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的根本原因怎么讲解?多战故事分享一
一战的根本原因怎么讲解?多战故事分享一连续四年失利,我的意志已经被消耗殆尽,第五年我完全没有了任何心情准备法考。自从第四年的法考出成绩,一直到第五年法考开始报名的这段时间,我没有翻阅过任何的复习资料,没有熟悉过任何的法条。可是,当年受到疫情的影响,法考延期。这又让我重拾了希望。但是,五个月的复习时间与十个月的复习时间比起来,少了一半,到底有多着急只有自己才知道。我受到培训机构不当宣传的影响,花高价买了一个拿证的名额,本以为这是一个救命稻草,给了我投机取巧的空间,但是上了考场我才知道,那不过是培训机构挣钱的噱头,所谓的内部密卷,连考点都没压中,更别说原题在现。当年,我以196分通过客观题,主观题考试再次失利,与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十分之差。接下来的一年里,已经透支了三年的身体开始向我发出警报,每天都觉得昏昏沉沉,仿佛自己随时都可能会晕倒,那一年我决定结婚了,举办婚礼的时间牵绊着我的步伐。复习时间从前三年的每天10小时,直线跌至每天不
法考作为“天下第一考”,一战通关者有之,屡试不过者亦有之。在诸多屡试不过的考生中,不乏寒窗苦读十年之久的多战考生,他们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终于不负韶华,坎坷上岸。
在2021年的通关学员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他们在法考大军里一定不是大多数,但是他们对待挫折的坚韧、对待学习的努力,却值得大多数人学习。小编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属于他们的法考故事。
“@坎坷上岸的法考生
六战上岸,苦尽甘来。
因高考失利,我进入一所专科学校学习法律专业,两年后顺利专升本。本科毕业后,我第一次参加司法考试。在专升本经验的推动下,我天真地以为司考需要大量的记忆,理解并不重要,所以,我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了记忆法条和法言法语的表述上,忽略了司法考试的时间安排策略,就这样,我以306分的成绩惨败。
第二年,我总结了第一年“重记忆,轻理解”的经验教训,根据机构老师为我提供的时间分配建议,重新调整了复习策略,将复习的大部分时间用在了深挖每一个知识点上。当时我认为自己司考必过,可这一次却输在了题目的训练量不够,我没有进行真题和模拟题的练习,再次以349分的成绩惜败。
有了前两年的经验教训,也有了前两年的理论积累,在第三年,我将自己全部的注意力放在了做题训练上,那是2018年,也就是法考元年,我顺利通过了当年的客观题考试。那种欣喜若狂想必大家可以理解,满心以为曙光就在前方,可问题还是出现了。在主观题的考场上,我无法准确地运用法言法语精准概括考点,也无法命中主观题的答题要点,89分的主观题成绩,可谓惨败。
接下来的一年里,已经透支了三年的身体开始向我发出警报,每天都觉得昏昏沉沉,仿佛自己随时都可能会晕倒,那一年我决定结婚了,举办婚礼的时间牵绊着我的步伐。复习时间从前三年的每天10小时,直线跌至每天不足两三个小时,但是,不认输的意志一直支撑着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没有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法考中去,又怎么可能取得好结果呢?最终,我以主观题104分的成绩与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擦肩而过。
连续四年失利,我的意志已经被消耗殆尽,第五年我完全没有了任何心情准备法考。自从第四年的法考出成绩,一直到第五年法考开始报名的这段时间,我没有翻阅过任何的复习资料,没有熟悉过任何的法条。可是,当年受到疫情的影响,法考延期。这又让我重拾了希望。但是,五个月的复习时间与十个月的复习时间比起来,少了一半,到底有多着急只有自己才知道。我受到培训机构不当宣传的影响,花高价买了一个拿证的名额,本以为这是一个救命稻草,给了我投机取巧的空间,但是上了考场我才知道,那不过是培训机构挣钱的噱头,所谓的内部密卷,连考点都没压中,更别说原题在现。当年,我以196分通过客观题,主观题考试再次失利,与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十分之差。
