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什么时候向南迁徙?哪些鸟儿开始南迁了
鸟什么时候向南迁徙?哪些鸟儿开始南迁了红尾伯劳而有一种会迁徙的伯劳,与常见的棕背伯劳长得有点像,特别是在远看的时候—那就是红尾伯劳。每年9月,南迁的红尾伯劳会大量经过华东,在海边开阔草地或小树丛中最容易见到它们,在城市公园中也不难见到。红尾伯劳的体型比常见留鸟棕背伯劳明显要小(体长约20厘米),背部为褐色,但也具有明显的黑色眼罩,因此不妨称它为“小佐罗鸟”。“小佐罗鸟”红尾伯劳大家可能见过棕背伯劳,这是一种在国内分布很广的伯劳,为不迁徙的留鸟。棕背伯劳体型较大,体长25厘米左右,背部棕色,尾巴很长。当然,它长相最“酷”的地方,在于常年蒙着一副浓黑的眼罩,很有蒙面大侠之风,因此有“佐罗鸟”的美称。棕背伯劳
撰文/张海华
本文选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9月,天气转凉,秋天的味道越来越浓了。鸟类南迁开始进入高峰期,原本在北方繁殖的候鸟,不管是林鸟还是水鸟,借着北风,都启程飞往遥远而温暖的南方越冬。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这是汉武帝刘彻《秋风辞》中的诗句。不过,知力君今天可不是跟大家介绍像大雁这样典型的迁徙水鸟哦,而是选取大家在公园或郊野就可以看到(但平时未必留意)的几类小鸟,来讲述它们的旅行故事。
“小佐罗鸟”红尾伯劳
大家可能见过棕背伯劳,这是一种在国内分布很广的伯劳,为不迁徙的留鸟。棕背伯劳体型较大,体长25厘米左右,背部棕色,尾巴很长。当然,它长相最“酷”的地方,在于常年蒙着一副浓黑的眼罩,很有蒙面大侠之风,因此有“佐罗鸟”的美称。
棕背伯劳
而有一种会迁徙的伯劳,与常见的棕背伯劳长得有点像,特别是在远看的时候—那就是红尾伯劳。每年9月,南迁的红尾伯劳会大量经过华东,在海边开阔草地或小树丛中最容易见到它们,在城市公园中也不难见到。红尾伯劳的体型比常见留鸟棕背伯劳明显要小(体长约20厘米),背部为褐色,但也具有明显的黑色眼罩,因此不妨称它为“小佐罗鸟”。
红尾伯劳
红尾伯劳跟它的大哥棕背伯劳一样,也喜欢站在显眼处,如挑空的树枝、竹竿的顶部等位置,一副睥睨下方、唯我独尊的样子。一旦发现地面上的昆虫、蛙类等猎物,则迅速俯冲而下,扑击之。
不过要留意哦,红尾伯劳有多个亚种,它们长得都不一样,常见的有两个亚种:一种头顶灰白,颜色明显比背部浅;另一种头顶颜色跟背部一样,均为褐色。
“飞鸣行摇”鹡鸰来
鹡鸰,古代作“脊令”(发音亦同),这样生僻的鸟名似乎有点让人望而生畏。其实,这是一类蛮常见的小鸟,尤其是白鹡鸰,更是全国广布,几乎随处可见。
白鹡鸰
跟伯劳一样,鹡鸰在《诗经》中也被提到过,如《小雅·常棣》中的诗句:“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白鹡鸰喜欢边飞边鸣,其叫声很像“急令,急令”,即“急了,急了”,故诗中以“脊令在原”起兴,引出“兄弟急难”。
华东常见的鹡鸰有4种,除白鹡鸰为留鸟外,其余的鹡鸰均为候鸟:黄鹡鸰为迁徙过境之旅鸟,灰鹡鸰为冬候鸟,山鹡鸰为夏候鸟。它们的鸣声虽有差异,但都喜欢边飞边鸣,同时喜欢走路时摇尾巴,所以古人称鹡鸰这类鸟儿喜欢“飞鸣行摇”。大家在观鸟时可以留意这个特性。
黄鹡鸰
每年9月下旬到10月,在浙江宁波都可以见到大量迁徙路过的黄鹡鸰。有一次,在杭州湾海边的草地上,我见到了数以百计的黄鹡鸰,说得夸张一点,地面上竟是“一片黄”。在城市公园以及郊外的开阔草地上,也不难见到它们。黄鹡鸰也有好多亚种,头部颜色深浅、身体黄色多少、眉纹颜色如何,在不同亚种间均为不同。
“捕蝇鸟”的旅行
9月和10月,多种鹟(音同“翁”)会在南迁过程中路过华东。鹟,英文名flycatcher,即捕蝇鸟。在华东地区可见的鹟科鸟类有不少,常见的有灰纹鹟、北灰鹟、乌鹟等。它们有个习性,就是喜欢站在突出的树枝上,猛然飞出捕食路过的飞虫,然后迅速返回原枝。根据这个特点,只要留意观察,我们不难在树林边缘的开阔处发现它们的踪迹。
北灰鹟
鹟拥有乌溜溜的大眼睛,嘴虽小但基部宽大,嘴边还有刚硬的髭须,这些都有利于捕捉小飞虫。上述3种鹟长得颇为相似,都是灰灰的,不过灰纹鹟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好认的,因为它的胸腹部有明显的深色斑纹。
同样喜欢捕捉小虫的还有柳莺。柳莺都是小不点,多数种类比麻雀还小不少,羽色多为绿、黄、褐、灰等颜色,嘴都是又细又尖,外观极为相似,难以辨认。它们喜欢在树上迅速穿飞,捕捉虫子,有时还会在花朵边、枝头旁快速地扇动翅膀,把小虫驱赶出来,再飞扑过去啄食。冕柳莺是初秋路过华东一带的常见柳莺。相对而言,它在柳莺中还算是比较好认的:背部为橄榄绿色,头顶有一条浅黄的顶纹,明显的白色眉纹一直延伸到颈部,臀部的羽色为柠檬黄。
黄眉柳莺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几类常见的迁徙小鸟,大家注意到没有,其实每一个科的鸟儿都有自己的特点。大家如果喜欢观鸟,只要细心观察、总结不同鸟儿的特点,你找鸟、认鸟的水平就会快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