁而言,一是可以通过合并重组等手段做大做强优势传统产业,使其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二是要充分利用辽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较为发达的优势,加大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改造力度,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产业。
辽宁的确也祭出了大手笔。2021年8月,同处辽宁省的鞍钢、本钢实现重组,新鞍钢集团粗钢产能达到6300万吨。数据显示,2021年鞍钢集团全年营业收入、经营利润分别首次突破3000亿元、300亿元关口,主要指标在央企和行业排名前列。
两家百年企业牵手打造巨型钢铁航母,是辽宁做好结构调整大文章里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这也充分证明,只有努力改变,才能蜕变新生,也方能迎头赶上。
于去年9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的《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提出,“十四五”时期,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当下,东北振兴仍处于爬坡过坎关键阶段。
公开数据显示,东北三省经济增速已经连续多年落后全国平均增速,其GDP在全国的比重不断滑坡。2003年至2012年,东北三省GDP占全国比重维持在9%左右,至2020年已降至5%左右。
在东北三省中实力最强的辽宁,对比更为明显。2021年上半年,辽宁GDP被云南赶超。改革开放初期,辽宁GDP曾位居全国前五,同时期的云南还是全国倒数,但从2013年以来的近十年,辽宁排名一路下滑,先后被一众昔日的“落后”省份甩在了身后。
“东北振兴,辽宁是龙头,辽宁应当好东北振兴新突破的开路先锋。”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表示。
辽宁兴,则东北兴。东北振兴的信号灯不断打向辽宁,有区位、产业、资源、科教、人才、基础设施等方面禀赋要素支撑,探路者辽宁也需要肩负起更大责任,先支棱起来。
转危为机,辽宁有希望,亦有能力。正如危机下的2021年,前半年辽宁GDP虽然被云南赶超,但随着后半年的追赶,辽宁最终还是以超出437亿元的优势保持了对云南的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