第六年,我参加了桑磊法考的主观题全程班,跟随着各科老师的步伐,对法考主观题的考点有了通透的理解,这次,跟着机构的步伐,我的题目训练也没落下,知识点的学习和模拟演练齐头并进,终于抓住了这次的机会。
六年的时光转瞬即逝,这位考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证明:法考容不得任何投机取巧的偷懒。作为长线作战的考试,法考考生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复习策略,理论与实战缺一不可。只要还没走到最后的时刻,就千万不要萌生放弃的念头,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破茧成蝶
十年磨一剑,终成正果。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我见到了一位在做律师的朋友,我才知道,非法律专业可以参加司法考试,于是购买了三大本,投入到2011年的司考大军中去了,结果以275分的成绩败北,那年我41岁。
第二年,我购买了更多的书籍,每天都坚持五小时的学习,家务事、接送孩子,几乎所有的事情都由妻子承担了。我从事的是能源企业检修工作,白天要挥大锤,晚上还得值班,经常感觉很累,但我还是坚持晚上七点到十一点复习,早上五点半起床看书,最后的考试成绩还是320分。
这一考就是五年,五年的每一天我几乎都是这么度过的。2016年,我在司法考试回程的大巴车上,听同学们说上次考试考了352分,那对我来说是一个很遥远的数字。和他们的聊天中,我知道了老钟、凤科大帝等耳熟能详的法考名师的名字,这时我才认识到,原来通过司法考试也需要老师的助力。这一年,我买了不少的司考课件,2017年更是加大了学习的力度,我努力了,但还是没能通过。
这个期间,我生命中最亲的亲人——母亲和祖母,相继离世了,她们在病重期间为了不让我分心,坚持不去医院,并对我隐瞒自己的身体情况。子欲养而亲不待,平时那慈祥的声音,我再也听不到了。直到现在,每每想起我逝去的亲人,心头仍然隐隐作痛。
2018年,我的儿子大学毕业了,这一年,司法考试改变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为了系统掌握知识,我报名参加了“铁血联盟”三期的网课,不知道是不是天意,我因漏答了当年“夺命十三问”中的三小问,最终三分之差,未能通过主观题。
2019年,我的妻子虽说对我有所怨言,但在行动上始终默默支持着我,我又一次购入了大量的课件,每个科目都选择了至少三个老师,我信心满满走进考场,主观题的结果仍然是105分。
2020年,一切从头再来。这一年,我听了很多老师的课,一如既往的买书、买课,我的同学和朋友们见到我仍然在“啃书”,都劝我说“已经是知天命的年纪了,考证还有啥用?”他们不理解、不认同,但是我知道,法考是我的梦想,我始终梦想着有生之年成为法治之光。
客观题通过后,我选择了桑磊法考的主观题冲刺班,可惜我的运气实在太差,正在复习的关键时期,我做了胆囊切除手术,生病住院,加之时间紧迫,105仿佛魔咒一般,又一次成为了我没过去的坎儿。
第十年,我选择了桑磊法考的主观全程协议班,跟随机构的安排,每天上课、做题,井然有序。1月12日,鲁东大地迎来了2022年的第二场雪,我在一个多月的忐忑中等来了主观题考试成绩。当我看到110分的数字时,不禁热泪盈眶。我立刻将这个喜讯电告远在苏州的妻子,十年的辛酸,十年的期盼,终于有结果了。
一个人的生命中,又能有几个十年?这位考生在法考上倾注的心血不可谓不惊人,命运似乎和他开了个玩笑,等在前方的,是一次次的失败与从头再来。从41岁开始的征程终于在50岁有了一个结果,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圆满的逗号,而非句号,因为在前方等待着他的,还有崭新的人生与全新的挑战。人就是在这一次次的历练中不断成长,十年的挣扎与煎熬都坚持下来了,又有什么还能难得住他呢?
“@一名基层人民警察
八年法考,漫漫人生。
首先说明,本人从第一次参加法考(原司法考试)至今,已有十二个年头,但是中间有四年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参加,所以经过准备应考的考试次数有八次,下面分别说起:
2010年,当时还在上大三,我以在校生的身份第一次参加了2010年司法考试。我本科就读于五院四系中的一所,从入学伊始就知道要想吃法律这碗饭,通过司法考试就是自古华山一条路。在学校备考颇有压力,虽说还没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但准备得十分认真,四个月后参加考试,总分351分。学校的法学理论教育与司法考试的应试学习确实存在一定的差别,第一次考试,经验不足,加之基础不算好,虽说心有不甘,但也算意料之中。
第二次考试,正逢毕业,学校的考试和手续应接不暇,整个七月之前都在忙与法考无关的事情,状态断断续续,没有严格遵照自己的复习计划执行,最后匆匆忙忙地参加了考试,可想而知,自然也是没有通过。
第三次是全职备考。当时我已经毕业,真的成为了一个无业游民,从过完春节开始,在家待着有点无地自容,觉得不能再向父母伸手了,毕竟有手有脚的。所以我就找了一家司考辅导机构,机构在学校分配有床位,好处是方便上自习。当时为了稳妥起见,我同时报考了当地的公务员考试,由于“省考”是四月笔试,所以我白天复习公考,晚上复习法考,双管齐下,最后居然通过了省考的笔试。我报考的是省会城市的基层公安机关,面试时报了个辅导班,最终以第六名的成绩入围上岸。虽说有了份工作很让我高兴,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司考备战计划被打乱。但这次比起去年更有底气了,倒不是复习的底气,只是因为我有了退路。
第四次考试,来到了2016年,此时我已经在派出所工作第五年了。虽然我依然十分希望通过司法考试,但是最大的干扰还是出现了,那就是我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没有之前学生时代的心无杂念了,充分体现在坐不住、静不下,这就让备考变得格外困难。复习进度慢,学习效率低,加上我在派出所工作,作息时间很不规律,经常要面对突然的接警出警、案件办理、开证明、咨询求助等各类事务,常常打乱我的复习节奏。工作常常在晚上处理,有些事又很棘手,双方当事人据理力争,一时半会儿根本结束不聊。晚上加班,白天没精神,真的很影响学习状态。后来,书都没看完,索性没去参加考试。
2018年,第五次考试,司考变为法考,一考变为两考。我想,我应该去试一试,改革后的考试模式说不定对在职的会有利好,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一年,全国政法系统的专项活动正式开展,我们的工作变得特别忙,在这一年里i,我的女儿出生了,我完全没有一点复习时间,真的是一点都没有。工作从白天忙到晚上,回家后还想瞅瞅书本,但是没看两三页,脑子就转不动了,眼睛也睁不开了。这时我就在桌子上趴一会儿,清醒一点了再继续学习,可这样也坚持不了一个小时,后来,就连这点时间也没有了。这一年,我去裸考了,客观题164分,查到成绩后,我竟然没觉得有多失落,因为我觉得这点分数对于裸考来说,已经是超水平发挥了。这时我转变了态度,觉得自己应该开始认真准备,我还是有机会的。
2019年,第六次考试,工作虽然还是很忙,但是时间稍微友好了一点。由于有了前几年的经验,我的备考基本上能够按照计划进行,但是我还是没有找到解决自己应试考试的致命缺点的办法。第一是我没有补足短板,第二是我没有养成应试训练的好习惯。这一年的客观题成绩是171分,我决心查找自己的不足,从头再来。
2020年,第七次备考,我跟着桑磊法考重新扬帆起航,考完试后我没有多少把握,考试全程对题目知识点的把握还是不够准确不够全面,最终成绩是191分,虽然不高,但是我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应试考试就得全面发展,还是多练习,培养题感。由于其那几年的基础不是很牢靠,准备主观题的时间仅仅只有十几天,我又犯了老毛病,没有进行反复练习,轻敌认为我客观备考阶段已经复习得可以了,主观题不用多练习也没问题,结果考完后,主观题只有99分,当时成绩出来后,情绪低落了好几天,我还是没有总结经验,一个错误犯了好几次,当时真的很想给自己一个耳光清醒清醒。
多亏了法考政策,客观题的成绩可以保留到2021年,所以第九次考试,我直接全面开始准备主观题。今年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这个机会,紧紧跟着机构的课程,严格要求自己,每一节课、每一次练习、每一场模拟考试,我都认真对待,对于答题过程中出现的知识点薄弱环节,我积极复习,对答题方法的不足,我也认真研读了评阅老师的分析。终于,我通过了考试。
胜利来之不易,我终于圆了自己毕业那年的梦,给了自己一个交代。
通过法考,对于法学本科的学生来说,似乎是人生的必经阶段,尽管这位考生已经在备战法考期间顺利地考取了基层公务员,但是他仍然无法割舍没有通过法考的执念。正是出于这样的念头,即便基层工作繁忙,他也始终没有放弃备考。当然,在他备考的过程中也不断暴露出自己学习方法的问题,不及时总结、不及时训练,都是他必须解决的拦路虎。正因为他对自己存在的问题有了充分的认识,终于通过了法考,这一路走来,不算顺利,但却是个蜕变的过程。
“@命运之神
十二年的等待,八战上岸。
历经十二年,八次上阵搏杀,屡败屡战,我经历了四年司考,四年法考,终于在2021年通过了考试。看着成绩通知单上的照片,我似有千言万语,却又欲说还休。
我是一名在职非法本,从2010年第一次参加司法考试,当时其实没有预料到自己的法考之路会如此艰难,考试的心情也从当初挑战自我,变成了后来的不甘心,进而成为不过考试誓不罢休的执念。
我的至暗时刻是在2020年,主观题107分,一分之差,现在回想起那种心情真是五味杂陈。妻子劝我放弃吧,可能是真的不适合法考这条路,我又觉得好不甘心,已经考了这么多年,难道要让法考成为我人生中的遗憾吗?时间终究会抚平所有的情绪,收起落榜后心头的一片狼藉,我经历了一番痛苦的挣扎,终究还是让自己冷静了下来,客观分析了2018-2020年的法考成绩,成绩确实稳步提升,说明学习还是有进步的,如果按照这个趋势,说不定2021年就过了呢?终于,我下定决心再搏一回。
正当我打算全力以赴投入法考备考的时候,8月中旬妻子查出了重症,需要手术治疗,当时又正赶上疫情,我和妻子辗转多家医院,最后去了北京的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进行治疗。我白天照顾妻子,晚上等妻子睡熟后就打开笔记本电脑,在医院的病床上完成相关的考试。
妻子在北京手术治疗后于9月12日痊愈出院,原定于2021年10月17日的法考主观题考试因疫情延期到11月21日进行。对我来说,这又多了宝贵的一个月的时间,我可以把前期落下的课程补过来了,此时我也不禁感叹命运的神奇。只要自己不放弃,总会有被命运之神眷顾的时候。
这位考生的备考经历可谓是惊心动魄,不过好在最终取得了一个不错的结果。在照顾妻子之余抓紧一切时间学习,这绝非任何人都能经受住的考验。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在备考的路上无论遇到了什么难题,我们都需要秉持着最初的信念坚持下去。一如苏轼所言:”古之成大事者 不惟有超世之才 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如果说,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是大家参加法考的目的,那在这过程中所经历的磨难则是上天给予的馈赠。那段岁月里的痛苦、挣扎与烦恼,都将化为日后对抗一切坎坷的勇气与经验,随着时间一起永远烙印在你的骨血里。我想,这大概就是命运的礼物。
在这篇文章中,小编选取了四位代表性学员分享他们的故事,接下来,还有会同系列的故事分享,让我们一起期待,下次为我们带来自己法考故事的,又会是哪些同学呢?